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台】「軍人黨」領白宮回正軌 特朗普成孤家寡人?

撰文:陳冠東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月宣布增兵阿富汗,推翻自己一貫以來的主張。總統的轉軚反映了白宮決策機制的變化。目前白宮幕僚長與國安顧問均由軍人擔任,他們與軍人出身的國防部長正把軍隊重視的紀律帶入白宮,讓特朗普政府重拾「正軌」。

特朗普在增兵演說中表示,「我原本的直覺是要撤軍,以往我偏好跟隨直覺行事,但也一直聽說,當你坐在橢圓辦公室時,你做的決定就會變得不一樣。」美國人等了大半年,才聽到白宮主人說出這麼簡單的道理。特朗普在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Stephen Bannon)掃地出門後便宣布調整阿富汗策略,也許純屬巧合,但對主張種族平等的抗爭者及白宮內的全球主義者而言,無疑是一場重大的政治勝利,因為這反映具有濃厚種族主義及經濟民族主義色彩的「另類右翼」運動受挫。

國師下野後轟總統忘「初心」 

增兵是特朗普在班農離開白宮後作出的首項重大決策。特朗普原本與班農一致主張盡早撤走駐阿富汗美軍,如今卻忘掉「初心」,為班農製造「炮打司令部」的良機。班農離開白宮後回到自己經營的極右媒體《Breitbart News》,強烈攻擊特朗普的決定,在相關新聞中持續用「Flip-flop」(反覆)這個詞責罵總統。不難想像,善用網絡宣傳的班農盤算着,自己的攻勢將隨着「Flip-flop」在網上廣傳而漸收成效。《Breitbart News》記者又從特朗普的Twitter帳戶「考古」,貼出總統以往反對延長美軍任務的言論。

軍人出身的白宮幕僚長凱利(左)鐵腕整頓白宮紀律。(路透社)

班農一向反對增兵,又與白宮內掌控國防政策的一眾軍人不睦,今次媒體攻勢只是第一炮。《Breitbart News》攻擊增兵決定的力度比自由派媒體有過之而無不及,背後延續了班農在白宮時的政治鬥爭。特朗普宣布增兵前,它們已直指特朗普競選承諾之一是削減美國在外地的投入,一切以「美國優先」,但特朗普政府在「全球主義者」(globalist)的影響下,逐漸向干預外國的方向發展。班農炮打的不是特朗普,而是他身邊的「全球主義者」,矛頭直指正把持特朗普政府國防外交政策的「軍人黨」。

國安顧問一步步摧毀班農信念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H.R. McMaster)、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新上任的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F. Kelly)及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特(Joseph Dunford)四人,一直向特朗普倡議較為傳統的國安政策。他們的身份都是前軍人,馬蒂斯、麥克馬斯特與鄧福特曾在阿富汗服役,凱利的兒子則在阿富汗陣亡。班農首要攻擊對象是麥克馬斯特,截至上周四為止,《Breitbart News》發表了最少8篇文章講述麥克馬斯特現於白宮的角色、對特朗普的影響力,大部分報道傾向負面,批評他決策不當。

要理解班農與麥克馬斯特的過節,就要從2月底說起。當時麥克馬斯特接替通俄醜聞纏身的弗林(Michael Flynn)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着手整頓國家安全會議,更在4月初將班農踢出局。麥克馬斯特上位成為班農在白宮權勢走下坡的其中一個轉捩點,他引領特朗普政府的國安政策逐漸遠離班農的規劃,從向敘利亞發射導彈、在阿富汗投擲「炸彈之母」攻擊塔利班,以至決定在阿富汗投放更多軍力,可謂一步步摧毀班農的信念。

在白宮裏,班農是最強烈反對增兵的人物,他提出美軍應全面撤出阿富汗,把花在國外的資金重投國內建設,復興國家經濟。不過從決策的優劣來看,親歷戰爭的陸軍中將麥克馬斯特對阿富汗局勢的研判,確實較班農的紙上談兵來得更有說服力。麥克馬斯特出任國安顧問後不久,便把南亞及中亞專家柯蒂斯(Lisa Curtis)召進國家安全會議,顯然對阿富汗早有盤算。

白宮首席策略師班農丟官後重黨「另類右翼」媒體,隨即炮轟特朗普向阿富汗增兵的決定。(美聯社)

班農並非沒有提出過美軍撤離後的替代方案,他建議美國應尋求私人公司協助,聘請傭兵替美國在阿富汗反恐。《Breitbart News》曾引用著名私人軍事安全顧問公司Academi(原稱Blackwater)創辦人普林斯(Erik Prince)的話語攻擊麥克馬斯特。普林斯認為美國在阿富汗的開支過大,「相當於英國一整年的軍費開支」。因此美國應讓私人公司擔當更重要的角色,為美軍回家開路。這些主張與班農可謂不謀而合。

增兵證「軍人黨」成白宮核心

對白宮「軍人黨」來說,增兵可謂重大政治勝利,他們長年希望藉增兵阿富汗,讓駐軍有更多戰略選項。在奧巴馬年代,雖然軍方在2009及2010年爭取到總統增兵,但奧巴馬同時訂下撤軍時間表。將領們雖有異議,但因資源受限,無法如願作長遠規劃。鄧福特在2013至2014年擔任阿富汗戰事的總司令,當時他說:「在我眼中,撤軍等同放棄阿富汗人民,放棄我們過去十年的努力,讓蓋達有空間策劃針對西方的襲擊。」

特朗普在8月21日發表的增兵演說,有與內閣一眾將領類似的言論。他說,不設撤軍時間表,是其阿富汗政策的「核心支柱」。《Breitbart News》明言,特朗普的話語有麥克馬斯特的影子,因為特朗普點出,單靠軍事力量無法帶來和平,而麥克馬斯特在2013年也曾形容戰爭是政治的延伸,要用政治手段才可擊敗ISIS等恐怖組織。其實,麥克馬斯特的看法承襲了19世紀普魯士將軍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所著軍事理論經典《戰爭論》(On War)的中心思想,並不新鮮稀奇,甚至可算家傳戶曉。

雖然班農在競選路上為特朗普立下汗馬功勞,但要撼動華盛頓盤根錯節的政治機器,顯然力有不逮。可以預期,在「軍人黨」操控下,特朗普政府的國防政策會繼續向班農所指的「全球主義者」一方傾斜。班農下野後迅速向這些敵對者發出戰書,這次是麥克馬斯特,下一個也許是把班農趕出白宮的凱利。凱利接掌白宮幕僚長大力整頓白宮紀律,大幅減少直接接觸特朗普的訪客數目。擔任特朗普非官方顧問的美國前駐合國大使博爾頓(John Bolton)日前便抱怨,新規定令他無法如以往般「隨時」見總統。

軍人民望高 班農以卵擊石?

不過,班農要對付「軍人黨」,難度比對付希拉里與共和黨建制更大,因為軍人是現時美國政治裏支持率最高的板塊之一。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7月底發表的報告指出,美國人對軍方的支持率高達78%,受訪者普遍認為軍方有能力、專業及具勇氣。蓋洛普在6月發布的另一項民調顯示,不同政治傾向的美國人一致信賴軍人。相比之下,網上媒體所獲的整體支持率只有16%。軍人的超然地位在國會批准國防部長馬蒂斯的任命時便可見一斑,當時參議院以98對1,近乎全票通過任命,比大企業出身的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教育部長德沃斯(Betsy DeVos)等人過關時的驚險情况要好得多。

更何況,隨着由商界領袖組成的顧問團解散,共和黨建制派精英和特朗普的「妥協合作」又在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的卸任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對特朗普的不滿之下搖搖欲墜,特朗普如今面臨着比前幾個月更大的壓力,「軍人黨」已成為他的最大後盾。

從軍人在大眾的認受度來看,他們現時為政府重拾「正軌」,形成了一股幫助團結國家的力量,同時或使班農失去政治操控空間。從他的言行來判斷,班農不會輕易舉手投降,想必他已把原本寫上白宮辦公室白板上的密密麻麻的「改革」清單搬到Breitbart,未來更會用自己更熟悉的手法重啟「另類右翼」抗爭,以局外人的身份再攪局。不過,軍人如果能在特朗普政府發揮穩定作用,班農在體制外的反擊亦將更難實現。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