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小鎮30年前暴動淪「死城」 居民設基金翻新老家「救自己」

撰文:黃珮瑜
出版:更新:

荒蕪、殘破、人去樓空、被遺忘是不少前工業重鎮的共同命運。英國利物浦托克斯特(Toxteth)就是這樣的一個被邊緣化的小鎮——廠房荒廢、商店門常關、殘舊酒吧內客人寥寥可數、排屋十室九空,儼如一個死城。或許你會認為當地居民一定希望逃離這個悲情小鎮,但事實上不少人卻選擇繼續留守,還設法挽救自己的社區。他們成立了格蘭比四街社區土地信託基金(Granby Community Land Trust),並找來建築團隊Assemble為托克斯特來個「大變身」,包括美化街道、改變廢棄建築物用途、定期舉辦墟市和鄰里工作坊等,為這個沉寂多時的小鎮重新注入生命力。

打救格蘭比社區的並不是專業團隊和藝術家,而是全賴居民在過去20多年裏,一直努力不懈地對抗拆卸和拯救自己的家園。
不少托克斯特鎮居民選擇繼續留守,設法挽救自己的社區。(Getty Images)

19世紀初期的英國是工業大國,位於英格蘭西北部的利物浦在工業革命中,擔當重要的角色,其港口成為了英國重要的海運樞紐,而碼頭的繁華亦帶動了整個城市蓬勃發展。不過到了20世紀後期,隨着生產成本上升,廠房都遷到發展中國家,加上英國政府實施「去工業化」,將經濟發展重心轉移至金融服務業,利物浦與其他傳統工業城市如謝菲爾德,都難逃盛極而衰的厄運,當中以利物浦托克斯特鎮的情況尤甚。

居民努力美化街道又定期舉辦墟市,為社區帶來多一點生機。(assemblestudio.co.uk)

一場暴動改寫30年社區命運

托克斯特鎮位於城市的南部,是非裔移民的聚居地,惟他們和警察的關係長期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在種族衝突、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貧窮等問題的多重困擾下,托克斯特居民對政府的不滿已經達到臨界點,終於在1981年7月爆發大規模騷亂,數百間房屋被焚毁,約500人被捕。該場暴動在9天後平息,不過影響卻是非常深遠,可以說是改寫了托克斯特鎮往後30年的命運。自從經歷那次暴動後,再沒有人遷入該鎮,也沒有人願意投資,當地發展一直停滯不前。

居民Eleanor Lee憶述當年的情況:「我還能清楚記得那場暴動,形勢急速惡化,每處街道都部署了大批警察,事件最終沒有釀成嚴重死傷已經是個奇蹟。」她又稱1976年搬到托克斯特時,整個鎮都住滿了人,街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商舖,但自從騷亂爆發後,不少居民遷走,近四成房屋被丟空。有居民指摘市政府當年刻意邊緣化托克斯特,減少清理垃圾,街燈壞了也遲遲不肯派人維修,令市容不堪入目,不少居民忍受不了惡劣的居住環境而紛紛遷出。

(assemblestudio.co.uk)

英國政府在這個時候推行城市更新政策,時任首相的戴卓爾夫人更派遣環境大臣到利物浦親自督導計劃,拆卸重建,以解決閒置空屋問題,更希望藉此整頓這個他們眼中品流複雜、惡名昭著的社區。但市政府新建的房屋不見得比原來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好,因為全都是公式化的住宅,而且設計時並沒有考慮到居民的需求。於是新房子無人問津,違背了改善社區空置率的初衷。

另一個問題是拆卸重建不但抹去了集體回憶和歷史痕迹,而且重建項目往往會推高租金和物價,變相趕絕基層。為了挽救自己的社區,一批居民於2011年自發成立了格蘭比四街社區土地信託基金,籌集資金活化社區。其中一名成員西蒙(Michael Simon)自1993年起,便與鄰里組成格蘭比居民協會,遊說各方暫緩拆卸重建計劃。他表示:「不同的發展商都向格蘭比四街許下很多承諾,但結果都是一樣,就是拆卸。這徹底地摧毀了整個社區。」

社區土地信託基金成立後,西蒙與街坊在行人路兩旁種植盆栽,希望帶來生機,又於每月首個星期六舉辦市集,有街坊售賣二手衣物、手作工藝品、食物,有的擺檔替人占卜和修理電器。一個墟市已足以令鄰里之間打成一片,改變了社區的氣氛。這個轉變後來還引起了社區投資組織Steinbeck Studios的注視,決定注資基金,並邀請建築團隊Assemble為托克斯特「起死回生」。

居民合力翻新 用雙手共創社區

Assemble首先從凱恩斯街(Cairns Street)10間已荒廢的排屋入手。有別於市政府「推倒重來」的做法,Assemble在活化過程中,刻意保留了房屋的原有特色,甚至是暴亂時留下的部分損壞痕迹,因為這都是居民集體記憶。Assemble設計的住宅雖然沒有華麗誇張的外表,但它是一個能夠彰顯社區文化、歷史,同時顧及居民獨特需要的房子。信託基金主席拉什頓(Erika Rushton)說:「Assemble是唯一會坐下來傾聽居民訴求的團隊。他們與居民溝通後,才開始畫設計草圖和搭建模型。」Assemble翻新排屋時選用了廉價建材,並邀請居民一同參與,例如在建築物外牆塗上壁畫、親手做門把、瓷磚等,用自己的雙手建立自己的社區。更重要的是,居民在翻新房屋、公共空間等「硬件」的過程中,也強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促進社區連結。

Assemble翻新凱恩斯街十間已荒廢的排屋,當中五間公開出售,餘下的以廉價租給基層人士。(assemblestudio.co.uk)

這10間翻新的屋企,當中5間公開出售,餘下的由社區土地信託基金管理,以約400英鎊(約3,950港元)的廉價租給合資格的基層人士。這個項目的成功,除了吸引了更多投資者注資外,亦得到利物浦市政府的支持,承諾將鄰近凱恩斯街、多個屬於市政府的閒置店舖,讓予信託基金,成為下一步活化目標。而Assemble更加憑着此項目奪得2015年英國視覺藝術獎項Turner Prize,平地一聲雷。Assemble和托克斯特並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其後又物色到一間日久失修的破屋,將其一分為二,拆走其中一邊的屋頂並安裝玻璃天幕,而室內就種滿樹木和盆栽,打造成四季都一樣綠意盎然的「冬日花園」。至於餘下的空間就會建造成會議室、藝術工作室等,完工後「冬日花園」將以B&B形式出租。此外,為了加強社區互動,居民更會定期舉辦工作坊,讓街坊親手製作各類擺設及家庭用品,然後公開發售,成為一個由社區營運的社會企業。

格蘭比四街項目從來不是一個由上而下的活化計劃,而是由社會投資者注資、政府支持、由居民和專業人士互相交流、設計並推行的項目。因此,打救格蘭比社區的並不是專業團隊和藝術家,而是全賴居民在過去20多年裏,一直努力不懈地對抗拆卸和拯救自己的家園。

Assemble將其中一間破屋,改造成「冬日花園」。(assemblestudio.co.uk)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