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故事:秋天蜘蛛特別肥 炎夏令罪案率上升?

撰文:陳康怡
出版:更新: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這出自19世紀英國浪漫派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西風頌》的名句,透過四季循環的道理,鼓勵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不要放棄希望。其實描寫人類與季節關係的詩詞又豈止這首? 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寫陽春時節送別友人時的傷感情景,皆表明自古以來大自然在人類生活佔重要的地位。有否想過四季變化背後,蘊含許多有趣的冷知識?

地球不同地區的季節劃分稍有不同,以北極為例,冬季長達9個月,夏天則只有3個月,其餘過渡季則僅為數星期,並不明顯。(Getty Images)

光污染讓春天來得更快

英國皇家學會發表的科學期刊《皇家學會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一篇研究指,生長在英國燈光較亮城市的樹木,平均提前了7.5天發芽,因為城市明亮的燈光會讓樹木誤以為春天已到而提早發芽,為萬物帶來早春,這行為還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影響其他動植物。

研究團隊在過去13年,透過各城市志願者每次行經楓樹、橡樹、水曲柳和山毛櫸樹所記錄的變化作數據分析,顯示城市擴大正給自然界增添壓力,導致自然界產生意料之外的變化。就以冬蛾幼蟲為例,牠們的生命周期和季節變化同步,提早發芽的樹葉在牠們出生時已過分成熟,產生一種帶苦味,名為「丹寧酸化合物」(又稱「鞣酸」,Tannin compound),抵擋毛蟲和其他食草動物的侵害。幼蟲可能會因不能吃到最新鮮多汁的嫩草而調節其繁殖及孵化的時間,而部分鳥類的生育周期亦會被打亂,因牠們就着幼蟲孵化的日子下蛋,確保後代有充足的糧食。

熱力引發更多罪案

統計顯示,2002至2009年期間紐約市夏天時的罪案數字明顯上升,有專家為酷熱天氣與罪案發生的關係進行研究,發現人類感到炎熱的時候,會更容易被激動爭執,因為腎上腺素和睾丸激素水平會隨溫度上升。

然而,溫度最高那天,並不代表就是犯罪率最高的一日。兩位研究美國明尼蘇達州(Minnesota)天氣長達兩年的心理學家發現,當溫度超過華氏75至80度(攝氏23.89至26.67度),犯罪率便下降,因人們易生氣的同時,炎熱的天氣亦會增加不適感,導致他們躲避或逃離「焗爐」。當然,這研究不能以偏概全,因罪案數字還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時間(罪案多於晚間發生)和地點。後來亦有研究指犯罪率下降的標準溫度應上調至攝氏29.44度或以上。

意味着更大的蜘蛛出沒

秋天是蜘蛛繁殖的季節,乍暖還寒的天氣是牠開始尋找伴侶的日子。因此,秋天會更容易發現蜘蛛出沒。雌性蜘蛛會因懷孕而看似「變胖」,而這活動的高峰期也代表蜘蛛會結網大肆捕食昆蟲,導致發胖2至3毫米。溫暖的夏天亦會增加昆蟲的數量,讓牠們很容易捕獲獵物,踏入秋季時已收集了豐富的食物育肥。其實蜘蛛絲扮演的角色多得很,其腹部7個不同的絲腺,可以因應需要產生不同性質的絲。它可以被織成網用來捕獵,亦可噴向空中,成為借助風力帶動蜘蛛飛翔的工具。雄蜘蛛會用蜘蛛網為雌蜘蛛準備一間「閨房」,牠們在尋到雌蜘蛛前織出小小的精網,並將精團釋放在內,再以觸肢前端膨大部分吸入暫存,待尋得伴侶後才注入其腹面前端的外雌器使其受孕。

盛傳蜘蛛交配後,雄蜘蛛會被雌蜘蛛吃掉,但其實只有部分蜘蛛會這樣做,新的研究顯示雌蜘蛛會否吃掉雄性,要視乎其天生的性格是否較具攻擊性。

地球在冬季最接近太陽

原來地球離太陽的遠近,並不是決定氣候冷暖的主要因素。 每年離太陽最近那一天(約1月2日至5日)和最遠那一天(約7月3日至5日)只相差約500萬公里,這個距離對於地球獲得太陽熱的影響不是太大。 決定地球上氣候冷熱的主要原因,是太陽光對地面照射的傾斜程度。

太陽光射向地面的傾斜程度愈厲害,地面上單位面積所獲得的太陽熱量就愈少。冬季照到北半球地面上的太陽光,完全是斜射的,又加上日短夜長,所以天氣變得嚴寒;在夏季,太陽光卻比較接近於直射,而且日長夜短,因此天氣酷熱。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