卡特逝世|美國已不想要「像美國人民那麼好的政府」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美國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2024年12月29日在家鄉佐治亞州普萊恩斯(Plains, George)離世,享年100歲,是為美國年齡最大的前總統。

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卡特是一個有一定外交成就的單屆總統。

他促成了《大衛營協議》,讓以色列和埃及建交,使埃及成為第一個正式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直到今天,這種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建交的策略也依然是美、以的地緣戰略核心。

他跟接續了尼克遜(Richard Nixon)遺留下來的對華外交方向,促成與中國正式建交。

他同蘇聯進行了第二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談成了《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最終因為蘇聯入侵阿富汗而未有通過國會,但雙方一直尊重協議條款。

他也同巴拿馬簽訂協議,最終促成美國在1999年正式將巴拿馬運河交還給巴拿馬。

2002年12月10日,美國前總統卡特在挪威奧斯陸領取諾貝爾和平獎。(Getty Images)

從美國內政的角度來看,卡特幾乎是「軟弱無能」的代名詞。即將再次入主白宮的特朗普(Donald Trump)就曾借卡特來嘲諷拜登(Joe Biden),在後者已經退出連任選戰後的卡特100歲生日(10月1日)稱,卡特是最開心的人,因為跟拜登比起來,他是一個極好的總統。

人們對於卡特在任總統時的記憶也極其負面。

在人們排隊買汽油、高油價、高通脹的時刻,卡特雖然成立了美國能源局,卻強調問題不會馬上解決,他還以身作則的穿上灰色開襟羊毛衫向美國人發言,呼籲人們在冬天多穿一點,減省暖氣能源開支,恍惚美國政府對民眾日常生活最大的困難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之後,卡特遲遲未能救回德黑蘭美國大使館的數十名人質,其軍事拯救行動最後也失敗告終,導致8名參與行動的美軍死亡。伊朗方面還特意等到卡特離開白宮後半個小時才正式釋放人質。

最能代表卡特的故事之一,就是他在家鄉普萊恩斯釣魚期間被一隻會游泳的兔子嘗試跳上他的小船的時件,此事在1980年大選年將臨之時爆出,變成了所謂的「殺手兔子」(killer rabbit)醜聞,人們都借此嘲笑卡特軟弱無能,連一隻兔子也能讓他手忙腳亂。

1979年8月,卡特在家鄉釣魚時遇上會游泳的「殺手兔子」,照片可見兔子正在游離。(X@jarvis_best)

在1980年的連任選戰之中,卡特極罕有地遭到同黨挑戰,最終雖然贏得初選,卻在大選中大敗於共和黨的列根(Ronald Reagan)之手,後者在44個州勝出,卡特只保留到家鄉佐治亞、5個小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民主黨自始與白宮絕緣,要等到1992年克林頓(Bill Clinton)勝選才能回歸。

不過,離開白宮之後的卡特,卻幾乎無庸置疑地變成了美國最佳「前」總統。

不同於其他靠前總統牌頭坐坐企業董事會、靠演說賺一筆的慣例,卡特卻回到其佐治亞州普萊恩斯的老家(按:此小鎮只得數百人口,他家的物業估值比他家門口保護前總統的特勤局汽車還要低)。

他也在佐治亞的埃默里(Emory)大學成立了卡特中心,在全球推動人權保障、民主和對抗疾病--從觀察各地選舉運作、對抗性暴力,到清除幾內亞線蟲病(GWD)等,卡特夫婦都親力親為作出了不少貢獻(按:例如幾內亞線蟲病的個案卡特1986年投身對抗至今,每年病患宗數已由350萬降至10多宗,有可能成為天花之後第二種被完全消滅的人類疾病)。

卡特卸任之後也變成了某種外交特使,曾經到海地說服政變軍閥將政權交回總統、到訪朝鮮和金日成交涉、2010年也曾救回被囚在朝鮮的美國人。

2002年,卡特就因為其卸任後的各種人道和國際政治調解工作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有美國民眾在卡特離世後,於卡特總統中心的標誌前悼念。(Reuters)

他卸任後還參與了「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在全球建設可負擔的安全居所。他自己也親力親為,直至90高齡還經常親自當義工幫助興建房屋。

對於其兩黨繼任者,卡特非常「敢言」:他曾經要求國會通過決議批評民主黨前總統克林頓在萊溫斯基(Monica Lewinsky)性醜聞中說謊,曾經痛斥小布殊(Goerge W. Bush)入侵伊拉克完全沒有公義可言,曾經批評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侵犯人權的審問和監視政策……與民主黨主流不同,卡特曾經「同情」特朗普,指媒體對他太過苛刻,並至聲言如果特朗普能夠同朝鮮達成協議,他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到了特朗普首屆任期中段,聽其言觀其行之後,卡特才轉向痛批特朗普。

某程度上,在卸任之後,美國人才逐漸看到卡特的好,使他成為了美國良心的代表。

2009年1月7日,前總統老布殊(George H.W. Bush)、當選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時任總統小布殊(George W. Bush)、前總統克林頓(Bill Clinton)及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在美國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面。不知是故意還是偶然,卡特與其他總統在照片中「保持距離」。(Reuters)

卡特任內的作為也逐漸得到重新評價。卡特任內的油價高企、通脹、經濟不景、伊朗人質危機、拯救人質失敗等等,其實也算得上是非戰之罪,換了別人當總統也不能做得更好。他任內成立了能源部和教育部,推動了列根繼承的軍事發展,連後來加息壓下通脹有功的聯儲局主席伏爾克(Paul Volcker)也是由他委任的,他甚至因為伏爾克在1980年大選年將標準利率加至20%水平而在選舉中付出了慘痛代價。

而卡特剛上任時不理爭議,馬上特赦所有越戰拒服兵役的人,又重修與特赦因水門事件下台的尼克遜的福特(Gerald Ford)總統的關係,亦為美國從越戰和水門事件兩大衝突點之中恢復過來打好了基礎。

在競選總統期間,卡特曾以建立一個「像美國人民那麼好的政府」(a government as good as the American people)為目標。這是一個善良的、符合常識的、以人為本的平凡政府。

2010年10月4日,卡特出席位於華盛頓常春藤城附近的仁人家園住宅建築工地的活動。(Reuters)

在美國政治中,卡特是一個異例。他出身於貧窮的鄉下地區,父親雖然有花生種植的生意,卻不是什麼能賺大錢的事業(卡特50年代繼承父業之時,其生意一年只得200美元的利潤)。卡特到11歲之前,家中也是沒有電力、沒有自來水的。

卡特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東西岸精英的眼中是一個南部「土包子」,一口南部口音,更曾經為自己在「思想上」對妻子不忠而表現悔意(按:他跟妻子的婚姻卻維持了77年,至直後者在2023年96歲高齡離世)。當時,美國南部是種族隔離的地區,卡特卻認為上帝造人、人人平等,他自幼與黑人近鄰打成一片,當選總統之後也樂於任用非裔和女性為官。

卡特的成長背景不是華府精英普遍擁有的高等學府學歷,而是海軍的訓練。一直希望從軍見見世面的卡特因為父親離世才被迫回家繼承父業。其後,因為推動建設道路、抗拒參與反對種族融合機構等政治活動才輾轉投入政壇,歷任州參議員和州長。

到宣布參選總統之後,人們也嘲諷卡特是無名之輩,反問「Jimmy who」,連他的母親也曾反問他參選是「哪門子的總統」(president of what)。

2002年,卡特與妻子親吻。(Reuters)

在宣誓就職總統當日,列根也決定離開總統的房車,在大街徒步走往台上。

卡特,是跟特朗普類似的一個華府「局外人」,不過,他跟特朗普不同的是,他是一個善良的、真誠的普通人。他不是特朗普那一種自認為超越平凡的英雄人物。他就是每一個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也會接觸到的那一種平凡而善良的美國人,他只是想盡一點綿力去做一些好事。

也許,經過越戰和水門事件的動蕩之後,1976年的美國人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才會讓這個平凡的人當上總統。

今天,隨着拜登離任,手握美國政治大權的將是特朗普這種自命為英雄的人物,以及他背後曾被定位為「現實版Iron Man」的馬斯克(Elon Musk)。

1979年3月26日,卡特居中與時任埃及總統薩達特(Anwar El-Sadat)和時任以色列總理貝京(Menachem Begin)慶祝埃、以簽訂和平協議建交。(Reuters)

美國選民在2024年的選舉中拒絕了平凡,選擇相信「超人」能夠帶來奇蹟。美國選民所想要的不再是一個「像美國人民那麼好的政府」,而是一個由不凡的人帶領美國民眾走向偉大美好未來的政府、一個超越一般美國民眾的政府。

如果卡特的一生所為可以構成一種卡特主義的話,2024年可說是美國人在政治上拒絕卡特主義的一年。

選擇一個超凡的政府,往往是一種賭博。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經歷過特朗普2.0的巨變之後,人們對於前特朗普時代的美國會有另一種不同的體會,正如他們對卡特的重新評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