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倡共同推進一帶一路與中國「共存求榮」 試解構中日微妙關係
日本對中國的立場總是搖擺不定,既一方面要與鄰國聯手「圍堵中國」,令一方面卻不斷向中國示好。最近一次是日本聲稱將「改變」過去的牽制策略,要同時把「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與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聯繫起來,加以推進。
日本共同社報道,首相安倍晉三基本決定改變以往提倡「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牽制中國的方向,改為與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聯繫起來加以推進,以達到「共存求榮」。
多名政府相關人士在周日(17日)亦透露了此事,報道指安倍從長遠考慮日本安全保障及經濟利益,與中國改善關係是當務之急。
一度積極推動印太戰略圍堵中國
日本近年積極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聯合印度、澳洲等國建立以印太地區為主軸的經濟貿易圈,被外界視為是對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經濟構想作出抗衡。
事實上日本與中國的鬥爭不是近年才出現,早在2007去年就提出過類似「小北約」的構想,聯合美國、澳洲與印度組成非正式的戰略聯盟。日本積極界入南海爭端,以「維護航海自由」為由四出向與中國有領海爭議的國家放租飛機與船艇。以上舉措均被視為日本「圍堵中國」計劃的一部份。
中日間多年的微妙關係
然而,日本漸漸改變立場,一反過去態度改為對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構想有「興趣」。本月初安倍在東京舉行的日中兩國經濟會議,就說過可與倡導一帶一路的中國加強合作。加上政府多次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日本,可見日本正努力與中國發展關係的態度。
中日自上世紀90年代一直保持微妙關係,自中國改革開放後,日企大量在中國投資,經貿交流密切。但面對中國崛起,日本在亞洲地位終被中國搶去,使日本出現了一股「中國威脅論」的聲音,加上歷史遺留的問題,使中日始終未能真正走近。特別是2012年日本單方面把釣魚島「國有化」,更使兩國關係跌至冰點。
可是日本既無法與中國走近,亦無法與中國斷絕關係。特別在去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突然撤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後,打破了日本聯合美國及亞太周邊國家的目標。日本為急於改善長年不振的國內經濟,迫使政府不能不正視及重新考慮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計劃。
朝鮮威脅間接推進中日走近
而除了經濟因素外,朝鮮威脅亦是重要因素之一。不論是韓國、中國、俄羅斯以至美國均表明無意推翻朝鮮金正恩政權,致使日本意識到朝鮮威脅將會是長期且不可避免的。面對朝鮮威脅遠大於「中國威脅論」、並在平衡各方面因素後,日本最終決定與中國合作,尋求方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
此外,日本政府積極改善中日關係亦與內政有密切關係。《日本經濟新聞》分析指安倍在眾議院選舉中大勝,創造了自民黨長期執政的有利環境。安倍有意在任內推動修憲,但若遭到中韓等周邊國家強烈反對下將很難推進。所以想辦法改善中日關係,亦可為內外營造推動修憲的有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