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生背壓畢業稅 文翠珊倡「彈性學費」難消哀歌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英國大學有口碑、質素好,但連學費亦貴人一等,令大批莘莘學子吃不消。在失去年輕一代支持後,首相文翠珊終於提出要檢討學費,是否代表英國大學生有望解困?

英國多間大學名列世界前茅,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都為人趨之若鶩。(Getty Images/ 資料圖片)

Zamzam Ibrahim住在曼徹斯特市郊的保頓,來回市中心的索爾福德大學要花兩小時,但她亦不願租住宿舍。Zamzam上個月接受《衛報》訪問時坦言,父母未必能應付大學住宿開支,寧願每天頻撲往返,而迎新周亦沒有報名參加,想為家人省一點錢。

類似Zamzam的走讀生不勝其數,有的不惜早上遲到,有的晚上不敢夜走,為的就是節省讀大學的生活開支。杜倫大學今年的住宿費用今年突破8,000英鎊(8.7萬港元)一年。工程系學生Jess說,比起學費,其實生活費更加令人左支右絀。

英國智庫社會市場基金會(SMF)去年7月指出,英國大學生輟學率為7.4%,低收入家庭學生更達8.8%,相信因為他們比較多走讀,投入不了校園生活,難以培養歸屬感。

英格蘭高中每年八月放榜,三份一學生獲大學取錄。但慶祝過後,不少人要面對的卻是沉重學費壓力。(VCG)

人工自動扣減有如畢業稅

英國大學生每年學費一般9,000英鎊(約9.8萬港元),連同生活費,一年開支普遍超過20萬港元。與香港制度相若,他們可以向政府申請貸款,到畢業後才還款。連同目前6.1厘利息計算,去年大學生平均畢業時欠下政府5萬英鎊(約54萬港元),借得比較多的基層學生則是5.7萬英鎊(約62萬港元)。

根據還款機制,畢業後工作年薪若超過2.5萬英鎊,即大約月入2.3萬港元,超出的薪金中將有9%強制扣減,亦所以英國人形容學債還款有如畢業稅一樣,自動要繳納給政府。如果30年後學債仍未付清,將會自動一筆勾銷。

換句話說,今天借得愈多,明天也要還得愈多。所以對於家境不好的大學生來說,讀書時盡量省卻開支,等如在減輕畢業後的學債壓力。

英國大學生普遍不滿學費高昂,近年時有示威要求保守黨政府透過加稅,提供免費大學教育。(VCG)

保守黨2012年大幅增加學費上限

南望歐洲對岸,法國大學學費650歐元(約6,240港元)一年,德國更是免費;向北看,蘇格蘭自治政府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英格蘭的大學生不禁會問:「為甚麼我們的學費這麼貴?」

曾經,英國政府限定大學學費最多只可收取3,000英鎊(約3.3萬港元),餘下由政府補貼,但這樣做亦同時令到唐寧街財政受壓。政府在2009年委託英國石油公司(BP)前總裁布朗(John Browne)檢討學費機制,並得出全面放寬學費上限的建議,交給保守黨首相卡梅倫。

任由大學收費的建議在英國遇到不少批評,最終卡梅倫決定部份接納意見,將學費上限由提高到9,000英鎊,政府主要負責向學生提供借貸,並在2012年生效。不少在2011年高中畢業的學生打消休學一年去旅行的念頭,寧願及早入大學以趕及3,000英鎊學費的尾班車。

對於學費市場化的決定,卡梅倫政府除了想將財政責任拋回學生自付之外,當年的大學及科學國務大臣韋力生(David Willetts)還說:「釋放消費主義的力量,是我們重拾學術水平的最好方法。」

根據英國下議院的文件,英國高等教育的收入來源可分四種,學費所佔比例近年大幅增加,政府資助顯著減少。

學債問題成保守黨軟肋

保守黨造成的大學生學債問題,在英國早已怨聲載道。去年9月一名擁有博士學位的《衛報》讀者撰文,自言認識很多年青學者仍在苦苦償還學債,不少同輩因為五斗米打算放棄教授之途,寧願及早轉投商界發展。

另外去年中亦有英國報道指出,原來大學校長人工介乎年薪30萬至40萬鎊。以2014年退休的杜倫大學校長希金斯(Chris Higgins)為例,他退休前年薪24.7萬,退休估計可取27萬,另加每年9萬退休金。若然以事論事,比起香港等大學校長的薪酬,英國大學校長的不算很高,而且英國大學的教職員開支通常佔五成,應為正常水平。但那一波校長薪金報道卻在英國引來廣泛迴響,並將大學生承受貴學費的矛頭指向一眾校長,足見大學的「亂用錢」形象已經形成。

根據英國下議院文件,英國大學的開支扣除貨幣貶值後,在過去20年增加一倍,收入亦以相同速度上升,目前大學平均盈餘4%。

在去年英國大選中,工黨黨魁郝爾彬主攻年輕人和大學生,並贏得不少掌聲。(路透社)

與此同時,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在去年大選中提出免費讀大學的政綱,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輕一代選民支持。對於文翠珊的保守黨政府來說,盡快解決學費和學債問題,等同搶救民望。

再者,學債問題一直滾下去的話,如果愈來愈多畢業生在30年後未能付清而獲一筆勾銷,說到底也是在花政府庫房的錢。所以在上個月的政府換閣中,文翠珊任命夏軒仕(Damian Hinds)為教育大臣,將學費改革的重任交付給他。

英國教育大臣夏軒仕提出讓大學彈性收費,作為減輕學生財政壓力的方法。(VCG/Facundo Arrizabalaga/Pool via Bloomberg)

文翠珊不願出錢 倡學費彈性

如何政府不出一毫,但能夠減低學費呢?夏軒仕指出,如果大學可以彈性收取學費,例如與畢業生薪酬掛勾,又或者與教育成本成正比的話,可讓部份學科減學費。目前不論學科,所有學生的學費劃一,即使醫科、工程學科等成本較高,相比下文科教育相對便宜,情況有如文科生的學費補助理科生唸書。

這個建議在早兩年亦曾在美國引起討論,今次輪到文翠珊政府提出,同樣引起爭議。卸任不久的教育大臣簡意寧(Justine Greening)指出,彈性收費會令基層學生看學費來選科,對學費較高的醫科等卻步。

英國首相文翠珊在2月19日公布,將以一年時間檢討大學學費機制。(路透社)

大學校長被批評向錢看

曾任工黨大學國務大臣的阿多尼斯(Andrew Adonis)指出,文翠珊政府應該將學費上限改回3,000英鎊,下調學債利息,還有恢復生活津貼。他亦不滿‏文翠珊的學費檢討由大學校長或負責人為主,無法傾聽真正需要,並形容他們已儼如利益集團。

牛津大學教授沃爾夫(Jonathan Wolff)去年亦曾在《衛報》專欄指出,當大學收取學費可以高達9千多英鎊後,花費不少金錢在裝潢、添置設備等。為了令學生一直感覺物有所值,大學再只得收更多學費,不停升級校園環境。

若然阿多尼斯和沃爾夫所言非虛,那麼大學生背負不起沉重學費的問題,就不只是政府花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

繼續了解英國大學:

教授對決校長 英國大學教員為退休金罷課 理在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