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嚴35周年︱政治受難人呼籲兩岸和解、反對重返戒嚴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7月15日是台灣解除戒嚴35周年的紀念日,藍綠朝野政治人物各有表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台灣戒嚴時期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連同家屬,齊聚台北總統府前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呼籲民進黨政府正視台灣民眾期待兩岸和平、回歸交流的民意,停止一切歧視分化的敵對政策,並向總統府遞交《呼籲兩岸和解,反對重返戒嚴》宣言聲明。

1949年國共內戰兩岸風雲激化,時任台灣省主席兼台灣警備總司令陳誠宣佈當年5月20日零時起台灣全境戒嚴。直到1987年由時任台灣總統蔣經國宣佈於7月15日解除戒嚴,前後長達38年56天。解嚴作為戰後台灣政治史上一個重要節點,被視為台灣民主化的里程碑之一。

隨着近來台海局勢緊張,兩岸關係從交流退回到對立,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宣示將強化台灣的「民主防護網」,以防範「紅色滲透」。相關舉措包括在立法院推動《反滲透法》闖關,以及「國安五法」修訂等等。不過這些做法引來曾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遭受關押的政治受難人和家屬的擔憂,質疑是在「民主」的外衣包裝下,實際為「重返戒嚴」鋪路,也將重創得之不易的兩岸和平契機。

1986年10月7日16時10分,蔣經國告訴到訪的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格蘭姆(Catherine Graham)說,將解除台灣地區戒嚴並開放自由組黨。當時坐在中間擔任英文傳譯的,即為後來在2008年當選總統的馬英九。(視覺中國)

此次活動召集人、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前總會長吳榮元在現場表示,台灣的戒嚴和解嚴與戰後兩岸關係具有緊密關聯,戒嚴來自於防控當年內戰蔓延到台灣,解嚴則主要來自兩岸從敵對轉向和解,應對和解交流的要求。因此,由戒嚴和解嚴的歷史脈絡來說,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極為明確的歷史事實,因此解嚴是台灣民主化,更是標誌兩岸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他呼籲,蔡英文要為台灣民生福祉着想,重建兩岸和解的道路。

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現任總會長周弘奇指出,台灣解嚴35年來,兩岸人民的往來交流緊密,兩岸經貿依存度非常高。甚至兩岸在解決因國家內戰而遺留的政治分歧上,曾經以「九二共識」的方式求同存異,但民進黨政府基於「台獨」史觀對內戰歷史全盤否定,導致兩岸關係和解進程中斷,使得和平解決因內戰造成的國家未能完全統一的問題益發困難。近年來,兩岸關係從緩和再度走向戒嚴時期的肅殺,讓人不禁懷疑,兩岸內戰緊張危機爆發之日,會不會又是台灣新一波戒嚴之時,令人擔憂。

學界代表、台灣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黃德北到場聲援,他說在民進黨的執政下,兩岸關係形勢嚴峻,台灣更成為美國操控下的棋子,類似烏克蘭的危機或恐降臨,讓台灣身陷戰火不是沒有可能,呼籲台灣民眾推動簽訂《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兩岸和解、維護和平已成為緊迫的事情。

+6

台灣民眾文化工作室執行長許孟祥則強調,蔡英文執政以來不斷將民眾推向兩岸敵對的戰火,卻又要稱自己是和平的愛好者。只有遵循一個中國的法理原則才是實現歷史正義與兩岸和平的真正保證。他也說,我們都有家人孩子,為了兩岸和平發展,為了社會民主,為了子孫的幸福,我們應該站出來,反對一切的兩岸敵對與台獨政策。

曾在民進黨陳水扁執政初期擔任台灣新聞局長的鍾琴,也現身活動現場表示支持。她表示,面對民進黨全面的干預政、軍、媒體和校園,當前台灣不少人心中有着「綠色恐怖」的陰影,讓人有重回戒嚴之感。

活動發起團體和參與者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前獻花,由政治受難人史庭輝領唱獻唱《安息歌》、《和平民主的鮮花開》與《青春戰鬥曲》,向受難者致敬。並由白色恐怖受難者遺屬黃曉珊宣讀宣言,表達以下三點訴求:一、遵循兩岸同屬一中的法理原則,解除兩岸關係敵對狀態,朝向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邁進;二、正視台灣民眾期待兩岸關係保持和平穩定的民意,回歸正常交流交往,停止一切歧視分化的敵對政策;三、結束兩岸分裂的歷史與現狀,推動有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利民生福祉的實質轉型正義。隨後,總統府公共事務室派員出來接受該份宣言聲明。

除了台灣民間的紀念與行動之外,國民黨透過臉書(Facebook)發文,強調當年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的戒嚴體制,是為了防範「外部中共勢力的虎視眈眈,與從未遠離的戰爭」,並稱「當年全球冷戰體制下,世界各國都有類似的機制」,認為解嚴的意義在於「堅持自由民主,捍衛法治與人權價值,我們需要建設強大國防,更要盡一切努力避免戰爭發生」。

執政的民進黨方面,則有立法委員范雲在臉書發文,在她看來,戒嚴時期國民黨蔣介石政權以國家暴力殺戮、監禁台灣人民,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於戒嚴時期有多少無辜生命被殺害被壓迫,仍是一知半解,「解除戒嚴35周年,台灣社會還沒得到國民黨政權殘暴的真相,還沒真正從國民黨蔣氏政權的戒嚴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