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貿易戰中三大因素制約 中國不會動用「核選項」

撰文:盧煒晉
出版:更新:

在中美貿易戰中,經濟學家和投資者長期以來一直試圖弄清雙方會如何利用自身的力量對付對方。直到最近,幾乎所有預測都是圍繞着針鋒相對的關稅戰,但大部分人指忽略了「核選項」。

文章所指的「核選項」是指中國公開退出購買美國國債,並在公開市場將他們持有的1萬億美元國債脫手。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想像是不切實際,因為一旦扣動板機,便會形成所謂「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的局面。若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利率將會上升,並損害美國,但它對持有美債的中國也不利。中國現時在貿易戰中技窮,或許減持美國債券,達致影響利率是短痛但湊效的方法。

「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利率將會上升,並損害美國,但它同時會嚴重損害中國自己的國債持有,最終大家同歸於盡。(Getty Images)

三大因素制約 中國不敢輕舉妄動

文章引述不同人士分析,指出三個原因令中國放棄拋售美國國債這個核選項。

第一,中國自身經濟太過脆弱,不能冒風險做出任何會引發不穩定的事情。

第二,外匯市場分析師錢德勒(Marc Chandler)認為即使中國拋售出手中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亦不會達到預期效果,到時更可能會進退失據。然而,這種邊緣政策不會帶來理性思考。雙方敵意不斷升級——即使只是經濟方面的敵意,這既會引發風險,也會帶來怒氣等情緒,而這兩者是一個危險的組合。

第三,如果中國要使用「核選項」,但市場不作出反應和變動,中國將在眾目睽睽之下失去影響力。如果成功了,但效果超過預期,中國將無意中為本國經濟帶來害。

以上種種因素令中國在貿易戰中不不敢輕舉妄動。

(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