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將在中山陵公開講話 見證歷史意義連結兩岸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日7日率團訪問中國大陸,展開祭祖、交流之旅,期間預計發表什麼談話,以及會見哪些陸方官員,受到高度關注。
馬英九辦公室執行長蕭旭岑透露,馬英九除了將與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復旦大學三校師生座談之外,已排定抵陸翌日(28日)上午拜謁南京中山陵,並在現場發表公開講話。

馬英九此次大陸祭祖行,行程安排多項中國近代史景點,包括南京中山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等。其中,馬英九預計3月28日上午拜謁中山陵時,在現場發表公開講話;3月31日在武漢大學、4月2日在湖南大學、4月6日在復旦大學,分別有三場與學校師生的座談。

蕭旭岑表示,並未安排如同連戰當年訪陸時在大學的大型公開演講,馬英九用意在於藉由座談的形式,促進兩岸青年多加交流。

對於訪陸行程規劃造訪多項中國近代史景點,蕭旭岑解釋,最重要希望台灣年輕人了解歷史不只是教科書所寫的內容,歷史意義是兩岸非常好的連結,讓青年重新認識歷史。

馬英九辦公室執行長蕭旭岑(圖)透露,馬英九3月28日上午在南京祭謁中山陵時,預計在現場有公開講話。(張鈞凱攝)

他特別舉將於3月28日下午造訪的「拉貝故居」為例,日軍南京大屠殺時,德國人拉貝(John Rabe)開放自家地方,為中國人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被譽為「東方舒特拉」(Oskar Schindler,內地和台灣譯作辛德勒),馬英九總統任內還接見過拉貝的孫子。如此感人的歷史事蹟,得以讓學生看到戰爭殘酷之下,還有人性的高貴。

此外,外界有聲音認為,馬英九此行被貼上「統一」的標籤。蕭旭岑個人表示,「統一」就寫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之中,「統一」不應該是禁忌話題,如果大陸主張和平統一,兩岸學生可以討論要如何統一、有何條件統一,甚至成為辯論的議題。他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跨出那一步,「一直在台灣抗中叫囂,永遠不會有解決問題的一天」。

蕭旭岑強調,當前中美關係緊張,蔡英文政府又與中國大陸交惡,馬英九帶領青年學子訪陸交流,有助於化解雙方民眾的敵意,對兩岸關係、區域情勢都有正面助益。他還說,台灣人多數希望和平,馬英九訪陸訊息曝光後,台媒民調有77%民眾贊成馬英九訪陸,代表台灣多數民意的態度,蔡英文政府應該要加以支持。

至於馬英九此行將會見到什麼層級的大陸官員,會否如外傳可能見到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國台辦主任宋濤等人,蕭旭岑依舊回應「客隨主便」,無法事先預期會碰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