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1周年】狂人背後的定海神針 美國朝野眾生相(中)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政治之事,一日也嫌多。特朗普執政後的一年,美國內外風起雲湧。白宮方面許多人進了熱廚房,更多人被掃地出門;國會山有人堅定不移與特朗普鬥爭,也有人在利益面前妥協。有人暴露在鎂光燈前,也有人默默操控美國這艘巨輪。特朗普執政元年的眾生相,精彩卻又諷刺。

一直以來,國務卿蒂勒森(左)和國防部長馬蒂斯(右)被認為約束了特朗普的激進外交策略(路透社)

    蒂勒森:外交界的影武者

同之前的國務卿相比,蒂勒森的光芒似乎暗淡許多。談起外交,大家只留意特朗普說了什麼瘋話,握了多久的手;而蒂勒森卻少在鎂光燈下出現。甚至常被白宮打臉,成為了尷尬的醜角。

12月,蒂勒森剛宣稱美國已準備好同朝鮮展開不設前提的談判,僅僅幾個小時後,白宮便表示:「如此談判沒有意義」。蒂勒森和白宮在伊朗問題上亦上演類似戲碼,更傳出他私下質疑特朗普有精神問題。一年來,不止一次傳出蒂勒森官位不保的消息,從黑利(Nikki Haley)到蓬佩奧(Mike Pompeo),接任者的資訊似乎都言之鑿鑿。

然而,許多事態的發展卻在蒂勒森掌握之中。他10月先後接受《華爾街日報》及彭博新聞的訪問,談及中國缺乏責任感,不時地破壞國際秩序,更利用經濟優勢使非洲國家陷入債務陷阱。當時正值特朗普訪亞前夕,中美關係尚處於高位,不少意見都認為蒂勒森的說法不能代表白宮。但類似的說法幾乎一字不差出現在隨後的《國家安全戰略》中。

類似的,隨着朝韓兩國破冰,特朗普和聯合國首席代表黑利也減少了「喊打喊殺」的言論,轉而採取「對話和壓迫為主,軍事威脅為輔」的態度,這也和蒂勒森的主張類似。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他已漸漸坐穩了大位,主導美國外交。

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蓬佩奧(Mike Pompeo)曾被傳出將代替蒂勒森出任國務卿一職。(美聯社)

    白宮軍人黨:美國巨輪的壓艙石

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白宮幕僚長凱利 (John Kelly)。相比起梅拉尼婭和庫什納,這些名字許多香港人可能聞所未聞。但在過去的一年,這些軍人出身的白宮幕僚,逆轉了美國孤立主義的國安政策,掃清了白宮內的民粹主義勢力,更令庫什納等皇親國戚威風不再。軍人黨似乎成為美國這艘巨輪的壓艙石。

2月時,麥克馬斯特接替通俄醜聞纏身的弗林(Michael Flynn)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便顯著增加傳統派勢力在國安議題上的話語權:4月時班農已被踢出國安委員會,隨後向敘利亞發射戰斧導彈,向阿富汗投擲「炸彈之母」的決定,都同主張孤立主義的班農和庫什納大相逕庭。

凱利(John Kelly)接手幕僚長一職後,重點整頓白宮內部的紀律,最明顯的改變是減少直接接觸特朗普的訪客數目,並事先審查交給特朗普的資訊,特朗普派系對凱利獨攬大權甚為不滿。(路透社)

至於凱利,他在7月接替普里伯斯(Reince Priebus)成為白宮幕僚長後,便以軍人雷厲風行的風格整頓白宮:所有呈上給特朗普的文檔都需經他過目,所有想見特朗普的幕僚,必須經他批准,就連女兒伊萬卡也不得例外。班農更進一步被擠出白宮。除了特朗普之外,白宮內的民粹主義者似乎已被掃清;而缺乏外交和國防經驗的特朗普本人,也必須依靠軍人黨穩住國政和安全議題,不敢忽視他們的立場。

在美國,軍人往往受到跨黨派的尊重。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7月底發表的報告指出,美國人對軍方的支持率高達78%,受訪者普遍認為軍方有能力、專業及具勇氣。而在任命馬蒂斯時,更獲得參議院98:1的高票通過,與教育部長德沃斯(Betsy DeVos)等人過關時的驚險情況成極大對比。軍人黨的話語權,今後勢必有增無減。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10月5日在白宮聆聽軍方簡報,與麥克馬斯特(左一)、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左二)及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右一)見面。(美聯社)

    華爾街大佬:沼澤裏的巨人

有人說特朗普是反精英主義的代表,也有人說特朗普的成功在於基層人民的支持,更有人說特朗普將抽乾美國政治的泥沼,讓華爾街主導白宮的時代不復存在。特朗普上台的頭幾個月,或許真能讓人相信他的豪言壯語:廢除TPP這一商界普遍支持的自由貿易協定,又因路易斯維爾事件中與商界領袖意見不合,一次過解散兩個商界顧問委員會。

然而,特朗普的財經官員無一不來自華爾街:高盛銀行總裁科恩(Gary Cohn)就位國家經濟委員會,銀行家姆努欽(Steven Mnuchin)接任財政部長;而即將上任的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也來自華爾街。在特朗普和他們的主導下,美國經濟政策一路向右。 更有人評論特朗普:為窮人吶喊,為富人數錢。

姆欽以前是投資銀行高盛的高層,在金融海嘯之後買賣銀行賺錢。(美聯社)

特朗普治下的稅改便是典型例證,企業利得稅由35%大減至21%,而中產階級原本每年4350美金的免稅額卻悉數取消。有統計表明未來10年美國財政缺口將擴大1萬至1.5萬億美元,這筆巨款必然由全民埋單。

許多人將此次稅改同列根1981年推出的減稅方案對比。然而,當年美國正處於滯脹環境中,企業生存環境艱難;同如今經濟穩步增長,而收入差距卻日益懸殊的狀況天差地別。FiveThirtyEight比較兩次稅改的支持率:當年的稅改獲得25%的淨支持率,而如今持反對意見的民眾佔46%,遠多於支持的32%。最崇尚民粹的特朗普卻在此時走在民意對立面,實屬諷刺。

稅改方案在去年底獲國會通過,總統特朗普亦於12月22日簽署相關文件。(路透社)

【專頁】「天才」特朗普執政一周年 顛覆美國價值 與世界為敵

    共和黨人:亦敵亦友

三權分立體制下,國會被賦予重大期望。事實上,共和黨人過去一年的角色格外微妙。特朗普競逐初選時,黨內建制派支持者寥寥無幾。即使在大選前1個月,由於特朗普侮辱女性言論曝光,共和黨大將紛紛與其割席。執政後,特朗普與黨內建制派的關係依然緊張:他主推的廢除「奧巴馬醫改」首次在國會表決便以些微票數敗北。9月,特朗普做出反擊,試圖繞過共和黨,同民主黨就債務上限達成協議,更引發一片嘩然。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據報無信心共和黨能夠繼續掌控兩院。(路透社)

然而,隨着班農等人離開權利核心,特朗普同共和黨人似乎找到了平衡點。對前者而言,在國會頻頻遭遇桎梏,只會令選民喪失信心;而在大部分共和黨人看來,特朗普所推動的減稅、廢除奧巴馬醫改乃至控制移民,即使不是自己的心血,也符合保守派選民的期望。此時,眾議院議長賴恩(Paul Ryan)重新為特朗普背書,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也不再開炮,全黨上下團結一心為稅改拉票。

有人說共和黨人們回心轉移,也有人說特朗普變了,唯一不變的是利益罷了。

不容錯過:
鎂光燈下的身邊紅人 美國朝野眾生相(上)
虎視眈眈的挑戰者 美國朝野眾生相(下)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