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拜登和馬克龍將會變成2016年的卡梅倫?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印度大選結束後,2024年餘下時間能左右世界大局的選舉,原來就只有11月5日的美國大選。不過,歐洲議會選舉結束後,大敗於極右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之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驚人地宣布解散國會,在6月30日迅速舉行重選首輪投票,卻使局面出現了轉變。

馬克龍6月9日宣布的這一場「政治豪賭」,過了幾天已經敗象紛呈。

未選先敗

根據解散國會後的3個民調,馬克龍的中間派只得大約16%至18%的支持,馬林勒龐的國民集會(RN)則有31%至35%,而極左「法國不屈」(LFI)、共產黨、綠黨,以及近來民望有起息的傳統中間偏左社會黨(PS)則組成了「新人民陣線」(Nouveau Front populaire),欲意追溯到1936年法國左翼為了反對右翼勢力大團結組成的「人民陣線」(該陣線最終勝選,但兩年後就內閧瓦解)--此刻新人民陣線的支持度則在23%至28%之間。

馬克龍對於這個形勢,分別批評左黨政黨同極左「法國不屈」合作,又批評傳統中間偏右共和黨有同極右國民集會合作的意欲,希望說服法國人只有他才是中間派,是選民唯一的理性選擇。然而,此刻的馬克龍已經變成了「票房毒藥」,連他所屬的復興黨(Renaissance)也有候選人表明不希望馬克龍出現在其宣傳海報上。

6月12日,馬克龍出席記者會,回答有關他為何解散國會重選的提問。(Reuters)

根據民調機構Elabe的議席推算,在577席的國民議會中,如今只得88席的極右國民集會將會有重大斬獲,預計將獲得220至270席,排行其後的則是左翼「新人民陣線」,有150至190席,而今天掌握249席的馬克龍中間派則將會跌至90至130席。若然選情不變,馬克龍這場「豪賭」幾乎是必敗收場。

這幾天來,預計大概會獲得30至40席的中間偏右共和黨,以至立場比國民集會更右的「再征服」(Reconquête!),都出現了要否同馬林勒龐合作的黨內爭議。但在法國國民議會單議席單票兩輪投票制之下,馬林勒龐的國民集會大概不必同他們合作也能取得極佳結果。

到了選舉之後,大概只有兩個可能結果。一是馬林勒龐的國民集會(可能再加上共和黨)取得國會多數(289席),馬克龍被迫委任極右總理,法國正式進入第五共和後的第四次共治,但跟以往不同,這次總統和總理之間將有「血海深仇」,法國政論者普遍也不敢對此情勢作出確切分析。

二是新人民陣線、馬克龍派系,再加上共和黨組成「反極右聯盟」,構成國會多數。不過,此可能性極低,這些派系之間全部都有政治立場上和個人層面上的各種衝突,而「新人民陣線」這個左翼聯盟本身也是個成員貌合神離的極鬆散組織。

28歲的國民集會(RN)黨主席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形象清新、沒有勒龐家族過去在部份選民心中留下的極壞印象,可能會成為法國總理。(Reuters)

不脫歐的「脫歐」災難

對於極右大有可能上台的情況,市場大感震驚,法國CAC 40指數幾天以來已經跌了超過3%,法國國債債息急升,雖然還未到國債達GDP 137%的意大利水平,但已跟葡萄牙看齊。標普5月底已經因為法國財政赤字嚴重的問題而下調法國信用評級。現任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更公開警告如果極右上台,法國可能會出現「卓慧思(Liz Truss)式」的金融危機。

如今法國國債已達GDP的110%,經過疫情派錢、俄烏戰爭下種種能源補助之後,馬克龍當局已希望逐步改善政府財政,包括落實極具爭議的提高退休年齡政策(由62歲提升至64歲),以200億歐元規模減省開支等等。然而,打民粹派的國民集會則主張降低退休年齡,並同時推行各種民粹主義減稅政策。根據馬林勒龐2022年的政網,其政策將會每年為法國政府額外增加1010億歐元赤字(2023年的赤字為1540億,相當於GDP的5.5%)。

同時,雖然今天的馬林勒龐不談「法國脫歐」,但國民集會的政策主張則幾乎是邁向法國脫歐,當中包括重新建立神根國家之間的邊境(按:他們聲言是只針對非神根國家公民,但不檢查每一個人,又怎麼知道他們是否神根國家公民?)、大減法國對歐盟預算的付款等等。國民集會政客的反歐盟政治宣傳也極有當年英國脫歐公投時的影子,包括指責馮德萊恩要歐洲人吃昆蟲取代肉類之類。

6月9日,馬林勒龐在選舉後向國民集會黨員發言。(Reuters)

由於馬克龍在宣布解散國會之時,也將這次重選包裝「保衛歐洲」與否的問題,不少分析家都將馬克龍與2015年為了收服黨內疑歐派而同意推行「英國脫歐公投」的時任保守黨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作比較。當時卡梅倫認為英國民眾不會真的將英國推出歐盟,認為脫歐派在公投中的失敗將能壓服保守黨以至英國國內的疑歐力量,豈料2016年公投獲得通過,其後由脫歐帶來的惡果至今未止。

從此刻法國國內民情來看,這一次馬克龍似乎也遠遠低估了選民的反建制情緒。到了7月7日次輪投票完結之後,2024年的馬克龍也許會踏上2016年卡梅倫的舊路。就算馬克龍為了「大局着想」真的如他所言般不辭去總統一職,這位胸懷大志的「朱比特總統」(Président jupitérien,朱比特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之首)恐怕最終只會在歷史中留下罵名。

類似的狀況,也在下一場可能影響全球大局的選舉出現。這裏的主角就是美國民主黨總統拜登(Joe Biden)。

6月6日,英國現任外相卡梅倫、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和美國總統拜登出席諾曼第登陸80周年紀念活動。(Reuters)

拜登一手造就「特朗普2.0」?

2023年拜登決定競逐連任的唯一安全保證,就是他的對手是個曾經試圖推翻美國民主的特朗普。今天的特朗普更加變成了一個被判罪成的刑事犯。但支持特朗普的民意始終高企。無論拜登如何展示自己精力充沛、如何宣傳自己的經濟成績、如何在對華貿易和美墨邊境移民問題上採行特朗普式的政策,也無法改變其支持度嚴重落後的局面。

去年底以來,民主黨支持者的期望,一直是當特朗普重新回到媒體的焦點之中,人們就會重新發現他是一個選不得的人物,民意最終會回到拜登這一邊。

但今天離大選不足5個月,拜登無論在全國民調還是關鍵搖擺州民調上都依然落後特朗普。《經濟學人》最新發布的選舉模型顯示特朗普有三分之二勝算,拜登只得三分之一。其他模型就算不將特朗普勝算訂得那麼高,最多也顯示兩人平分秋色。

像Vox創辦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Ezra Klein之類自由派意見領袖,此前一度呼籲拜登「回頭是岸」、在8月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前退位讓賢,但拜登與特朗普兩個人的一對一總統辯論將會在6月27日在CNN登場。拜登已到了退無可退的時候了。

《經濟學人》最新發布的選舉模型顯示特朗普有三分之二勝算,拜登只得三分之一。(網站截圖)

相較於其首屆任期,這一次特朗普有備而來,在國內政策上將會把原來政治中立的行政機關收歸總統管轄,甚至主張總統有隨意扣起國會撥款的權力,很可能會動用國民警衛隊來驅散上千萬的在美非法移民,亦將不顧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問題、繼續推行減稅政策;在對外政策上,特朗普將會特別針對中國大加關稅,對傳統盟友實行「只看實利的單邊主義」。無論是對於美國國內還是國際大局,特朗普若然重返白宮,也將帶來對美國長遠有害的翻天覆地之變。

2024年,或許也將會變成拜登的「英國脫歐公投」。

跟卡梅倫對英國留歐民情的誤判一樣,拜登也嚴重誤判了美國選民的求變之心,以及他們對特朗普的支持和接納。在明知自己不是一個強勢候選人、民望長期處於史上最低水平上下之際,經常說「不要把我拿來跟上帝比較,要把我拿來跟我的對手比較」的拜登卻堅持選下去。

如果特朗普來年1月果真能重返白宮,且認真執行如今可見諸其一眾右翼智庫文件的政策的話,拜登將要負上最大的責任,歷史對他也難有半點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