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對兩邊都不好」 台裔導演面向國際講述金門故事反思和平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海戰爭與和平的議題,不只是台灣大選攻防的焦點,也是國際矚目的重點。經過俄烏戰爭與巴以衝突,和平的呼聲越來越大,除了地緣政治的嚴肅討論外,從人民情感與日常生活出發的紀錄片,也成為向國際倡籲和平的一種方式。即將於12月5日在《紐約時報》紀錄片平台Op-Docs上映的《金門》(Island in Between),即為台裔美籍導演江松長的一次嘗試。

在台灣出生、美國長大,並擁有在中國大陸工作經驗的導演江松長,曾獲得皮博迪獎(Peabody Awards)與艾美獎(Emmy Award)提名,此次他聯手在兩岸三地長期推動紀錄片製作發行的CNEX,推出片長20分鐘的新作《金門》。導演透過其個人視角、家庭經驗,以及不同區域文化的矛盾碰撞,藉由夾處於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金門日常,傳達出島嶼的微妙平靜以及對台灣未來的深層思考。

金門,曾經是國共內戰兩岸分裂後,軍事對峙的最前沿;也是兩岸開放後,人民密切往來連結的第一線。換言之,金門既經歷過戰爭的殘酷,也深明和平的不易。近年來台海情勢兵兇戰危,金門頻頻發出和平呼聲,縣長與民意代表在兩岸之間穿針引線,還有當地政治人物提出「永久非軍事區」與推動「金(門)廈(門)大橋」的構想。

金門的人們,又是如何感受戰爭與和平呢?在《金門》這部紀錄片中,首先映入眼廉的是一輛廢棄在沙灘上的坦克車,金門靠海維生的蚵農們,抬頭所望則是高樓林立、五光十色的廈門,遺留在金門島上的戰爭印記,諸如反共標語、心戰播音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橫幅等等,早已轉化為當地人們的觀光資源和生活日常。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紀錄了兩位金門大陸籍配偶的對話,「會不會打仗」是她們聊天的話題,背後卻體現了兩岸民間社會早已緊密相融,但政治上卻交鋒不斷的現實。一段稀鬆平常又帶有煙火氣的閒談,承載的卻是沉重的未來不確定性。如同片中一位導覽志工,身在碉堡內部,脱口而出一句「戰爭對兩邊都不好」的感嘆,如此最接地氣的真實聲音,恐怕很難傳進台北與華府最高決策者的耳朵裏。

在台灣,隨着越來越多「反戰」聲浪的出現,被民粹綁架的輿論場,又陷入了另外一場激辯:「反戰」訴求的對象是北京還是華府?這個問題在台灣已經難以理性釐清,因為夾雜了太多藍綠統獨的意識形態,卻又是迫在眉睫不得不究明清楚的關鍵問題。特別是在世界烽火四起的當下,台海這一座「火藥庫」究竟會由誰點燃引信,攸關着台灣人民的身家性命與國際的和平穩定。

導演江松長在回應《香港01》記者提問隱身於片中的美國角色時,他特別提到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甘迺迪(John F. Kennedy,又譯肯尼迪)與尼克遜(Richard Nixon,又譯尼克松、尼克森)兩位候選人轟動一時的「金(門)馬(祖)棄留」辯論,前者主張應從金馬撤軍,而後者則認為美國必須遵守《中(台)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義務,力主防衛金馬。江松長說,他想向美國觀眾傳達,儘管他們可能不知道,但美國在台海的存在,包括非公開的軍事訓練,其實已行之有年。

作為一部在美媒平台上映、面向國際的紀錄片,江松長表示:「製作這部影片,我希望透過生活其中的人們,包括我自己的視角,深入探討台海危機,並做出貢獻。特別是在全球正努力理解烏克蘭/俄羅斯以及以色列/哈馬斯之間戰爭的可怕情況時,我期望我的影片能在倡導和平方面發揮一點作用。」

CNEX董事長蔣顯斌則補充道:「江松長導演的《金門》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內在視角,加深全球對台灣面臨的複雜現實的理解。在CNEX,我們致力於將這些深層故事帶到眼前,促進國際觀眾之間的對話與領略。」

1960年9月26日甘迺迪和尼克遜進行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辯論,「金門」成為雙方交鋒話題之一。(Getty)

事實上,《經濟學人》雜誌2021年4月推出「台灣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封面故事,已經說明了台海議題如何牽動着全球地緣政治的風雲變化。華府智庫不斷進行台海「兵推」,政客們則不時關切台灣兵役與備戰,各家媒體也加碼各種「出兵援台」或「支持台獨」等民調,完全體現了美國精英們透過「台灣牌」所流露出來的「中國焦慮」。《金門》紀錄片可說是一個縮影,呈現出國際時局如何走進尋常百姓家。

《金門》的結尾意味深長,明(2024)年起台灣役男役期將延長至一年,最前線的金門,還能不能再看到平靜的日升日落?12月4日在台北舉行的特映會上,「對話」是眾人最密集使用的詞語,從金門歷史與現實出發,台海兩岸與太平洋兩岸的「對話」,是解決危機不可或缺的一環,或許也是台灣人重新面對自身處境與選擇的一次自我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