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共管朝鮮・一︱沈志華:朝鮮半島是中美利益最一致地區
從冷戰年代至今,朝鮮半島牽動一系列國際風雲:1950年韓戰爆發,中美在半島直接交鋒,海峽兩岸的分治格局也基本確立;在中美接觸的1970年代,處理朝韓關係成為中美合作一大板塊;甚至到了俄烏戰爭進行當下,朝鮮援俄疑雲仍在攪動中美、中歐關係。
11月29日,台灣大學胡佛東亞民主研究中心、Korea Foundation合作舉辦「中美關係與中國對朝鮮半島的政策轉型」演講,由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暨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華主講,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教授、歐盟莫內講座葉國俊主持,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社會科學院國際長郭銘傑與談,許多兩岸學人學子共同參與。圍繞演講內容與討論,《香港01》推出系列報道四篇,與讀者回顧中美「共管」朝鮮半島何以成形,本篇為第一篇,聚焦毛澤東時代。
美蘇冷戰影響中國半島政策
沈志華首先指出,現在亞洲有幾個爆發點,台灣海峽、南海與朝鮮半島。而從朝鮮戰爭到現在,中國的半島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支持金日成武力統一南朝鮮,到支持金日成和平統一南朝鮮,再到鄧小平跟韓國建交,再到冷戰結束後跟美國共同推動六方會談,再到六方會談失敗,變化幅度非常大。
沈志華表示,從70年代初中美和解一直到冷戰結束,也就是90年代初中韓建立外交關係,這個過程當中,中國半島政策的變化有兩條線索,一條是跟韓國的變化,一條是跟朝鮮的變化。
首先是跟韓國的變化。沈志華提出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兩國從互不承認到建交,時間非常長,1973年韓國就主動提議與中國建交,中國一開始不搭理,一直拖到1992年,將近20年,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有這種情況:從提議建交、中間談判到建交成功,花了近20年;第二個特點,中韓建交過程中,中國外交部長期沒有參與,一直到1992年的3月,外交部才真正參與,最後中韓在同年8月宣布建交,20年談判外交部才參與幾個月,顯示中韓建交中的高層秘密交往時間,要遠遠大於兩國正式會談,期間雙方公開互動主要是靠民間外交,例如體育、經濟,即便高層交往也是私下。
再來是跟朝鮮的變化。沈志華指出,這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就是朝鮮不希望中國跟韓國建交,「當時朝鮮的意思是,我們支持你們不搞兩個中國,你們也要支持我們、不能搞兩個朝鮮」。而本來中朝雙方認知相同,但最後發展證明,不搞兩個中國的堅持還在,不搞兩個朝鮮的堅持崩潰了,朝鮮最後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沈志華接著回歸宏觀結構,表示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也對中國的朝鮮政策造成影響。從中美和解到1979年中美建交,到最後中韓建交,甚至再往後六方會談,中美之間密切合作,「很多事情都是雙方在底下商量,再拿到檯面上去」,如果沒有中美之間的相互溝通理解,朝鮮半島事務很難往前推進,例如聯合國這關就過不去。
而蘇聯對中國改變朝鮮半島政策,也有非常微妙的作用。沈志華表示,起初蘇聯的作用是監視中國、阻止中國跟韓國建交,並且常以中韓走近刺激平壤,例如中國剛做一單生意,《真理報》就披露出來,而中國為了不被蘇聯利用,就只能立刻收回。因此蘇聯長期都是障礙,但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上台後,蘇聯反而成了中國改變政策的敲門磚,例如中國想跟韓國建立貿易代表處,就等蘇聯先建立,這樣中國就沒壓力,其實當年的東歐國家也是一樣。
「另外還有像1991年朝鮮、韓國一起加入聯合國,原來都是蘇聯在前面擋著,中蘇都是常任理事國,都可以投否決票,但一般蘇聯投了,中國就不用擔責任,就跟著就好了。」雖然1990年蘇韓建交後,中國就被推到前台,但其實一直到中韓建交,中國每一步都躲在蘇聯後面,蘇聯進一步,中國才進一步。
中蘇分裂推動變局
沈志華提出,如果從時間來看,中國的朝鮮政策大體上可以分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1970年到1976年,毛澤東時代。
第二階段就是鄧小平前期,1977年到1983、1984年,這段時期是過渡時期,中朝與中韓關係維持了毛澤東時代的特點,但是開始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第三階段是性質真正發生變化的時候,也就是1984年到1992年,如果要再分的話,1991年底到1992年初是一個重大的轉折時期,但基本上可以放到第三階段,也就是鄧小平時代後期。
首先是第一階段,毛時代。沈志華表示,中美關係發生變化,是中國改變朝鮮半島政策的前提,但中美關係發生變化的前提,是中蘇關係發生變化。1968年「布拉格之春」發生,這件事對毛的刺激非常大,認為蘇聯也可能在未來對北京進行類似偷襲,蘇聯對中國的安全威脅於是上升到了第一位,雙方原來只是意識形態衝突,沒有實際安全問題,雖然1962年後中蘇邊界就有小規模衝突,卻還沒有構成威脅,但「布拉格之春」後情勢有所改變,1969年就發生了珍寶島衝突,接著就是新疆的鐵列克提。
沈志華指出,毛澤東雖然決定跟美國建立關係,但毛澤東決定的對美和解,跟鄧小平後來推動的中美關係正常化,又有很大區別,毛澤東是把這件事當成策略,唯一考慮的就是中國的安全問題。所以在毛澤東晚年,中國在理論、意識形態、國際關係等層面,陷入了自相矛盾的狀態:意識形態上,中蘇分列後,中國本來是要領導第三世界,反美又反蘇,整體來說還是要取代現行國際體制、搞世界革命,但中美關係變化後,世界革命的理想就放棄了,因為中國加入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就是進入了現行國際體制,並且要與其他國家共同建造、維繫這個體制,那要不要放棄世界革命呢?不行,因為中國在意識形態上轉不過這個彎。
沈志華說明,當時泰國總理、馬來西亞總理也找毛澤東提出這個問題:大家都已建交,中國外交部也一直說要展開經濟與文化交流,但中聯部一直在背後給各地共產黨發槍、發錢、搞游擊戰爭,要推翻當地政府,「中國究竟是想跟我們好,還是想推翻我們?」顯然,中國的對外政策產生了矛盾,外交部跟中聯部打起來了,但毛澤東也解釋不了,只能說「黨是黨的關係,國家是國家的關係」。這是自欺欺人,因為黨和國家都是一個人領導的。總之毛澤東無法解釋這種現象。
沈志華指出,朝鮮半島問題也是類似模式,原本中國是支持金日成武力統一,但跟美國建立關係後,就必須要放棄前述堅持。可是為了維持中朝關係,中國又不能放棄支持統一。
甚至連國內政治也是。沈志華提到,其實毛澤東知道,大家都反對自己發動文化大革命,但毛澤東沒辦法放棄,就像他之後說的:自己一生就做兩件事,打台灣、文化大革命,前一件事沒完成,後一件事大家都反對。所以毛晚年確實處於非常矛盾的狀態。
中美緩和與四大共識
沈志華指出,中美緩和後就必須處理朝鮮問題,因為1968年金日成藉著越南戰爭升級,也想在朝鮮半島也通過武力方式實現統一,挖地道也是那個時候開始的,甚至都能挖到青瓦台。因此中美關係和緩後,雙方就對朝鮮半島達成四點共識。
第一條就是朝鮮半島必須維持和平穩定,中美都是這個要求,到現在都一樣。所以後來中國也堅持要求朝鮮棄核,以及近來中國領導人說的,不允許朝鮮半島發生動亂,都是1970年初一脈相承下來。沈志華指出,當年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與周恩來會談、毛澤東與尼克遜(Richard Nixon)會談,都強調這一點,所以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中美的核心利益是一致的,到現在都沒變,且從國際熱點來講,朝鮮半島應該是中美利益最一致的地區,與中東、歐洲衝突相比。
第二條是雙方都承認對方小兄弟的政治地位,中國承認韓國、美國承認朝鮮,不是只外交上的客觀存在,而是承認對方的客觀存在。沈志華說明,中國原本沒有正眼看過韓國,報紙上出現都是傀儡、匪幫,就像蔣介石說大陸是共匪,道理是一樣的,而美國原本也是這樣對朝鮮,認為朝鮮只是蘇聯衛星國。但中美和解後,雙方就承認了彼此小兄弟的客觀存在,這就為將來的打交道提供了前提,中國方面的說法也變了,改稱呼韓國是南朝鮮、李承晚當局、朴正熙當局,也就是用中性的詞、不用謾罵的詞;而韓國原本也不稱大陸是中國,當時的中國是指台灣,講大陸都用中共,這點隨著中美和解也有所修正。
第三條,雙方都要維護自己盟國的基本利益,但同時控制自己的小兄弟,中國要保護朝鮮的利益,但同時保證不讓朝鮮生事,美國也承諾保證韓國利益,但也保證不讓韓國主動打北方,只要中美協調一致、看住各自小兄弟,朝鮮半島永遠不會生事,這是基辛格的話;用尼克遜的話講,就是朝鮮人容易動感情、容易生事,我們兩國必須避免雙方再起衝突,導致兩大國被捲入衝突漩渦。
第四條最重要,中國承認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存在,是朝鮮半島安全的壓艙石。沈志華指出,這跟中共過去想法完全不同,原本中共認為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存在,是對中國安全的威脅,這跟朝鮮的立場與看法是一致的,因為朝鮮提出所有問題的解決前提,就是美軍必先撤,美軍佔領一天,朝鮮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沈志華提到,自己看了周恩來當時與基辛格會談的事前計要,一共列了十條重點,其中一條就是美軍撤出朝鮮半島。會談時,周恩來就要求美軍撤出,但也提到,美軍撤出後朝鮮半島就是政治真空,如果日本進來怎麼辦?基辛格第一次會談沒有對此做出反應,但回去後就跟尼克遜商量,第二次會談時,基辛格就向周恩來交代了美軍在朝鮮半島的用意:一方面是防止朝鮮南下,一方面是壓住韓國,更重要的是防止蘇聯、日本進入朝鮮。
周恩來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回去就向毛澤東匯報,表示對於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功能作用,應該重新思考。因此後來中國的表述就發生了重大變化,原本中國與朝鮮立場相同:美軍撤離朝鮮半島,是朝鮮安全穩定、和平統一的前提;之後就變成,希望美軍在朝鮮半島實現和平統一的過程中逐步實現撤軍,也就是說,中國政府承認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存在,一直到現在。
沈志華指出,這四條共識非常重要,也是中國改變對朝鮮半島政策的重要表現,一直到鄧小平時代,這幾條都一直堅持下來。之後在1972、1973年處理聯合國軍撤軍問題、取消聯合國韓國統一復興委員會、解散聯合國軍司令部時,也是因為雙方達成了這幾個共識,所以中美一起處理。
來自盟友與文革的波瀾
但對於中美和解,沈志華指出,中國當時的鐵桿盟友阿爾巴尼亞其實非常反對,「從來都是中國帶領我們反美帝國主義,但現在你自己跟他眉來眼去,那我們怎麼辦?」所以阿爾巴尼亞最先反對,但霍查(Enver Hoxha)也在黨內有一個講話,「我們雖然堅決反對卻不能表現出來,因為現在政府的援助主要來自中國,一反對援助就沒有了,我們等援助到位後再反對。」所以阿爾巴尼亞真正跟中國撕破臉是在1976年、毛去世以後,後來中國援助確實也停了。
而不只阿爾巴尼亞,越南也反對。沈志華指出,周恩來非常擔心,所以親自到了河內,表示中國即將跟美國建立關係,但絕對不會出賣朋友,越南當然是聽不進去,同樣堅決反對,只是越南也受制於中國援助,所以也不好公開表示。不過1975年巴黎和談之後,越南就不需要中國了,自此中越關係就開始分裂,1979年雙方甚至打了一仗。
在這之後當然就是朝鮮。沈志華提到,越南跟朝鮮在中蘇分裂以後,都是腳踩兩條船,既跟蘇聯友好、又要中國援助,周恩來專門去了平壤跟金日成解釋,金日成則表現得非常理解,稱中國跟誰好都沒關係,重點事能給朝鮮帶來什麼利益,金日成向中國要求三點:第一,撤銷聯合國的韓國委員會;第二,撤銷聯合國軍司令部;第三,讓美軍撤出朝鮮。周恩來表示盡力促成。金日成再提,朝鮮也想跟美國建立關係,周恩來則表示可以考慮。
沈志華說明,其實金日成很早就想跟美國建立關係,但苦於美國不理會,不過中美和解、特別是實現關係正常化後,就給朝鮮提供了契機,尤其是後面鄧時期的「交叉承認」。後來果然到了1975年,韓國委員會就撤銷了,當然中美也商量好不能讓韓國丟臉,所以不以聯合國撤銷的方式進行,而是由美國與韓國溝通,希望韓國自動取消,最後就是這樣達成,聯合國也沒有做決議;撤銷聯合國軍司令部,其實就是以美韓聯合司令部取代,這個也辦到了;但美國撤軍這件事就無法處理,因為中國也不希望美國撤軍,美國也做出姿態,看似要撤,其實總有部隊留下。這其實就是中美雙方達成的交易,朝鮮很多問題就是中美和解以後,雙方共同商量。
不過沈志華也提到,因為毛澤東時代的外交路線存在自身矛盾,所以有的事情做得不徹底,另外國內政治也是個問題,所以處理跟美國的關係、處理朝鮮半島問題,後來基本都是周恩來在處理,但當時周恩來在國內政治的上與江青的矛盾非常嚴重,雖然江青是管文革,但是也有一批幹部倒向四人幫、也就是中央文革小組這一幫人,例如外交部的幾個官員,因此他們經常有情報匯報給江青,江青就會向毛澤東咬耳朵。
沈志華進一步說明,所以在1973年10月,周恩來處理朝鮮半島事務原本處理得相當順利,但中央政治局在11月召開了會議,批判周恩來喪權辱國、賣國求榮、投降路線。當然周恩來不承認。這個情況周年譜、鄧年譜都披露過,但是詳細的檔案現在沒有查到,就是到底怎麼批鬥的,真相不太清楚。現在歷史紀錄描述的,就是毛澤東受四人幫蠱惑,批判了周恩來。
沈志華提到,這個時候還有一個奇怪現象,就是鄧小平出山,畢竟1974年後周恩來就因為膀胱癌在家休養,無法主事,但四人幫又不懂,筆桿子管不了國家,只好讓鄧小平出山。但毛澤東又怕鄧小平否定文革,雖然他知道鄧小平能幹,但也擔心他出來後會跟江青鬧矛盾,所以要鄧保證永不翻案,不否定文革。
沈志華說明,因此鄧小平出山后,一開始基本在外交上沒有什麼做為。他自己看了當年的談話記錄,「基本上鄧就是不斷往後躲,美國人提任何方案他都擱置。」沈志華表示,這跟外交部內部矛盾也有很大關係,因為周恩來當時想提黃鎮當外交部長,但江青他們堅決反對,因為他們已經提了喬冠華,黃鎮最後就被派到美國當駐美聯絡處主任。「我看了黃鎮的材料,包括美方的檔案,其實黃鎮什麼都做不了,因為他什麼都要請示,但國內都不批,喬冠華那時主要跟著四人幫走,態度非常強硬。」
沈志華表示,所以大概1974年、1975年一直到1976年,中韓關係沒有任何推進,中美關係也沒有任何推進,但中美1972年就簽了《上海公報》,卻一直到毛去世都沒有在建交上的進展,這就是第一階段的情況。
沈志華補充,第一階段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韓國1973年就提出「北方政策」,要跟社會主義國家、包括中國改善關係,但中國沒有任何回應,關鍵就是怕得罪朝鮮。而在1971年到1976年,是中國對朝鮮援助最多的時候,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因為毛澤東覺得自己愧對金日成,還特別下指示:跟朝鮮做生意不算經濟帳,我們只算政治帳。那時朝鮮到中國來要裝備要武器,也都是免費的,往往拿張清單就要運走武器,從來不付錢。在這一階段,中國既要跟美國建立準盟友關係,又要跟朝鮮維持盟友關係,很多政策都是相互矛盾的,但代價也很大,且跟韓國的關係沒有任何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