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習近平首次給台灣青年回信有何玄機?
第14屆「海峽論壇」於7月12日起在福建登場,今(2022)年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由青年論壇打頭陣,13日舉行論壇大會。內地官媒新華社報道,習近平11日給參加海峽青年論壇的台灣青年回信,勉勵兩岸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攜手打拼。
在這封僅有兩段、全文約250餘字的回信中,習近平先是欣慰於台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實現夢想的舞台,「感受到了兩岸同胞一家親的熱切感情」。接着提出政策承諾,將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最後則是有所寄望,盼台灣青年多分享在大陸的經歷和感悟,與大陸青年攜手「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綻放異彩」。
據新華社報道指出,之所以有這一封習近平的回信,緣於參與本屆海峽論壇的50名台灣青年寫信給習近平,「講述了在祖國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經歷和感悟,表達了為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貢獻力量的堅定決心。」
首度「回信」台灣青年
這不是習近平第一次給台灣人士寫信,2017年5月在大陸的台商團體「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成立10周年,習近平在賀信中強調願意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歡迎台灣同胞到大陸投資興業,並承諾將切實維護台胞合法權益。此外,他也希望該團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然而,與2017年的「賀信」不同,今次習近平給台灣青年的是「回信」,經查應是習近平上台之後的首次。透過此種一來一往的互動模式,這封簡單的回信或許透露了北京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的一些玄機。
事實上,在大陸給領導人寫信並非神秘之事,而領導人的「回信」,還成為了一種特殊形式的文體。
獲得領導人回信不神秘
央視網視頻微信公眾號曾經發布文章,圖解「如何獲得領導人回信」。綜合相關資訊,只要在信封上寫清楚中央國家機構或者領導人姓名,貼足郵票寄出,信件會被投遞到位於中南海西側院牆外「府右街乙27號」的中南海郵局。經安全把關後,信件下一關會被轉送到國家信訪局。國家信訪局辦公大樓四層有間「信件分揀室」,工作人員會按照內容和重要程度,分別向上呈報,或是給國家機關和相關部委參閲;有的則是轉到省局,由省局根據信件的情況,再轉到市裏或者直接在省一級辦理。
知情人士透露,透過兩會代表在全國兩會期間投書,或是藉助黨委、政府各部門和人大、政協等機構的內部渠道,都是讓信件「脱穎而出」、增加領導人回信概率的重要因素。而國家信訪局向上呈送的信件,會送到領導人秘書處整理來信摘要,經過重重關卡最後來到領導人的案頭。
至於中央領導人每年收到信件幾何,並無公開資料可供考證。不過朱鎔基在1995年冬天接見第四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代表時,曾透露他每年從中辦國辦信訪局接到1萬多封人民來信。而《人民日報》2000年也有報道指出,當時在信訪局收到的眾多來信中,直接寫給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的一年約2萬件。
習近平回信的弦外之音
從內地媒體披露習近平回信的相關報道來看,「青年群體」和「基層幹部群眾」是其最愛回信的兩大對象。據統計,習近平的回信篇幅約在200字至500字之間,大概在兩至三段左右,結構上往往先表達收信後的心情,從而回應信中涉及對象在工作或學習的看法,最後提出期望與祝福。因此,「欣慰」與「高興」是出現最頻繁的用詞,而且多數回信都會提及「中國夢」。
有專家分析,習近平的回信「不僅是覆信的問題,更會推動某一個方面工作的發展」。也有看法認為,其回信「往往是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發出,或者就重要的話題作出表態,產生的影響往往擴大到一個省,甚至有全國性影響。」
可以看到,2021年中共百年黨慶前夕的6月21日,習近平選擇回信給北京大學來自32個國家的45名留學生,藉此傳達希望外界能夠「讀懂今天的中國」,而建議的最佳途徑在於「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向外表明「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促進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透過這封回信,習近平在當下時間點想透露的訊息,可說是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今年5月24日習近平回信給相識於37年前的美國老友薩拉·蘭蒂(Sarah Lande),他在信中憶及兩次到訪愛荷華州的經歷,鼓勵蘭蒂女士和愛荷華州老朋友們繼續撒播友好的種子,為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作出新的貢獻。此時則是中美大國競合激烈化之際,而中美雙方高層也透過不同場合接觸溝通、謀求「護欄」共識,習近平這封回信的用意自然也就不在話下。
對台政策受領導人重視
此次海峽論壇的舉辦,雖已邁入第14個年頭,但兩岸政治關係陷入冰封,台灣內部輿論對海峽論壇的關注程度,遠遠不及遇襲身亡的安倍晉三相關新聞。再加上國民黨主席先前訪美期間,將「九二共識」表述為「沒有共識的共識」,也令國共關係備受考驗。回顧上述大陸領導人「回信」的脈絡,或可了解到北京對於海峽論壇的重視,希望竭力維持兩岸民間交流的熱絡場面,將舞台開放給在陸工作求學的台灣青年,並向海峽彼岸由於政治形勢而對於「西進」觀望中的人們招手。
港媒中評社於7月10日發表快評,解讀今年的海峽論壇釋放兩個重要訊息,一是陸方仍「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的政策不變」,二是反映兩岸民間交流勢不可擋。若是加上習近平11日給台灣青年的回信,更顯見北京貫徹2019年「習五點」的倡議,既強調「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也將一般民眾與主張台獨的群體分隔對待,展現「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決心。
習近平的這封回信,同時意味着將當前以「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為行動綱領的對台政策實踐,上升到領導人背書的層次。這個做法,不由得令人聯想到一段半世紀以前的歷史往事。1971年9月海外中國留學生發起「保釣運動」期間,來自台灣的李我焱、王正方、王春生、陳恆次、陳治利等五名台灣學生,衝破兩岸政治藩籬,從紐約動身輾轉前往北京,被稱為「保釣第零團」(由於1972年訪問團被當時媒體誤以為是「第一團」,前者從而得名「第零團」)。
這五名台灣留學生到達北京後,周恩來在該年11月下旬接見了他們。據當事人回憶,從晚上10時談到隔日清晨4、5時,將近七個小時。這是兩岸在1949年分裂之後,大陸政府最高領導人第一次接觸來自台灣的學生,無論對於日後對台政策的調整抑或兩岸關係的突破進展,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儘管50多年後的今天,時空背景已大為不同,但兩岸關係卻倒退回衝突對立,民間尤其是年輕人的來往交流,對於化解敵意、重新認識中國大陸,都具有相應於時局的現實意義。北京將會在即將到來的二十大如何部署對台政策,備受外界和台灣好奇。如今習近平以大陸領導人身份首度回信給台灣青年,從他信中「欣慰」、「承諾」和「期許」的結構鋪陳,可能得以從中看到些許端倪。能否產生實質效應,吸引更多台灣青年群體放下政治隔閡而「登陸」,也值得未來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