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合】獨立只是開端 波羅的海三國防範老大哥 守護自主
愛沙尼亞,受大型網絡攻擊後,在資訊科技上自強不息,遇強愈強。
拉脫維亞,年輕人們都向外覓新天,自由地實現夢想,但仍心繫祖國與民族傳承。
立陶宛,藝術家以「立國」方式,訴說對和平、獨立與包容的願景。
然而,這不代表一切美好。掙脫被佔領的枷鎖後,三國馬上要面對一大堆現實問題。
(此為《波羅的海獨立百年》專題報道之六)
第一是如何搞好經濟。首先,三國致力推行結構性改革,轉投自由市場經濟,同時積極融入西方經濟體系,減少在經濟上依賴俄羅斯。這些改革在2000年起初見成效,波海三國經濟開始漸見起色。不過要數三國由獨立到「成虎」的關鍵之年,定必是2004年。那一年,三國做了兩個改變命運的重要決定,就是加入了歐盟和北約。
加入歐盟之初,三國獲得不少經濟援助,加上歐盟市場龐大,加快三國經濟轉型。再者,三國入歐後,投資者信心增強,帶動外資不斷湧入,三國經濟突飛猛進,即使受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亦能迅速恢復過來,經濟實力不容小覷,因此贏得「波羅的海三虎」的稱號。目前,波海三國人均GDP遠超俄羅斯。反觀其他前蘇聯加盟國如烏克蘭和摩爾多瓦,一直爭取加入歐盟,奈何國內局勢不穩,加上歐盟內部憂慮,以至久未成事。相比之下,三國顯得非常幸運,退一步看,如果當初沒有加入歐盟,今天能否有這樣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實令人懷疑。
軍事是另一考驗,波海三國早早加入北約,是因自知小國寡民,希望擁有強大軍事後盾。2014年,俄羅斯從烏克蘭吞併克里米亞,讓一眾毗鄰惶恐;去年9月,俄羅斯在西部地區舉行冷戰以來最大規模軍演Zapad。軍演範圍北起聖彼得堡附近,取道白俄羅斯到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恰好將波羅的海三國包圍着,令三國忐忑不安。其中,愛沙尼亞和立陶宛更敦促歐盟盡快建立「軍事神根」機制,解除北約部隊在成員國過境執勤時遇到的掣肘,這便更容易調動軍事力量應對俄方威脅。
一個國家的電網,就好比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波海三國一直希望脫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綜合電力系統(IPS),減少對俄的能源依賴。去年三國便跟波蘭達成共識,爭取在2025年經由波蘭將三國電網連接到歐盟。
後共產主義時期波羅的海三國,除了要自我裝備好、與俄羅斯保持安全距離外,也要妥善處理國內不同族群之間的矛盾,困難在於如何在抗衡文化滲透的同時,不會侵犯俄裔社群的人權和尊嚴。獨立不是完結,還是要在跌跌碰碰中,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路。
上文節錄自第102期《香港01》周報(2018年3月12日)《波羅的海獨立百年》。
【波羅的海獨立百年】系列: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12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