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艦奉命撞你艦」中美持續擦槍 布林肯又傳訪華 來了又如何?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本週以來,一連串美國媒體都引述匿名官員消息,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即將在月內訪問中國,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更指他最快下週會到。
自布林肯本年2月因中國氣球闖美上空而取消訪華行程之後,「布林肯訪華」恍惚就變成了中美關係最近走向的風向標。
可是,中國對美軍的無節制靠近已擺出「我艦奉命撞你艦」般的強硬姿態,雙方關係的負面消息一浪接一浪,布林肯還來得了嗎?
最近的中美關係,可說是「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有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G7峰會「出口術」預言中美「很快開始解凍」,而且中美高層5月以來也確實開展了異常緊密的接觸,本周就有美國國務院亞太務事助理國務卿康達等人的訪華行程,一度中斷的溝通顯然已經恢復。
↓布林肯正出訪沙特,此行被指為抗衡中俄影響力↓
另一方面則「中美交惡」的消息也接踵而來:
5月30日,美國指控中國軍機在南海上空「不必要挑釁」;
6月2日至4日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上,中美防長「拒絕對話」兼「隔空交火」,期間中國軍艦更在台海加速橫切美艦航道;
6月8日,《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將在古巴建設竊聽站「直插」美國後花園(中美都否定事件的真確性,但美國「政治報」(Politico)10日引述一位美國官員稱,中國有在包括古巴在內多地建立基地,古巴基地已升級。);
從種種新聞看來,中美似乎和中有鬥、鬥中有和。但從中美關係的大勢來看,美國的「和」是嘴上說的,美國的「鬥」則是以制裁、軍事部署等實際行動來推動的。「和」是美國表面的緩兵之計,而「鬥」是必然選項。布林肯訪華與否其實無改大局。與其值此猜測中美關係是好是壞,不如回他一句:來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