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寶兒病逝】演繹何謂雌雄同體 顛覆社會性別定型觀念
染了一頭鮮艷的紅髮,面上掛着妖野的妝容,穿上一身繽紛前衛的服飾,這是大衛寶兒於1972年首次以女性角色Ziggy Stardust,在英國Toby Jug Pub中演出時的造形。現在或許看似平平無奇,但在當時普遍保守的英國社會,大衛寶兒的說話、衣着、演出以至一舉一動都顛覆着觀眾對性別固有的價值觀,深深影響着那一代社會的年輕人。
「在德州,有一男子叫我死基佬並掏出手槍對着我,但我只認為我穿的裙子很漂亮」
英國男性雜誌《GQ》編輯瓊斯(Dylan Jones)於2012年出版了一本有關大衛寶兒的書,名為《When Ziggy Played Guitar: David Bowie and Four Minutes that Shook the World》(意譯:當Ziggy彈奏結他:大衛寶兒與他搖撼世界的4分鐘),作者表示自己在少年時期已被大衛寶兒吸引。在70年代的英國,由BBC製作的流行音樂節目Top of the Pops擁有1400萬名觀眾,「當大衛寶兒演出後的一天,所有人談論的都是他」。
大衛寶兒1972年自創一名女性角色 Ziggy Stardust,並以她的身份發行專輯「The Rise & Fall of Ziggy Stardust」,令他一舉成名。因為他的演出,正正衝擊着人們對「性別」的二元對立,完全混淆了觀眾對性別與性向的一般看法,讓觀眾重新審視何為性別。
大衛寶兒:永遠是在衣櫃裏的異性戀者
在舞台上,大衛寶兒身穿女性化的前衛服飾、戴上珠寶、化妖艷濃妝以及誇張的髮型,給人盡是一種雌雄同體的感覺。對於自己的性傾向,大衛寶兒也保持着一貫的模糊不清:他與Angie Bowie結婚,其後公布自己是同性戀,然後又說自己是雙性戀,離婚,說自己「永遠是在衣櫃裏的異性戀者」,跟着再婚。
美國樂評人法貝爾(Jim Farber)指出,大衛寶兒的出現,尤如為那個年代一眾對自己的性別感到模糊的年輕人織了一張安全網。大衛寶兒就像他們的啟蒙,讓這群年輕人在社會接受的情況下探索自己的性別。
「70年代的英國大都是單調及沉悶的,他讓我們感到刺激」
同性戀概念社會建構 由行為變身份
雖然我們知道自古以來,同性之間有性行為並不罕見,但直到19世紀「同性戀」才由一種行為變成一種身份。美國伊利諾州大學性別及女性研究助理教授薩默維爾(Siobhan Somerville)指出,「同性戀」及「異性戀」是西方文化發明的概念,西方人要去到19世紀末,才開始認識到性傾向是由性欲及性行為所介定,所以才出現「同性戀」作為一種身份認知的概念。大衛寶兒模糊了所有性別界線,所以在這件事上,根本難以用語言來準確形容他。如果有人說「性別流動」是正確,那麼大衛寶兒終其一生就是一條湍急的河流;也就是因為他,為往後破除性別定型的概念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