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rey Sachs訪談 · 一 |這位美國人終於把台灣問題說清楚了
編者按:8月31日,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Jeffrey Sachs接受了美國著名右翼媒體人Tucker Carlson的訪談。中國是其中的一個很重要話題。特別是,在兔主席看來,Jeffrey Sachs終於把台灣問題說清楚了。訪談中,Jeffrey Sachs對中國問題、台灣問題做了一些「科普」介紹,內容不長,但資訊是很到位的,講的直觀清楚。
首先,介紹了中國在1949年之前都是內戰,國民黨落敗,殘餘勢力跑到了台灣;其次,兩岸政府(北京和台北)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都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主張自己就是那個「中國」;第三,美國和中國大陸建交,兩國外交關係的基礎是「一個中國」,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美國看到大陸和台灣制度不同,希望兩岸不要發生軍事衝突,和平解決問題。
第五,美國在1982年與大陸政府發佈聯合公報,美國稱不會長期對台出售武器,逐漸減少到終止;第六,但實際上美國是「機會主義」的,希望通過「戰略模糊」擴大自己的選擇權;第七,中國擔心的是美國企圖分裂中國(大陸和台灣),這是過去150年歷史的夢魘;第八,而在美國,確實有一群人在教唆和煽動台灣分裂、獨立,希望挑起衝突。這是許多部門的利益、定勢思維、「深層國家意識形態」。
第九,按照美國的這個邏輯下去,最終一定會導致軍事衝突,重演烏克蘭的事件(美國民粹右翼聽了很有感觸)。Jeffrey Sachs也勸台灣人,千萬不要走烏克蘭的路,不要聽信美國人的挑唆;第十,Jeffrey Sachs認為美國和中國不存在根本性衝突,完全可以和平相處;第十一,Jeffrey Sachs說中國經歷了150年的困難歷史,現在就是希望後來追上,發展經濟,彌補之前丟掉的時間。中國人非常聰明,非常努力,發展方向正確,也無意稱霸全球。
第十二,中國是一個偉大的、燦爛的文明,有很多可以和美國分享的東西。美國人應該多訪問中國,以平常心看待中國,和中國相處;第十三,關於晶片/台積電問題,Jeffrey Sachs認為只要美國不挑唆發動戰爭,晶片供應鏈就不會有問題。中國大陸並不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並認為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沒有用,中國一定會設法繞過制裁,最終通過創新,發展出自己的科技。
最後,Jeffrey Sachs給特朗普/萬斯(或任何一個新總統)的建議是:千萬不要在台灣問題/對華問題上重蹈俄烏問題的覆轍,要拿出對烏克蘭問題的理解去理解中國問題。
Jeffrey Sachs 所講的「中國故事」極具參考價值。他的講話是很有幫助的,言簡意賅的把問題講清楚了。可以參考他的表述,用類似的話語、邏輯、敘事,向美國人介紹台灣問題。
以下是訪談的內容摘選。
Tucker Carlson:關於台灣問題,很多美國人可能沒有仔細思考過,他們覺得維護台灣的「主權」——假設它有主權的話——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Jeffrey Sachs:關於台灣問題,美國的政策是非常明確的:我們與中國外交關係的一切基礎就是所謂的「一個中國」政策,對不對?也就是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眾所眾知,1949年中國還處在內戰,國民黨是戰爭中的失敗方,他們的殘餘勢力逃到了台灣。台灣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日本的殖民地,因為日本曾經入侵清朝並佔領了台灣,但在清朝時期,台灣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幾個世紀以來都是如此。而失敗的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島上建立了「軍政府」,台灣位於中國大陸的海岸之外。
有趣的問題來了,台灣說:「『中國』只有一個,就是我們。」而北京也說:「沒錯,我們同意只有一個『中國』,但是是我們。」因此,關於「中國」是一個還是兩個並沒有分歧,根據雙方的觀點,中國都只有一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國大陸,就是現在有14億人口的地方。
當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關係正常化時,基於「一個中國」政策,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又理解為存在「兩種制度」,因為台灣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一部分是日本帝國的統治,後來又是國民黨的統治),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以市場為基礎的體制。而中國大陸當時還不是市場經濟。因此,這實質就是「一國兩制」。我們當時說,海峽兩岸應該維護和平,雙方應該以友好的方式解決爭端——這在我個人看來是一個頗為合理且可實現的標準。
因此,美國目前的政策是「一個中國」。中國(中國指中國大陸)的政策也是「一個中國」。而中國擔心的是:「不要分裂我們的國家,因為從1839年到1949年,外國力量反復嘗試分裂我們,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上肢解我們、入侵我們,這些行為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因此,中國一貫的立場是:「是的,只有一個中國。我們也希望與台灣保持友好關係,並且我們能夠接受『兩種制度』的原則,但我們不希望美國或其他國家煽動分裂、獨立,或在這條狹窄的海峽上挑起戰爭,因為兩岸都明白只有一個中國,我們不應當被分裂。」
但在美國,作為我們「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一種意識形態,就是不斷對其他國家進行挑釁、削弱、製造分裂,污蔑、辱駡、支持叛亂——這都是我們做的事情,我希望大家不要感到吃驚:這些都是標準的中情局行動。因此,我們政府的一部分正在煽動台灣的分裂或獨立運動,最終會導致戰爭,這是毫無疑問的。
我告訴我的台灣朋友們(我有很多的台灣朋友),千萬不要變成下一個烏克蘭,不要讓美國在你們的家門口製造災難。美國最惡劣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有我們的支持」——這就是我們2014年告訴政變後的烏克蘭政府的話,結果導致60萬人死亡。因此,我對台灣朋友說:「沉住氣,不要被挑釁去做一些極端危險的事情,因為美國有一些好戰分子只想挑起事端,而這些挑釁是完全違背我們自己的外交政策的。」
1982年,美國與中國簽署了一份聯合公報。這個文件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在網上查閱。美國政府在公報中表示,我們沒有長期武裝台灣的意圖;我們現在為台灣提供武器,只是因為我們在歷史上支援過台灣,但我們現在已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所以我們無意長期繼續提供武器。事實上,我們將逐步地減少對台灣的武器支援,直到最終結束。那是在1982年。
這和美國對外做的許多承諾一樣,先承諾,然後又反悔。這基本上也和我們在1990年、1991年對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台譯戈巴契夫)和葉利欽做出的承諾一樣,說北約不會擴大。換言之,我們簽署了文件,發佈公報。但實際上我們把這些都看成是機會主義的,因為我們想要的是完全的行動自由。
在我看來,我們明智的外交應該是直截了當,而不應採取所謂的「戰略模糊」——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極其錯誤:它的意思是說,我們不會說出我們對台灣的真正立場,也不會明確表達我們的真實感受,而是讓對方去猜。這是為什麼呢?難不成是為了讓我們有一場意外的核戰爭?我們希望對方猜測?事實上,我希望我們明確表示:我們當然支援「一個中國」政策!我們不會在北京反對的情況下向台灣提供武器,不僅因為台灣和北京同屬一個國家,而且我們不應該在我們承認的政府(北京)反對的情況下向這個國家的部分地區提供武器:這樣做是極具挑釁性的。
另一方面,我們和國際社都會期望中國(即北京政府和台北政府)能夠以友好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大陸對台灣進行軍事攻擊。事實上,只要明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認識到雙方的問題可以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則沒有任何理由認為大陸會這麼做(採取軍事行動)。
Tucker Carlson:我們時常聽到這樣一個論點,即北京想要台北是因為台積電,因為全球都需要半導體,人工智需要半導體,有了半導體才能成為新的世界經濟驅動力,等等。所以,這就是台灣半導體的價值,我們不能讓中國大陸擁有它們。
Jeffrey Sachs:關於這個問題,首先,只要我們不挑起戰爭,我們需要的半導體供應鏈就不會被中國大陸中斷。從另一個角度看,美國的現狀是,我們能夠設計最先進的晶片,但不負責生產它們。這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我們做了這樣的決策——不僅僅是在行業層面,而且是在國家政治層面——將生產外包給韓國和日本。然後,台灣出現了這麼一位非常聰明的人——張忠謀——他創辦了台積電(TSMC)。所以,台積電本身並不是問題的核心。事實上,美國目前正在對台積電實施制裁,禁止它向中國大陸出口先進晶片。
我完全不支持這一政策。我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挑釁性的,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這也是美國重大誤判的一個例子:企圖遏制一個規模更大、非常聰明、技術上高度發達的國家,而這個國家很快就會找到繞過這些限制的方法。這也是我對我們技術出口禁令的猜測:它們實際上並不能實現什麼目標,只是加快了中國通過創新繞過美國限制的速度。所以我不認為台積電在這個問題上有多重要的地位。也許有些人認為它重要,但我覺得他們是錯的。
我相信,這也是我想表達的觀點:只要我們不去挑釁,只要我們以正確的方式對待中國,就像對待另外一個大國那樣——順便說一句,中國是一個擁有豐富智慧、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偉大文明,有很多的東西可以與我們分享,而且它是一個製造強國,並不是一個想要征服世界的國家,因為中國不是這樣的國家——如果那樣的話,美國和中國將建立非常良好的關係。中國也可以繼續發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們應該明白,中國現在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美國,只是人均收入還沒有達到美國的水準,約為美國的三分之一。所以,我們面對的並不是一個什麼要超越美國的巨大威脅——中國只是要彌補丟掉的時間而已。他們希望努力發展,他們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他們非常聰明,工作非常努力,工作的時間也很長,儲蓄和投資都很多。他們正在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經濟,我對他們的成就非常認可。他們的方向也是正確的,儲蓄、投資、教育、創新。這也是他們在經歷了150年的苦難之後所必須做的。
中共元老任仲夷之孫任意(網名「兔主席」)於2024年9月9日發表文章《借台灣問題批美國外政:美國左、右翼的奇特「會師」》,《香港01》獲授權轉載,將分成三篇刊出,此為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