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部長來了 中國該如何出價還價?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與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已於6月19日開啟了他的東亞之行。按照規劃,他會先抵達我們的鄰國韓國,然後訪問中國北京、上海與杭州三個世界級大城市。對於此次訪問的目的,德國經濟與氣候部將它概括為:與中國政府代表討論地緣政治發展、雙邊經濟關係和全球挑戰,如氣候保護。他還特別強調,中國是德國「非常重要的銷售和供應市場」。

哈貝克的隨行人員中,有一些議會代表,而一個商務代表團是「標配」,這也是德國政要來華的常規動作。另一方面,訪問中歐盟委員會最近對中國出口到歐盟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關稅的決定肯定是繞不開的話題,因此,他訪問的使命複雜且艱鉅。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 (Robert Habeck) 於2024年6月21日在韓國坡州訪問板門店後對記者發表講話。(Reuters)

一、與德國的經貿關係的總基調是互利雙贏

近年來,中國和德國在彼此市場上的貿易聯繫緊密。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已經連續八年蟬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在過去的2023年 ,德國與我雙邊貿易額為2540億歐元,佔德國總貿易額的十二分之一。

這一數據並不能真實反映二者互相依賴的程度。一方面,歐洲的國家體量普遍偏小,歐盟國家內存在大量轉口貿易,比如不少從荷蘭鹿特丹港口進口的貨物,而其實際最終目的地也是德國(香港也扮演着和鹿特丹港類似的角色)。

根據德國聯邦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德國對華直接投資2021、2022和2023連續三年創歷史新高(分別為113、114和119億歐元),2016-2023年的平均投資額由佔歐盟在華直接投資平均額的38%(2006-2015年)上升至58%。

在進出口方面,德國從中國主要進口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和服裝傢俱等。同時,德國也向中國主要出口汽車、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和精密儀器等設備。雙方的貿易格局並不能用簡單的「比較優勢原則」予以解釋——二者並不存在典型的高度分工,相反產品門類上有所重疊。雙方產品大進大出,進出口的產品名錄中不僅有簡單產品,也不缺少高度複雜產品。

中德關係・中德貿易:德國總理朔爾茨2024年4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的正式訪問。4月14日他抵達重慶後,首站參觀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德國博世集團與慶鈴汽車集團合資成立。(Reuters)

這樣的貿易結構使中德兩國更像基於跨國公司體系全球產業體系中的兩個重要的節點。

具體到企業層面,德國企業長期以來對中國出口相對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德國汽車三大廠商大眾、寶馬、平治為例。三大廠商深耕中國市場幾十年,還有數量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依靠中國市場繁榮。其中大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尤為顯著,一度佔據了該集團大約40%的銷量以及超過50%的利潤。

奧迪(屬於大眾公司)、寶馬和平治也在中國市場有着重要地位。平治的豪華大氣,寶馬的追求駕駛樂趣,奧迪的科技感(俗稱「燈廠」)的形象成為了整整一代人的記憶。

去年6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德國巴伐利亞到訪參觀寶馬汽車BMW總部。(新華社)

除了這些大公司,還有眾多德國中小型企業(中德「隱形冠軍」)在中國/德國市場上非常活躍。比如,世界領先的德國的泵和泵系統供應商威樂(Wilo)集團,自2000年以來在北京順義設立分支機構,銷售收入顯著增加。

也有一些廠商,選擇直接將技術引進中國設廠。例如,德國西門子子公司歌美颯近些年沒有在中國境內賣出過一台風機,但是其50%的風機是在天津製造的。

近些年,隨着中國高科技產業崛起,中國公司也開始向德國出口高科技產品。在德國的通訊和5G網絡建設方面,華為和中興等科技公司就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德國傳統的優勢領域,例如消費電子產品、家電與電動助力車方面,中國產品也在日益佔據德國市場主流。

中國生產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德國市場非常受歡迎。華為、小米和聯想等都在德國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另外,海爾和美的等品牌也以其高性價比在德國的洗衣機、冰箱和空調的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而隨着綠色出行的需求增加,中國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和滑板車在德國越來越流行,品牌如小米和九號機器人(Ninebot)深受消費者喜愛。

中德關係・中德貿易:德國總理朔爾茨2024年4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的正式訪問。4月14日他抵達重慶後,首站參觀博世氫動力系統(重慶)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德國博世集團與慶鈴汽車集團合資成立。(Reuters)

在歐洲此前最關注的環保和氣候變暖領域,新能源領域的設備產品貿易有望成為中德兩國關係中的新增長點。兩國在新能源領域的貿易現狀令人滿意,特別是太陽能、風能、儲能、氫電解槽、燃料電池、熱泵等研究開發方面,雙方合作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系統應用也是互補雙贏的選擇。

比如:寧德時代與寶馬合作,為其電動汽車提供電池解決方案,提升了寶馬電動汽車的市場競爭力。此外福耀玻璃、國軒高科等紛紛在德國設廠進行先進製造,為德國新能源市場發展注入新動力,前景十分廣闊。

當然,在現有地緣政治格局下,相關合作方面的合作必然會出現「逆風」。近年來,德國教育部對與中國合作的項目設置了更多限制條件與「自我審查」暗示,影響了科研資金的流動與雙方高技術高學歷人才的交流合作。此外,德國地學研究中心(GFZ)的前主任因接受中國國有企業項目資金而入獄,進一步加劇了對中德科研協作的擔憂。

鑑於中德經貿合作給雙方帶來的極大利益,以及相關行動可帶來的影響,本次即將到訪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一旦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將給德國經濟帶來損害。

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在多個場合表示,「德國從來都是立足於市場競爭,而且此前也沒有出現引入外部競爭德國汽車就喪失市場份額的事情,在此方面可以參考以前日韓汽車崛起後進入歐洲市場的事實」。

當年日韓汽車進入歐洲市場時,也曾引發一定擔憂,但最終日本汽車在德國所佔份額也就在10%左右。此次雖然中國的電動汽車涉及能源轉型,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根據目前各方預測,能最終佔有的市場份額也並非那麼令人恐慌。

9月10日,德國慕尼黑2023年車展上,人們參觀比亞迪的電動車。(REUTERS)

可以看出,德國聯合政府各黨派在加徵關稅問題上立場是較為一致的,就是拒絕。未來如何管控中德之間的矛盾尤其需要雙方政治家的「克制」,避免政治化。

二、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關稅是繞不開的話題

不得不指出的是,最近中德經貿合作確實出現了不利於德國的變化:在中國對德國出口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德國對華製造業產品的出口下降:2023年比2022年下降9%(對華總貿易額下降了15.5%)。特別是多年來排在德國對華出口第一位的機動車和機動車零件以及電子儀器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這對於德國相關行業中的外向型中小企業影響很大。

哈貝克目前在德國的日子並不好過,近年的疫情和俄烏戰爭導致食品、能源和住房成本飆升,經濟和出口增長乏力。作為主管經濟的負責人,他難逃「替罪羊」的角色。因此,他急需藉助這次訪問與中國領導人接觸,探討如何進一步擴大和深入雙邊經貿關係。

在這種情形下,歐盟加徵汽車關稅明顯不符合德國的利益,這一點從其汽車廠商(最可能成為貿易關稅戰「替罪羊」)的據理力爭已經得到充分證明。4個月後的正式動議,它是否能夠阻止正式關稅提議表決,將是德國的反對是否會淪為「嘴皮子」服務的「試金石」。

同時這個時點上,哈貝克要打開德國經濟的局面,在關稅問題上發揮影響力是個有希望的領域。儘管他並不直接參與具體談判,但是作為歐盟經濟的火車頭,人口、經濟、投票權大國德國的經濟部長,他的態度與取向無疑是關鍵的。

此外,按照德國的政治規矩,各個部委的工作堅持「自治」原則,所以德國聯邦總理在經濟問題上很大程度上可能遵從哈貝克的意見(這當然也與朔爾茨總理注重協調的個人風格有關)。哈貝克現在缺的不是能力,控制力與影響力,而是充分的動機與動力以發揮建設性影響。

圖為2024年5月12日,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左)與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右)在柏林德國總理府出席內閣會議。(Reuters)

三、我們應該如何出價與還價?

近期中國對歐盟加徵中國新能源汽車關稅的反應表明(比如最近發起的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的反補貼調查),雖然仍然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克制,但是中國在國際貿易中也會採取強硬態度,也是「有肌肉」的。政府明確表示,如果歐盟繼續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實施懲罰性關稅,中國將不得不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這種強硬態度不僅表明中國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決心,也顯示了其在全球貿易中的自信和影響力。

對德國來說,這種壓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如何在維護歐盟整體利益的同時,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貿關係。這是德國政府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通過深化技術共享與共研,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的協作,德國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歐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實現雙贏的局面。這個過程也是德國在歐盟內部塑造新一屆歐盟委員會「氣質」的機會窗口。

具體而言,中國可以在哈貝克之行進行以下出價與還價:

能否力邀德國在歐盟理事會阻止新的電動汽車關稅進入正式議程,使之到期失效?

如果不能,能否保持較低的稅率,提供長期穩定預期?

如果還不行,能否以汽車貿易關稅的既成事實讓步,換取其他產品,比如風機與光伏板的自由貿易?保證不進行「反傾銷調查」?

如何加大中國企業對歐盟的投資,簡化審批程序?

其他涉及更重要問題,比如軍民兩用物資進出口、台灣問題、少數民族地區人權問題等的重大政治交換。德國體制「內耗」,雖然「下大棋」是很困難的,但一旦突破,將是非常穩固的。

總體而言,中德兩國在各自市場上的都有較高競爭力,雙方在新能源領域合作雙贏潛力巨大。但是德國跟中國完全不在一個體量。雖然它是歐洲的大國,但是規模和人口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在此背景下,這種情況下,單方面鼓吹中德深化合作有些沒抓住重點。

中德之間沒有任何雙邊事務存在不可逾越的意識形態、經濟競爭與歷史恩怨等問題,不需要超越研發層面的「合作」,更多的在於「協作」,也就是解決全球多邊或者跨國問題上團結起來。在當前日益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與安全環境中,雙方通過對話與協作,共同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對雙方以及全世界都是好消息。

作者:卓爾德(北京)中心首席經濟師張樹偉;對外經貿大學教授,中國-歐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史世偉

本文轉載自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