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本:意大利的神人,生活在剩餘時間中的餘留者
作者|黎子元
易經有云:「知幾其神乎」。所謂「幾」者,就是運動而尚未成形、於有無之間往返變化的時刻。能夠洞見這個時刻的精微之處,就是「知幾」。而知幾者,就可以稱作「神人」了。當今尚在人世的哲學家中,能夠稱得上神人的,應該就是意大利哲學家阿甘本(Giorgio Agamben, 1942- )。今天適逢阿甘本的七十八歲生日,讓我們藉助他對於時間的思考來一窺阿甘本哲學的深遠精妙。
「活在當下」是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幾乎已成陳詞濫調。倘若以當世神人阿甘本的哲學來闡發這句名言的含義,又會得到怎樣的洞見呢?
對此我們需要先來理解阿甘本哲學所說的「當下」是甚麽意思。這便將我們帶到《剩餘的時間:解讀〈羅馬書〉》,一部由他在二十世紀終末之際舉辦研討班所得成果發展出來的,對他的後期哲學計劃——寫作「神聖人系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著作(意大利文版於2000年出版)。在那裡,阿甘本以重建彌賽亞主義為宗旨,圍繞著保羅書信尤其是第一句話的十個詞展開文本詮解,對於基督的「救贖時刻」的真確意義給出了極為破格的當代解釋。
對於救贖的正統解釋這樣說明基督兩次回到人間的意義:第一次是從十字架上復活,以此神跡將基督的教義廣為傳播、感召世人,第二次基督再臨人間,則是末日大審判之時,基督徒對於這個「時間的終末」,也即是「救贖的時刻」,須帶著虔誠的信念默默等候其降臨。
阿甘本通過對《羅馬書》的精細詮解,區分出「時間的終末」與「(關於)終末的時間」,前者就是正統解釋中的末日,即時間的終結,後者指的是基督復活之後的時間,即當前人們生活於其中的這段時間。而阿甘本給出的當代解釋的關鍵就在於指出,真確意義上的救贖的時間究竟在哪一段時間發生。
延伸討論 保羅與當代主體哲學──#04 哲學,「成為一切,成為一切人的奴隸」| 黎子元
他認為救贖的時間不在末日之後,即不在時間終末之後,而就在耶穌復活以來、當前人們生活於其中的這段時間中,這段終末的時間就是「剩餘的時間」,其間每一個時刻都可以是救贖的時刻。換句話說,人們無須默默靜待末日大審判的降臨,自基督復活彰顯其教義的那個「湧現的時刻」開始,人們已經進入剩餘的時間,救贖隨時發生,關鍵就看人們是否能回溯性地將那個湧現的時刻指認出來,忠誠於它的教義,將「當下」重新開啟。
對於阿甘本來說,當下不是每一個孤立的、轉瞬成為過去(即消失不見)的時刻,所謂「開啟當下」、「活在當下」,自然也就不是鼓勵人們及時行樂,過輕率、淫逸而不負責任的生活。當下,總是一邊與基督復活以來的整個過去相叠加(內在性),另一邊又包含了能夠決定未來的潛在能力(超越性)。這樣一來,阿甘本哲學對於時間的思考,就開啟出一種不同於以時序排列的編年時間的「彌賽亞的時間秩序」:每一個當下都可能成為對於編年時間的基進的打斷,生成一個彌賽亞事件。彌賽亞時間不但重新澄清了救贖時刻的真確意義——「救贖隨時發生」,更以這種時間中的彌賽亞體驗,彰顯出以基督使徒保羅為體現的「新人」的主體性。
延伸討論──阿甘本:餘民 - EP97
藉助阿甘本的解釋,「活在當下」的真確意義就是:生活在剩餘時間中的餘留者,忠誠於過去,以預先來臨的未來,開啟當下。如此生活的人,與編年時間脫節而顯得不合時宜,卻真正把握了現在而見證/創造奇跡。阿甘本稱其為「當代人」。
延伸討論──阿甘本的例外狀態的政治哲學
例外狀態的政治哲學(I):民主政體可變獨裁 在於危機的「日常化」
例外狀態的政治哲學(II):國家是否全能?又是否必定與人民對立?
例外狀態的政治哲學(III):社會被磨平後,管治成為純粹技術問題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