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APEC提升話語權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待上演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將於明年1月上台,投資者屏息以待他上場後會推出什麼經濟政策。競選期間,特朗普對中國大放厥辭,除了聲言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更揚言會向中國徵收高達45%的懲罰性關稅,令外界擔心中美或會捲入貿易戰之中。
但其實除了特朗普所提出的新貿易措施外,中美在國際貿易場上一直明爭暗鬥。隨着美國或放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中國自然想進一步鞏固在亞太區的影響力,惟中美貿易戰頗有「山雨欲來」之感,中方又可承受多少衝擊?
由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牽頭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旨在加強美方在亞太區的影響力,協議包括12個國家,讓成員國互相開放農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降低關稅等。由於TPP將中國排除在外,分析相信是要在亞太區貿易上圍堵中國。作為亞洲第一經濟大國,中國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積極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和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以跟美國分庭抗禮。 本周六﹙19日﹚及周日﹙20日﹚,一年一度的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將於秘魯利馬舉行,FTAAP可說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不過,反對自由貿易的「狂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一方面聲言要在貿易上制裁中國,令未來的中美貿易關係蒙上陰影,中國不得不加緊拓展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但另一方面,他稱要考慮重新談判甚至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和世界貿易組織協議(WTO),這變相部分撤出了國際貿易場上的競爭。奧巴馬經營多年的TPP,最後會否無疾而終,甚至給中國「冷手執個熱煎堆」呢?
秘魯總統:可由中國取代 美國主導亞太協定
本來今年2月,美國、日本、秘魯等12國已簽署TPP協議,但TPP還需各國的國會各自批准,方會生效。但現在美國候任總統及其國會都對TPP持反對態度,相信美國將被迫放棄這個主導了多年的貿易協定。英國《金融時報》分析,如果美國未能通過TPP,其亞洲盟友會感到非常失望,並擔心TPP的失敗成為美國撤出亞太的標誌。在此背景之下,APEC的分量更加重要,皆因21個成員國地區,所佔的GDP加起來雖然「僅」佔全球57%,但因集中在亞太區,可說是主導了這區域的經濟未來。
過往力挺TPP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本月15日也表示,如果TPP沒有進展,重心將會轉向RCEP,而秘魯總統庫辛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接受俄羅斯國有媒體《Russia Today》的採訪時也稱,TPP可以被類似的協議替代,也許不是由美國主導,可以加入中國和俄羅斯。庫辛斯基直指「它會是一個全新的談判」。如秘魯總統的構想屬實,代表美國在亞太區貿易上圍堵中國的多年嘗試正式失敗,甚至還讓中國乘虛而入,擴展在亞太的貿易地位。
不管TPP去向如何,相信中國都會繼續推動FTAAP和RCEP。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早前就稱中國將在即將召開的APEC會議上,提出要如期完成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提出進一步實現亞太自貿區的政策建議、持續落實北京會議成果,加強亞太夥伴關係共識等。
特朗普上台 短期對華貿易政策難大變
中美在亞太區的角力,令市場更關注特朗普上場後會否燃起中美之間激烈的貿易戰。雖然特朗普未當選已說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實情是,單單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不會為中美貿易帶來太多的實際影響,不過是授予白宮將中國排除在美國部分融資和貿易協定之外的權力。
而且此舉也容易予人口實,因為雖然中國過去十多年時有透過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取得貿易競爭優勢,但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人民幣走弱、資本外流等現象嚴重,中國政府要反過來用外匯儲備「托價」,沒有再出現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的情況。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Fred Bergsten過去長期提倡更嚴厲的貿易制裁來應對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但也稱,中國已有兩年多沒有進行匯率操縱,若此時為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將是十分不恰當和不正確。
分析指,特朗普可能在美國財政部預計將於明年4月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半年度匯率報告中對中國發難,以迫使中國政府在貿易問題上讓步。但美國大幅提高關稅很可能不會立刻發生,因為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國之一的美國,應優先考慮透過WTO解決貿易爭端。即使特朗普政府試圖跳過WTO,直接立法提高關稅,美國政府按程序也要先與跟國內外溝通,草擬議案,議案在國會通過後,還要通過美國國內的漫長的司法審查,才會真正實施。
瑞信亞太區股票投資策略師Suresh Tantia就相信,特朗普執政後1至2年內不會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對中國市場持十分正面的態度,預期中國政府在明年的「十九大」會確立中國經濟6.5%左右的增長目標,明年中國企業的每股盈利增長也可達15%,成為亞洲地區最高增長的國家之一。
美國倘出貿易「七傷拳」 中國出口最多料跌13%
即使美國真的將對華貿易政策的修改放上日程,預料規模將遠遠不及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及般驚人。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Gregory Daco就預計,特朗普會避免向中國產品徵收45%關稅,但可能會威脅使用更多具針對性和局部性的保護主義措施。
況且,奧巴馬當年也曾對中國引入局部保護主義措施,對來自中國的輪胎收取35%的關稅,這令中國也開始對由美國進口的雞肉和汽車產品徵收重稅。然而,這場小規模的「貿易戰」對促進美國輪胎製造業幫助有限,奧巴馬政府自此也很少再提其他的局部保護主義措施。分析認為,特朗普面對類似的困境,一旦對中國開啟貿易戰,中國或提高美國進口農產品的關稅還擊,而特朗普難以無視美國農民和出口商利益,大打貿易戰。
另一邊廂,中國出口商因本身利潤不高(約為5%),所以較難防禦美國關稅提高衝擊的能力。根據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的預測,假設美國對中國的入口貨品關稅由當前的2.8%提升至15%、30%乃至45%,中國對美國出口將分別下降21%、46%、72%。幸而,美國雖然尚是中國最大的出口貿易夥伴,但對中國的重要性正不斷下降,佔中國總出口比重由5年前的21%跌至17%。如果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測算,即使美國對華實施45%的懲罰性關稅,中國的總出口也只會下降13%。
中國反擊手段有限
不過一旦中美貿易戰開打,對中央政府來說,可以用以還擊的手段有限,根本原因是中國仍向美國輸出大量貨品,但向美國購買的貨品則比較少。2016年首三季的貿易數據顯示,現時中國對美國依賴最大的行業是家具,對美出口佔總出口39%,之後是金屬(33%)、鞋類(33%)、電信設備(29%)等。
曾任中國商務部官員的何偉文分析,中國可以用以報復的手段有限,或許可以針對美國一些特別性質敏感的行業,例如飛機製造商波音、汽車製造商、農業等實施戰略性打擊,為華府帶來一些政治壓力。另外,中國還有一個大絕招,是透過限制出口,嚴重破壞生產汽車、iPhone等大量產品的脆弱供應鏈。
但這也會危及中國可靠供應商的信譽。6年前,中國對十分重要的礦物出口進行限制,曾引發全球製造商強烈抗議。「我不認為我們會走到最後一步,因為現時尚有很多的空間談判。不過如果中國被逼得太緊,沒有東西完全不可能發生。」何偉文稱。
不論特朗普未來貿易政策何去何從,正如新加坡星展銀行首席投資官林哲文所言,特朗普的勝利代表了人們「對全球化失敗的憤怒」。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全球貿易增長報告,1990至2007年全球國際貿易增長6.9%,2008至2015年平均增長約3.1%。過去1年,全球貿易增長降為1.2%。假若未來數年,中美捲入貿易戰,恐怕全球貿易更會錄得負增長,中美兩國自然兩敗俱傷,全球經濟也難逃「殃及池魚」的命運。
中國把握APEC推動區域貿易協定只能起一時之效,長遠之計是跟各國一起重啟全球貿易,方可重新發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走出現時低貿易增長、低經濟增長的「雙低」困局。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