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專題.青訓路向4|小將為何哭了? 本地教練眼中五大難題
上一集提到足總技術總監艾拿臣談及香港足球青訓發展的種種限制,很大程度源於香港既有文化,「冰島式」青訓自然無法直接套用。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教練們,則在更了解本土文化限制下,掙扎求存。
最後一集,訪問對像是香港足總教練余小資,他的名字對球迷來說或許不算熟悉,他與張健峰是足總僅有的兩名全職本地教練,不是紅褲子出身的他,如何會成為成年代表隊的教練團之一?在香港青訓圈子執教十多年,他又有什麼體會?
攝影:黃舒慧
雖然並非「紅褲子」,但余小資約20年前曾是愉園青年軍,景仰一隊的蔣世豪、羅繼華,卻因當時球市步入冰河期,無奈放棄踢波,轉任教練,以另一身份實現貢獻香港足球的願望。
小資sir由17、18歲時協助屋邨社工教導小朋友開始,一步步執起教鞭,如大多數香港足球教練一樣,逐步考取教練牌至亞洲足協A級教練牌照、由興趣班、區隊教到球會,跨過「不是紅褲子」的障礙、曾放棄教練工作最後仍回來,在元朗當過助教、於傑志教過青年軍後,終獲前香港青年軍教練沙維邀請,成為足總全職教練之一,去年香港隊出戰世界盃外圍賽,也看到他的身影;若賀歲盃能如期舉行,他亦是主教練之一。
成年隊資源充足、雲集香港最精英的職業球員,教練即使不是職業球員出身,只要盡心工作,球員也會以專業態度跟從或討論,青年軍卻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去年帶領香港U15出戰亞洲U16足球錦標賽外圍賽(亞錦外)的經歷,令他極其深刻,亦更體會到在香港做青訓的各種挑戰。
香港U15去年由余小資及張健峰領軍參加亞錦外,儘管賽事本身不算太受注目,但有過鄭展龍一輩「黃金世代」在2013年打入決賽周,加上賽事有直播,小將們仍受球迷關注。遺憾地,即使連勝新加坡和關島,最終面對強敵朝鮮仍大比數落敗,未能晉身決賽周。
回到香港機場,大半隊球員都哭了,球迷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成績和比數,余小資卻在想:「我們的青訓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在青訓圈子十多年,他觀察到5個難解問題。
香港U15出戰亞洲足協16歲以下錦標賽外圍賽的過程:
一:從小欠缺統一風格
香港隊在最後一戰對朝鮮,對手進攻不拖泥帶水,意識、技術、配合都高出許多。余小資回想,朝鮮在2018年一場U15賽事(FIFA Forward Development Programme EAFF U15 Tournament),與日本合演了一場水平接近成年層次的賽事,兩軍最後踢成1:1,令小資留下深刻印象,也意識到香港與日、朝兩國青訓水平差距極大。
到底差在哪裏?余小資認為,其中一點在於香港青訓「各有各做」,沒有統一風格,「朝鮮對日本賽後,我曾與日本隊教練傾談,他說球隊由集合到賽前只一起練了幾課,但踢起來卻像夾了好多年,這是因為整個國家的系統和方針都一樣,球員一落場,就知道彼此要做什麼」。
足總早在2015至2020年的「五年計劃」大綱《力爭上遊 萬眾一心》中,在「青少年發展」一項內點出當時(2014年)情況,「教學、訓練和比賽的質素迥異,沒有一套認可的足球風格或相輔而成的教練課程大綱」,並提出「教練們應該採用全港足球課程,讓麾下球員獲得更具結構性的教導」。余小資回想,時任港隊主帥兼技術總監金判坤領導下,各代表隊梯隊會作恆常訓練,「幾年來都建立了一些事」。
現任技術總監艾拿臣也延續理念,新一個五年計劃《展望2025策略計劃》中,已為不同階段梯隊定下「香港標準訓練陣式」──U10至U12以7人制式培訓,以3-2-1陣式作賽;U14或以上踢回11人的4-3-3陣式。困難在於執行上,余小資說:「為球會設定了指引,但問題是球會不一定要跟隨。」這又引伸另一問題──缺乏一個一致的目標。
二:爭勝大於培訓 沒有一致目標
「青訓」是大框架,實際做法形形式式:區隊青訓、港超球會的梯隊、足球學校、次級聯賽球會、各種興趣班和訓練計劃,教案不一、教練各施各法。然而香港社會求「即食」,不是每名投資者都願給予青訓最需要的「時間」。
上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是「應該著重球員發展多於『不惜一切代價爭勝』」,然而現實似乎相違背,余小資坦言:「香港很多人有心投資青訓,但目光未必長遠,下一步已經想拿到成績,令一班球員難有時間成長。」在他觀察中,越南、柬埔寨等國家在統籌青訓方面,或許沒有雄心壯志的計劃,有的卻是耐性和信任,「他們碰巧也是找日本教練幫忙,做一些階段性的計劃,但不會是一個月、一年後就有成果,需要更長時間」。
《展望2025策略計劃》列明,香港足球代表隊應「集中提升質素,不講求國際足協排名」,但又如何能規管球會青訓、足校?何時才能等到香港球圈團結的一天?
有些國家經濟不好,即使有場地質素也差。香港的場地不是最大問題,雖然有時要炒場,但至少能炒到,有些球隊即使有場地,出席率也好低。
三:有場地 奈何球員不練波
坊間常將香港足球發展不佳歸咎於欠缺場地,在余小資眼中卻另有問題:「有場地,球員出席率也很低。」代表隊「叫座力」高,但作為青訓基礎的區隊卻是另一番光景。小資多年前執教過屯門和葵青青年軍,「普遍一星期兩課,球員會選擇性來一課;若有三課則來兩課」。
不投入,說到底就是練波誘因不多,球員升中學後學業有壓力、也不乏選擇:「經濟較差的國家娛樂不多,球員可能覺得能投入踢波已好開心,香港則有很多選擇。」在香港能輕鬆接收全世界資訊,也令小球員們有比較,「他們知道外地球星收入高,但在香港踢到一定水平,收入也不及」,聽起來幼稚卻現實。誘因不大加上學業壓力,小將不練波,還談何職業。
四:青訓水平參差 出外慘敗才醒覺
以上種種因素,引致高水平球員不足,亦衍生怪現象,余小資說:「有趣的是,最高水平的球員往往集中在幾支球隊,結果青年賽事中,來來去去只有兩三支球隊較強」。
強隊動輒大炒對手十多廿球,青年聯賽無競爭性可言,「球員平日比賽沒遇到問題,結果想在訓練中提點他們一些事,他們就不會在意」,直至赴海外作賽慘敗,才會短暫醒覺,「但過一段時間,他們又忘記了」。「塘水滾塘魚」之下,小球員難進步,許多在青年時期曾被視為「明日之星」的球員,最終亦無法在職業世界發亮。
余小資無奈笑說,球員的心態「逼唔來」,但會盡力勸說、教導球員如何分配時間,「有幾多人跟隨,我就教這班人」,同時也做好本份──按球員年齡階段,灌輸相應知識,「黃金年齡是9至12歲,若這個年齡能灌輸一些合適的東西,效果會相差很多。我們內部會做評估,有些球員即使現在不太叻,但好肯學、吸收得快,他的進步可能會比本身很叻的人更大」。
若真的喜歡踢波,想踢得更好,一定要付出時間去練波,這是很基本的,最終是否跟隨,就控制不到,有幾多人跟隨,我就教這班人。
五:社交網絡發達 如何處理吹捧與批評?
透過領香港U15出戰U16亞錦賽外圍賽,不但球員在學習,教練也在學習。過程中,余小資發現一個教練班鮮有提及,卻大大影響球員心理及表現的因素──社交網絡。
「踢完第一場(對新加坡)贏了,網民就覺得他們好叻,有機會出線,接着有人點名稱讚不同球員,球員就會『飄飄地』,第二場對關島,他們的表現不及第一場,結果出現很多負評。」球員表現下滑,小資與拍檔張健峰才開始了解社交網絡的威力,「原來球員覺得這是人生第一場大型比賽,之後看到報道,發現原來全香港球迷都在談論自己。結果明明第二場對手很弱,表現卻不佳,最深刻是去到一個位,球員開始不願射門,當時我也有點忍不住去想,到底他們想不想入波?事後才發現,其實他們給了自己很大壓力」。
對心智未成熟的球員來說,網上批評是利器,盲目吹捧禍害更甚,「其實這對球員很不好,尤其不是每個教練都會很著緊這方面的教育,甚至有教練為了令球員留在自己球隊,成為(吹捧的)其中一份子」。
結果在第二場結束後、最後一仗對朝鮮的「生死戰」前,小資與張峰特別觀察一番網上言論,再輔導球員,尤其踢過多年職業賽的張峰更懂得如何應付評論。球迷有評論的自由,全世界均是如此,作為球員,必需以正確心態應對,「球迷說話不用負責,說一句『那個球員是垃圾』,那位球員可能會哭一整晚,但其實不能將這些說話放在心。作為球員,做好教練的指示已足夠」。最後賽果不如意,但將帥都有所成長。
辦法總比困難多 做教練就是堅持再堅持
余小資從指導屋邨小朋友開始,一步一步成為代表隊梯隊教練、更加入成年代表隊教練團,縱使當初未能成為職業球員,今天已用另一方式一償心願,「能參加香港代表隊的工作,對很多香港教練也是夢寐以求」。
香港足球是負能量集中地,卻總有人願意留守,余小資回想香港U15戰敗後的眼淚,令他感受到球員的著緊,他對未來,還有更長遠的目標:「現在正在培育的香港U12,希望到下屆他們踢亞錦賽時,真的有能力、有決心去踢,希望有這一天能看到他們爭取出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