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你體︱ExceptionF1】觀眾的感受也很重要!
7 分,只是 7 分的分別,就是冠軍較亞軍能多拿 7 分的差別。Mercedes 要 Bottas 讓路給 Hamilton ,為的就是讓 Hamilton 能在積分上與 Vettel 多拉開 7 分,由原本的 43 分增至 50 分的優勢。但那是必須嗎?差距已經這麼多,還有需要犧牲 Bottas 今季首次勝利的難得機會,為的就只是這區區 7 分嗎?這是賽前制訂的策略,或是因應臨場環境而作出的決定呢?我仍沒有找到肯定的答案。
撰文:Exception F1
在大家普遍的視覺(包括我在內)裏,這 7 分確實有些多餘。但從車隊立場,50 分的意義能解讀為應對兩場 DNF(退賽)的保險,這次 Bottas 的犧牲便顯得更有價值。大家可以說這策略未免太過保守,甚至近乎冷酷,要儲糧也沒必要這麼多。但車隊的立場是,要在可能範圍內,拿取最大的優勢。當對手示弱時,便要盡拿所有好處,不能讓對手有一點喘息的空間,因為車手總冠還沒有達到管理層放心的地步吧。大家不要忘記,只在短短 3 站之前,SF71-H 仍被公認為最快的戰車,在 F1 的世界裏,變化可以只是一瞬之間。
Mercedes鐵血管理 不容感情用事
車隊指令一向是 F1 的副產品,在 F1 發展之初已經存在。一支車隊有兩個參賽名額,戰車兩部,車手兩位,然而頒獎台最高位置只有一級,車手總冠亦只有一個,怎樣計算也會出現爭拗、內訌、互鬥等。無論是頂尖的大型車隊,或是一些規模較細的中游車隊,實際例子比比皆是。車隊指令這柄雙刃劍。如運用得宜,確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內耗,但同時要背負一些不太光彩的惡評。就如 Toto Wolff 賽後所說,為免往後有任何遺憾,寧為惡人也不作白痴。Mercedes 能稱霸多年,除了戰車水平達到極致,維持不被感情用事的團隊精神,亦是賴以成功的要素。Ferrari 所欠缺的,可能正是這種撇除情感的管理文化吧。
當然我也不喜歡看到車隊用指令來影響車手的名次,還期望 Hamilton 能如上年一樣,在賽事後段讓回位置給 Bottas 。雖然 Hamilton 確曾透過 Team Radio(車隊通訊器)表達讓回領先位置的意願,但遭到車隊拒絕。我不是在為 Mercedes 的決定說項,只是想將車隊可能有的立場分享給大家,好等大家能從更多角度,掌握賽事的狀況吧。
返回這場賽事,說不上精彩,只有第 1 個 Stint(賽段)的變化較大。當完成換胎後,除了車隊指令,前四位差不多是大局已定的節奏。Red Bull 能追回 5 、6 位,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除了 Hamilton 曾在第 41 圈,嘗試超越還沒換胎的 Verstappen,對前四位可說是沒有多大影響。不過,我認為某些旁述表達 Verstappen 能以新的軟胎,去挑戰前三位的看法,是過度樂觀的看法。把這看法強加於觀眾身上的做法,我亦有所保留。
車隊判斷換胎有誤 害苦Bottas
我在專頁提過,Vettel 能在起步時挑戰兩部 Mercedes 的機率很高,所以 Mercedes 賽前部署,是為免 Hamilton 被超越而作出針對性策略。Bottas 一起步便向右移,一來是打斷 Vettel 的 Slipstream(滑流效應)效率,二來可以將 Slipstream 提供給 Hamilton ,以助他擺脫 Vettel 的來襲。Hamilton 的起步反應與 Vettel 相若,但在加速時後胎仍因場地狀況而打滑。若不是受惠於 Bottas 的 Slipstream ,他很大機會在入 T1 (1 號彎)時給 Vettel 壓過。而賽事關鍵的一停,由 Bottas 在第 12 個圈引發。
據 Mercedes 估算,要成功 Undercut(早入抵消優勢策略),兩車相隔大約 1 秒距離,當時 Bottas 與 Vettel 的距離有 3.069 秒,而 Hamilton 與 Vettel 的距離是 1.747 秒,這間距應該足夠兩位車手免被 Undercut 的。但 Mercedes 的估算是樂觀了些許,他們看輕了黃邊 Soft 胎的表現,誤判少了 Undercut 所需的間距時間,導致 Vettel 能成功 Undercut 了 Hamilton 。另一點令我不能釋懷之處,是為何 Mercedes 沒有在 Bottas 完成換胎後的一圈,為 Hamilton 換胎,即是在第 13 個圈與 Vettel 同圈數換胎,以 Hamilton 當時的 Track Position(位置),應能免除被 Undercut 的危機。然而,Mercedes 在 Bottas 換胎後曾要求他減慢一點車速,以減低 Vettel 施行 Undercut 的效果,但這樣的要求著實教 Bottas 有點進退維谷的感覺。既要減慢車速,但又不能慢到連自己也被 Hamilton Overcut(遲入抵消優勢策略)到,難度也相當高吧。
當 Hamilton 被 Vettel 成功 Undercut 後,唯一可做的,是盡快在賽場上超車。但要在 Sochi 賽場超車,要有大約 2 秒的優勢,我想就算 Ferrari 在這站如何不濟,也不會慢 Mercedes 2 秒吧。但 Hamilton 只用了不到 2 圈便成功拿下 Vettel ,是 W09 有著壓倒性優勢嗎?我想不是的,關鍵也是那句,Vettel 出錯!
Vettel 又犯錯 斷送優勢
Hamilton 接受了被 Undercut 的現實,只能緊貼 Vettel 來製造壓力,期望迫使對手出錯。但我想連 Hamilton 也估不到,機會這麼快便來敲門。Vettel 在第 14 個圈入最後一隻彎時,鎖死了前胎,導致出彎速度較 Hamilton 慢,繼而在 DRS(尾翼減低風阻系統)加成下,Hamilton 嘗試在右面超車。Vettel 只能跟著移向右面作出防守,那疑似在制動區域兩次移動便在這時發生。我想 Hamilton 是在試圖擾亂 Vettel ,如成功則好,相反也能打亂 Vettel 的節奏,拖慢他出彎時的速度。為在 T3 外擋超車作出部署吧。Vettel 見 Hamilton 佔有右邊入右彎的有利位置,也不再作無謂的纏鬥吧。
之後在第 24 個圈,Mercedes 便擠出 Hamilton 後胎出現輕微 Blistering(起泡效應)的理由,要求 Bottas 讓位,之後的事大家也十分清楚,我也不再詳述。Mercedes 發出車隊指令,是 Bottas 遲遲不能超越 Verstappen ,令 Toto Wolff 的驚恐症發作,怕 Hamilton 車胎損耗,被 Vettel 有機可乘?又或是我在開段時所估計的車隊立場?姑勿論原因為何,如 Mercedes 一早認定要由 Hamilton 奪冠,那便應在賽前鋪排好一切,以免出現這種令三方也相當尷尬的場面。如只是突發偶然、心血來潮的話,便請大人們高抬貴手,想清楚後果才行動,不要屁股決定腦袋哦。至於 P4 的 Kimi ,我也不清楚他去了哪裏,只聽到車隊曾要求他做 Hamilton 相反的策略,但 Kimi 回敬一句「我看不到 Hamilton」 。Kimi 將路人車手養成模式,發揮到極致。
怎樣也好,希望這次車隊指令事件,能令 Mercedes 更加謹慎行事,不要只往自身利益裏看,忽略了觀眾層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