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沈志華|為什麼說朝鮮戰爭是中國的立國之戰?
2023年7月27日是朝鮮戰爭停戰70周年紀念日,中國派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訪問朝鮮並參加相關活動。三年前,中國官方召開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習近平在會上發表講話並指出,「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經此一戰……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徹底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中國人民真正揚眉吐氣了」。
放在70年的時間脈絡裏,究竟該如何評價朝鮮戰爭之於中國的意義?朝鮮戰爭爆發70周年之際,《香港01》記者專訪了國際冷戰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兼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沈志華。
沈志華長期從事冷戰史研究,特別在對前蘇聯檔案文獻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面,貢獻巨大。其所著《毛澤東、史太林與朝鮮戰爭》、《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研究》、《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1945-1959)》、《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等備受各方關注與好評。現年73歲的沈志華,仍筆耕不輟,2022年12月出版專著《經濟旋渦:觀察冷戰發生的新視角》,並身體力行做着檔案整理和歷史研究工作。
香港01:對中國而言,朝鮮戰爭常常被認為是一場立國之戰。您長期研究這段歷史,對「立國之戰」怎麼看?
沈志華:一般人會認為立國之戰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其實不是,朝鮮戰爭才是真正的立國之戰。因為解放戰爭是推翻一個舊世界的戰爭,但不是建立一個新世界的戰爭,這是兩個概念。推翻了舊世界能不能建立一個新世界,能不能站得住腳,這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讓全黨學習《甲申三百年祭》,這是郭沫若寫的,這篇文章討論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李自成都打進北京了,坐進金鑾殿了,很快就讓人趕出來了,最後還不明不白死在了山裏?你說革命成功了嗎?成功了,他把大明王朝都給推翻了,崇禎都吊死了,他也坐到金鑾殿了,但是沒立住。為什麼沒立住?這是毛澤東當時特別思考的一個問題。
香港01:所以後來「進京趕考」前還特別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
沈志華:進京趕考,不當李自成,講的也是這個意思。朝鮮戰爭是開國第一戰,它對於中共這個新生革命政權能夠穩定的生存下來,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就得從朝鮮戰爭起因說起。
朝鮮戰爭的爆發和過去人們的說法不一樣,不是美蘇衝突的結果,為什麼原來史太林不讓金日成發動這場戰爭,後來又同意了?1949年12月底還持反對意見,到次年1月底又同意了,前後一個月時間。這跟美蘇衝突沒什麼直接關係,實際上引起他下定決心改變對朝政策的,主要還是中蘇關係造成的。
毛澤東訪問蘇聯是為了簽訂一個新的中蘇同盟條約,是為了兩國建立一個政治同盟,來保障新中國的安全和發展,發展主要是指經濟上,他要達到這個目的。而從中國共產黨本身來講,也有這個需要。比如如果中國共產黨能夠把蔣介石丟了的東西從蘇聯手裏拿回來,這個對中華民族和中國國民而言,都是給新生的政權增光的事情。特別是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當中有一個說法,說中國共產黨是蘇聯的附庸,是跟班的,只知道跟着蘇聯跑,毛澤東很想扭轉這個看法。於是後來就有了外蒙古和旅順港的問題。
矛盾於是就產生了。毛澤東要求歸還旅順大連,對於史太林來講,沒有道理不給。一方面,從革命黨之間的關係來說,這樣強行租用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畢竟不是殖民時代了;另一方面,從國際關係來說,當毛澤東在莫斯科的時候,恰恰是美國決定要承認新中國、甚至把台灣讓給中共的時候,以此來分裂中蘇,這是美國的一個大戰略,這明顯是跟蘇聯對立的。美蘇之間隔着這麼大一個中國,如果中國是中立的,甚至可能是親美的,對美國來講本身就是一個戰略性的勝利,所以丟個台灣有什麼,這對美國是划算的。美國人明白,史太林也明白,史太林多聰明,美國杜魯門宣言一說,艾奇遜一講話,他當然就聽明白了,所以不能讓毛澤東空手回去,要是讓毛澤東空手回去不就等於把中國推給美國了嗎?所以他只能答應,但是答應了他又感覺吃虧太大,心有不甘,只要這個時候遠東地區出現了緊張局面,這個協定就不用執行了,我把旅順港還給你,你還得我請過來,因為你沒海軍沒空軍,後來果然就是這樣。
就此我們應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蘇同盟條約的簽訂,從外表上看,是一個對中國安全的保障,毛澤東從莫斯科回來後也說,簽了這個條約我們心裏就有底了,就不怕了,將來打起來背後有人撐腰。但是心裏非常明白,因為毛澤東和史太林之間沒有信任關係,否則史太林也不會在是否發動朝鮮戰爭這個問題上耍這麼多心眼,瞞着毛澤東把金日成調來,商量好了之後讓金日成去通知毛澤東,最後決定你來做,你說不打就不打,史太林也是在考驗毛澤東,你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份子聽不聽話,我是這個陣營的老大,你管亞洲革命,我管世界革命,你聽不聽我的。
當時美國是什麼態度呢?雖然中國當時對於這方面的情報掌握得不是特別準確,但從現象也看得出來,美國不會打中國的。從6月到10月,幾個月的時間裏,美國飛機為什麼只炸鴨綠江大橋的朝鮮那一半,不炸中國這一半?美國是有命令的,不能侵犯中國領土,說丹東落了炸彈被轟炸,那是誤炸,美國飛機真要是想轟炸丹東,怎麼可能4個月就落兩顆炸彈,這個我專門採訪過當時的丹東市委書記,也去丹東市檔案館看了檔案,美國真正開始轟炸丹東市11月以後,也就是中國出兵以後,之前沒有。
史太林的試探和美國的做法,中共不明白嗎?當然明白。但是毛澤東為什麼堅持一定要出兵朝鮮?他最後考慮的不是軍事問題,也不是安全問題,而是中蘇關係,因為蘇聯這個時候需要中國出兵。如果朝鮮完蛋了,中國不出來頂着,等於整個東北亞地區的社會主義陣營大門洞開。從地圖上看,北朝鮮如果讓美國佔着,那就和中國和蘇聯接壤,這個史太林是非常忌諱的,他需要一個中間地帶,一個緩衝區域。毛澤東非常明白史太林的心思,如果這個時候中國能頂上,史太林對中共對毛澤東的看法就不一樣了。第一說明你有擔當,第二你是負責任的,第三你聽話聽指揮。
香港01:朝鮮戰爭最後也確實起到了這樣一個效果。
沈志華:對,這個反過來就看毛澤東的判斷了,而且這裏面有很大的冒險性。毛澤東擔心的是,如果我去了蘇聯不給兜底怎麼辦?如果蘇聯真的不管,那中國真的很危險,所以這是史太林和毛澤東兩人之間的一種心理較量,一種對彼此心理的揣摩、判斷,毛澤東的判斷是對的。如果是我的話,至少會就此想到幾個問題:其一,如果這個陣地丟了對蘇聯安全是有危險的,這是從實際情況看;其二,從世界影響看,你是社會主義老大,蘇聯是世界革命的大本營,朝鮮戰爭爆發了,中國都敢頂上去你不敢,那他的地位就完了。所以毛澤東把這些問題都想過後,才決定打不過美國也得去,最重要的是過程,有了這個過程,史太林就恢復了對中共和毛澤東的信任,他就可以把後面的事擔當起來。
果不其然,你看後來結果,中國去不去最後一個關節點,就是蘇聯不出空軍了,要去你們自己去,我們不去了,這是17日周恩來帶回來的消息。結果中國19日出兵,25日跟美國打起來,28日史太林就下令,蘇聯空軍立刻出動,越過鴨綠江直接打擊美軍,第一戰就打下兩架飛機,跟着後面的主戰場都是蘇聯打的。不僅是戰場上,後來的經濟援助等,包括顧問、專家、貸款、一五計劃、50個援建項目的落定等,都是在這個時候。
香港01:這樣的話,中國就徹底跟蘇聯綁在了一起,徹底得罪了美國和西方世界。
沈志華:這是作為一個當權者和領導者主要需要考慮的方面,這個時候中國已經加入了蘇聯的社會主義陣營。那我們反問:毛澤東有沒有想過跟着美國走,不跟蘇聯走?想過。1944年到1945年年初的時候,毛澤東確實想過,而且說得非常直白,說美國不但經濟發達,政治制度也很先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中國共產黨現在所做的一切沒有一件是美國企業家不能接受的,我們實行的政策不是社會主義,而是新民主主義,是允許私人資本的。類似的話說了很多,可惜那個時候,美國右傾勢力抬頭,再加上美國大選,很多報告沒送上去,大使館給國務院發了這些談話記錄,但沒有引起重視。
香港01:歷史總是充滿各種偶然性,美國的內政影響了中國的選擇。
沈志華:對,這個時機把握非常重要,不過雖然中國靠向蘇聯了,但史太林對毛澤東還是不放心,他一直搞不清楚毛澤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老問米高揚、莫洛托夫這個問題。後來改變史太林看法的,主要是朝鮮戰爭。對此毛澤東自己有體會,周恩來也有體會,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尤金起了很大的作用。尤金是史太林派到毛澤東身邊的一個觀察員,任務主要是幫忙他修改毛澤東俄文版的內容、文字,尤金寫給史太林的報告非常重要,我看他寫了好幾個,裏面說毛澤東確實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他讀了不少馬列著作等等。所以後來史太林對毛澤東改變了看法,也改變了對華政策。這對中國共產黨這一新生革命政權能夠在中國大地立住腳,發揮了最根本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中國出兵,中蘇之間的信任關係就建立不起來,信任關係建立不起來,蘇聯就不會真心真意幫助中國。真出了事,可能很快就把中國丟棄了,就像丟棄朝鮮一樣,史太林是做得出來的。伊朗民主黨、庫爾德民主黨,不就是史太林扶起來的嗎,後來說扔就扔了。史太林特別現實主義,也特別機會主義,沒什麼理想和原則。我想這一點毛澤東是很清楚的,畢竟大部分政治家都是這樣。
但是不是可以就此說,中美關係是因為朝鮮戰爭而變壞了呢?不能。因為中國跟美國的關係不是因為朝鮮戰爭壞的,而是之前就壞了。美國對中共的看法,是從現實政治出發的。1949年發生了三件事:蘇聯8月份爆發原子彈,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蘇同盟條約簽訂。所以從1950年2月份開始,美國就在制定新的戰略,到4月25日出台了,國家安全委員會68號文,這份文件已經把中國和蘇聯同等對待了。不是朝鮮不出兵就拿你當朋友,沒這回事,且不說從1945年以後,美國一直是右翼勢力掌權,之所以有些問題有爭論、有調節,是因為美國的決策都是從現實利益出發的,是看怎麼對美國最有利。所以中蘇同盟條約簽訂後,在美國看來想拉攏中國沒戲了,只能等着,等中蘇之間鬧翻。
香港01:後來還真的鬧翻了。
沈志華:那是後話了,你說當時如果中國不出兵,就能維持跟美國的關係嗎?
香港01:也不一定。
沈志華:不是不一定,是不可能。
香港01:今天回頭看,朝鮮戰爭除了是一場立國之戰,還有怎樣的副作用?
沈志華:正如我們前面談的,毛澤東出兵朝鮮有很明確的目標,那就是表現出主動,贏得蘇聯的信任,才能在社會主義陣營裏站住腳,國際生存環境才能改變,政權才能穩定,朝鮮戰爭之後,這些目的確實都達到了。但同時也產生了副作用,任何事情都是兩方面的,這裏的副作用恰恰就是正作用帶來的。
首先是整個國際格局的變化,朝鮮戰爭導致冷戰兩極結構不可逆轉,這是沒有人想到的事情。我們一般說美蘇開始對抗是在1947年,美國出台了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標誌着美國要進入歐洲了,但這個時候並沒有真的進入,更準確說只是美元進入了歐洲,人並沒去。這也意味着,美國跟蘇聯當時沒有地緣政治的接觸和交集,沒有直接矛盾。後來發生了什麼?捷克政變。這一政變現在證據還不是很充分,但很顯然是蘇聯在背後策動的。捷克政變後,一盤散沙的歐洲就團結起來了,布魯塞爾協定簽字,沒有美國參加。
緊接着是封鎖柏林。我接下來想寫一篇《封鎖柏林》,封鎖柏林其實是美蘇經濟冷戰的序幕,這是我的定義。美蘇開始直接發生利益衝突了,當然是在第三國,是在德國。封鎖柏林導致的結果是什麼?北約的成立,美國人就來了,而且擴大了。但這個時候的北約,還是一個政治組織而不是軍事組織,美國的軍事力量並沒有到歐洲,朝鮮戰爭的發生,直接結果之一就是北約軍事化,美國把大量的錢砸向北約了,大量的國防費用激增,全國動員,使得冷戰不可逆轉、沒有退路了。再後來,就是美日同盟、美韓同盟、澳新美條約、東南亞條約等一系列條約的簽訂,兩個陣營軍事對抗的局面出現了。
後來史太林死了,蘇聯真的想退,搞和平共處,美國理都不理,車已經停不下來了,結果美國反而把德國拉進了北約,都到這份上了,只能成立華約了。蘇聯其實知道,這麼對峙下去對蘇聯是不利的,畢竟20世紀就是美國的世紀,蘇聯玩不過,史太林心裏很明白。其實史太林的很多做法,並不是直接針對美國的,比如朝鮮戰爭,他沒想到美國會這麼大反應,史太林事先得到的情報是美國不干預,結果後來美國變了,他又不知道,史太林要是知道他可能就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了。
第二個比較重要的是蘇聯對中國的援助。蘇聯的援助固然對新中國的恢復、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同時帶來了另一個作用,就是讓中國的經濟體制走上了蘇聯的道路。錢是人家的,技術是人家的,規章制度是人家的,又有蘇聯顧問和專家來中國手把手地教,可不就是蘇聯體制的翻版嗎?中國就是這麼走進蘇聯體制的。蘇聯體制既不適合中國,也不適合蘇聯。蘇聯經濟體制建立在一五計劃和工業化初期的時候,正是西方沒落的大蕭條時期,史太林模式確實有成績,畢竟這種體制是高度集權的,國家可以調配一切,集中力量辦大事,顯示出了明顯的制度優勢。但從長期來看,這種制度顯然是不行的,長期的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靠的是內在的動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