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寶兒病逝】變色龍的音樂如何百變?

撰文:彭崇傑
出版:更新:
大衛寶兒《Blackstar》官方宣傳照,想不到成了他的遺作。(圖片:Sony Music)

 有「變色龍」之稱的大衛寶兒,絕非只是造型上的百變,音樂上的勇於突破,更能表現出他作為藝術家不受任何框架束縛的作風。大部分樂迷認識大衛寶兒的起點,都是從60年代的《Space Oddity》或《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開始,其中單曲〈Space Oddity〉更唱到街至巷聞,就連我們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的小說和電影都曾把這首歌放進故事之內。但真正讓人一聽難忘的,肯定是70年代的Glam Rock路線,走出了過往較傳統的Folk Rock和Hard Rock作風,那有如雌雄同體、絢麗奪目、花枝招展的造型和姿態,曾掀起過一陣熱潮,模仿者眾。

柏林三部曲第一章《Low》,大衛寶兒跟Brian Eno合力製作出冷漠疏離之音。(圖片:Emi Music)

大衛寶兒在70年代初期已有極高的商業成就,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不斷複製一首又一首Glam Rock金曲,反而在1976年移居瑞士,感受當地的藝術氣息,後來更到了柏林,被那裏的前衛電子音樂圈子迷住,後來他與Ambient音樂大師Brian Eno打造的柏林三部曲:《Low》、《Heroes》和《Lodger》也是因此而來,3張專輯集合了德國Krautrock、實驗結他演奏的元素在內,可以說是他音樂歷程上藝術成就最高的階段。

 

然而,藝術性太強往往就會流失主流樂迷,80年代的大衛寶兒走更流行的路線,但流行不代表俗套,與Nile Rodgers合作的《Let's Dance》便炮製了可能是他其中一首最廣為人熟悉的同名經典,New Wave和Disco風格教人眼前一亮,也成為了他巡迴演出時不可或缺的金曲,總能令全場氣氛更加高漲,同時深深影響後New Romantic運動發展。

80年代尾,大衛寶兒組成了樂隊Tin Machine,但只推出了兩張專輯便重回個人歌手姿態。90年代的他繼續銳意求新,包括發表了再次與Brian Eno合作、戲劇性佈局的實驗專輯《Outside》,大玩drum 'n' bass風格的《Earthling》等。其後大衛寶兒的專輯則回歸基本搖滾音樂路線,直至上周五(1月8日),也就是他69歲生日那天,推出了一張走前衛爵士、電子路線的新作《Blackstar》,極之大膽破格,才叫人想起大衛寶兒說過,其同母異父的哥哥Terry Burns開啟了他的音樂大門,讓他聽了很多爵士樂,而最早接觸的樂器就是色士風,這些音樂啟蒙都反映在《Blackstar》當中,卻沒想到也成為了他的最後作品。

《Blackstar》的全黑色設計,彷彿向大家道別。(圖片:Sony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