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錦麗首戰特朗普:一場辯論再定江山?|美國大選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根據觀察者普遍看重的《紐約時報》最新民調,賀錦麗(Kamala Harris)全國支持度稍微落後特朗普(Donald Trump)1個百分點,在兩人9月10日首場總統辯論之前,顯示出這場選舉依然是兩黨叮噹馬頭、難分上下的格局。

不相上下 選情已穩

值得民主黨人擔心的是,賀錦麗並沒有從8月19至22日的芝加哥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後獲得任何的民望提漲,打破了美國總統選舉年黨大會能夠為一黨候選人暫時推高民望的慣例。

雖然隨着傳統媒體衰落、社交媒體「速食文化」變成主流,過去廿多年的「黨大會效應」已平均比20世紀下半葉減去了超過一半,而且賀錦麗到7月底拜登(Joe Biden)退選才坐正的突發事變也沒有選舉歷史先例可以參考,但明顯可見的是,賀錦麗「換登」之後的提振選情作用,到了民主黨大會的四天已達至最高峰,其連續一個月的升勢,並沒有持續到11月5日投票日的動能。

相反,隨着人們開始接受了「賀錦麗vs特朗普」的新形勢之後,特朗普的民望落後幅度已有所收窄。在8月一度將賀錦麗勝算看高一線的美國選舉賭盤,踏入9月之後也逐漸回到特朗普稍微佔勢的判斷之中。

根據觀察者普遍看重的《紐約時報》最新民調,賀錦麗(Kamala Harris)全國支持度稍微落後特朗普(Donald Trump)1個百分點。(網站截圖)

賀錦麗和特朗普兩人,過去兩周都沒有任何政治突破。賀錦麗8月29日同副手沃爾茲(Tim Walz)一起接受了她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以來的首場媒體訪問,表現只能說是不過不失,並沒有給人任何意外和驚喜。

特朗普本人經歷過遇刺與死神擦身而過一事之後,也依然是「死性不改」,沒有將選舉集中在政策問題上,而是繼續其小家子氣的作出無謂的自辯和攻擊,例如他在9月6日就特別在紐約市舉行記者會為自己的各式性侵指控辯護,不只重新讓選民記起他的各種性醜聞,期間甚至暗諷他的指控者沒有他看得上的姿色,無助改變其在女性選民中的落後形勢。

而兩個人的經濟政策雖有傳統左派和右派的方向差別,卻沒有足以扭轉選情的政治份量。賀錦麗主張向富人和大企業加稅(大體上是收回特朗普2017年通過、2025年將到期的減稅政策),來支持子女免稅額、首次置業補貼、初創小企業免稅額等福利政策,全都是小修小補的提案。特朗普則主張繼續減稅、繼續廢除政府規管、放寬化石燃料開採,並向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全球劃一10%、中國60%)--前者並無新意,後者則是不知道會否、會如何落實的未知數。

9月7日,正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準備辯論的賀錦麗到當地一家香料店出席競選活動。(Reuters)

唯一的新聞焦點,大概就是特朗普將會委任馬斯克(Elon Musk)去主持改善政府績效的工作小組。不過,由於馬斯克黨派色彩濃烈,其加持對於特朗普擴大選民基礎已毫無幫助。

在平分秋色的穩定形勢之中,還有可能破局的就是9月10日的美國廣播公司(ABC)總統辯論。

沒有歷史先例的辯論

從過去的歷史來看,總統辯論對於選情的影響非常有限。《經濟學人》近日的引用美國學者研究,再加以其進一步的數據分析,指出從1960年開始有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以來,辯論前和辯論後的民調其實都非常接近。

但9月10日的這場辯論,卻不能用歷史歸納得來的結論來作推測。兩個月前,「賀錦麗」對於一般美國民眾而言只是拜登副總統的名字,除了熱心關注美國政治的人以外,人們對她並沒有任何更進一步的認識。這種情況與經過大半年黨內初選程序,又或者以現任總統身份施政早就為人熟悉的一般總統候選人都不同--畢竟,這次大選的競選期是史上最短的一次(按:由賀錦麗實際上坐正起計)。

9月7日,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出席集會。(Reuters)

賀錦麗坐正以來,美國民眾對她的一般觀感已出現了重大轉變。根據《國會山報》(The Hill)的統計,在拜登6月27日的總統辯論災難之時,賀錦麗的好感度有高達15.6%的負值,幾乎同拜登的評分一模一樣。但到了拜登退選形勢漸明、賀錦麗其後更取而代之之後,賀錦麗的好感度就急速提升至正數。

不過,人們對於賀錦麗依然有感認知不足。根據《紐約時報》的民調,28%的可能選民認為他們需要知道更多有關賀錦麗的事情;但對於特朗普,這個比例只得9%。

因此,這場總統辯論前於賀錦麗而言尤其重要。對於特朗普,選民能改變觀感的空間已經不大,而對於極少在媒體節目上直面民眾的賀錦麗,選民卻還有甚大改觀的空間。

但賀錦麗能在辯論中擊敗特朗普嗎?

特朗普遇刺中槍後高舉拳頭的照片經常出現在其支持者的家門草地政治招牌之上。(Reuters)

勝負難料

總統辯論的勝負,講求期望、觀感和對比。對於特朗普,人們普遍期望並不高。雖然他近日在集會上聲稱他能夠把9個不同的議題「編織」(weave)在一起(按:看下片),連他的英國文學教授朋友都讚不絕口,不過任何仔細聆聽特朗普講話內容的人也知道他根本上就是在胡扯一通,但人們對他的胡扯早已心裏有數,當成一種娛樂節目。

相較之下,賀錦麗說話緩慢,並非能言善道之輩,臨場反應有限,而且有使用長句的傾向,並沒有給人太大信心。不過,賀錦麗在辯論場合上往往能製造出讓人印象深刻的場面,例如2019年質疑拜登以往反對種族融合校車政策時那一句「(受惠於該政策的)那一個小女孩就是我」,又或者是2020年對上時任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時阻止對方插話的那一句說得頗具威風的「副總統先生,我在說話」。

雖然當年賀錦麗在辯論後民調中勝過彭斯,但對上特朗普給選民的觀感如何,則是個未知之數。

在辯論之前,賀錦麗陣營一度試圖修改特朗普一早同拜登定下的「熄咪」規定,好讓賀錦麗能插嘴打斷特朗普很可能充斥不實資訊的發言,不過最後特朗普團隊並沒有上當,維持了熄咪的規定,減少了賀錦麗試圖突擊的可能。

賀錦麗和特朗普在電視螢幕上的對比,還是最主要的決勝元素。在6月27日的拜登-特朗普辯論中,特朗普其實表現也不太好,很多言論都沒有前後連貫性,只不過拜登的精神狀態實在太差,連幾句句子也串連不起來,才讓人有感特朗普勝出了辯論。

9月10日將會是賀錦麗首次在電視螢幕上的同一個活動中與特朗普作出的實時對比和較量。到底她的年輕外表會否映襯出特朗普的年齡問題?到底她能否以片言隻語有效反擊特朗普慣常的胡扯?到底她能否在對她認知極淺的選民心中留下她比特朗普更有總統格的印象?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會是勝負關鍵。

總統辯論,在歷史上,對總統選情的影響有限。然而,在2024年的選舉中,第一場總統辯論破天荒地導致民主黨候選人被迫落選,完全扭轉了選舉的走向。第二場辯論又會否再次打破歷史慣例,成為決定選戰成敗的關鍵時刻?在這場史上為時最短的總統選舉中,這個可能性並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