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台】拋出改革大計 馬克龍謀當歐洲話事人
德國大選塵埃落定後,法德兩國領袖在歐洲地位的變化引人關注。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近年一直為歐洲事務的主導者,但這位「歐洲女王」步履蹣跚地走上第四個任期,未來施政阻力定必增加,相比之下,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法國國內的政治蜜月期雖然草草告終,但他在外交上積極出擊,更在德國大選結束後發表改革歐盟的藍圖,似想將默克爾取而代之。馬克龍緣何在此時成為歐洲焦點,走進熱廚房的他又能否給歐盟帶來新圖景?
9月24日舉行的德國大選中,默克爾如願連續四屆坐上總理寶座,但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CDU)及其姊妹政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CSU)只獲32.8%的選票,得票率為歷來最低。由於目前和基民盟/基社盟共組政府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SPD)宣布未來四年在野不參加組閣談判,默克爾只能與自由民主黨(自民黨,FDP)和綠黨(GRÜNE)這兩個政見南轅北轍的政黨共同組閣。
自民黨和綠黨分屬政治光譜的左右兩端。在歐洲政策、社會福利和移民等議題上分歧不小。自民黨秉承新自由主義的原則,主張經濟不干預政策;綠黨則堅持高額利得稅和完整的社會福利方案。另一方面,自民黨對歐洲進一步整合持懷疑態度;綠黨則高舉親歐大旗,加上政治立場比基民盟保守的基社盟也在移民政策上與默克爾不同調,在組閣談判中協調四方立場,任務艱巨。《外交政策》雜誌評論,默克爾未來四年的總理任期,或許需要專注與國內不同政治勢力戰鬥,無暇顧及歐洲議題。
德國大選後提願景
反觀法國,馬克龍大膽將歐洲融合和歐盟改革作為主要政綱,迎擊士氣正盛的民粹主義風潮,結果在5月初的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中,擊敗極右政客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隨後他更帶領新創建的共和前進黨一舉奪下國民議會三分之二議席,強勢上台,「安內」局面使得馬克龍有資本向外施展拳腳。馬克龍當選總統之後,輿論關注他能否成為默克爾的得力助手,挽救風雨飄搖的歐盟。德國大選後論調出現變化:《福布斯》雜誌形容馬克龍將是歐盟復蘇的希望、《經濟學人》更稱領導歐洲的重任交到馬克龍手中。
馬克龍今年7月在國會演講時,呼籲歐洲各國領導人「應協力重建歐盟」。9月26日,他在索邦大學演講時,闡述改革歐盟的願景。外界原本預期他會將重點放在歐元區的改革,《金融時報》在前一天發表評論文章,認為馬克龍將從三個方面着手改革歐元區:設立歐元區財長、歐盟貨幣經濟組織及歐元區共同預算。這三大機制可以健全歐元區的財政紀律,杜絕成員國過度借貸的情況,並在需要時及時動用財政儲備遏制危機擴大。然而,馬克龍提出的方案沒太多提及歐元區改革。在長達100分鐘的發言中,只用簡短篇幅談論法國立場。
馬克龍這樣的改變與自民黨極可能進入德國下屆政府有關。作為老牌的新自由主義政黨,自民黨堅決反對任何對其他歐洲國家的財政轉移,當德國財長一職很大可能歸自民黨時,馬克龍調整演講內容顯得審時度勢。《衛報》評論馬克龍雖是個理想主義者,但也深諳妥協與退讓之術。
事實上,馬克龍推動歐盟改革的一大基礎是與德國密切合作,選擇在德國大選結束後第二天發表演講,也被外界解讀為是對德國新政府釋放訊號。馬克龍對德國的重視表露於行,除了按傳統以德國為上任後首次外訪的地方,還挑選了多名精通德語的人進入內閣,包括總理菲利佩(Edouard Philippe)與經濟財政部長勒邁爾(Bruno Le Maire)。此外,馬克龍還將法國駐德大使升任為總統特別外交顧問。
倡建立常備軍 縮歐盟委員會席位
在索邦大學的演講中,馬克龍再次提及「德法軸心」的概念,形容這是克服歐洲面對的一系列挑戰中,最重要的環節。他提議法國和德國可以進一步整合國內的商業法、反壟斷法等,作為歐洲整合的模範。儘管默克爾曾表示對馬克龍所提出的歐元區預算方案有所保留,但她回應馬克龍的索邦大學演講時,讚揚他的歐洲主義精神,並表示:「我們需要在經濟、防衛和難民問題上進一步整合」,同馬克龍有呼應之勢。德國自民黨也放軟態度,形容馬克龍是歐洲的「禮物」,「我們願意在歐洲整合的問題上抱持更積極的態度。」
馬克龍在演講中,以大量篇幅提及歐盟安全和難民議題,試圖用歐洲各國關注的問題,喚起成員國對改革的興趣。他提出的方案包括建立共同的邊境管制區和由歐盟安全人員肩負邊境管制職務。方案並不包括難民配額,而是專注於利用歐盟資源解決現有難民問題,這無疑是深陷難民危機的國家所期望的。捷克總理索布卡(Bohuslav Sobotka)事先聲言:「如果方案能幫助解決難民問題,會考慮支持。」另外,馬克龍又提到建立一支歐洲常備軍,代替在現有共同安全防務政策(CSDP)下,只在特殊任務需要時才召集的歐洲聯盟軍。
相比具體措施,馬克龍對歐盟所提出的願景更能體現他對歐盟改革的態度。馬克龍容許歐盟中存在兩個不同的集團,認為有野心在改革路上走遠的國家應先行一步。另外,他提出將歐盟委員會席位限縮到15席,令大國可以主導更多議程,使歐盟的行政運作更有效率。
提出歐盟改革方案的不只馬克龍一人。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在9月13日也發表了一份方案,提到「平等是歐盟的核心價值,無論是東歐或西歐國家,歐盟中不應該出現二等公民」,這顯然與馬克龍的理念存在差距。即使容克感謝馬克龍對歐洲的貢獻,默克爾也稱馬克龍和容克的方案沒有本質區別,但細心比較,容克與馬克龍的改革路徑確實存在差異,尋求平衡點並不容易
改革計劃忽略小國
此外,儘管德國自民黨態度有所軟化,但對歐元區改革這個核心問題,仍保持懷疑態度。《彭博社》分析,在財政轉移的問題上,自民黨難以退讓,他們會記住社民黨逐步軟化立場而被大量選民拋棄的教訓。在9月大選中大有收穫的極右另類選擇黨(Afd)也準備接納對歐盟抱懷疑態度的選民。
馬克龍面對的挑戰遠不止這些。當他將重心放在臨近的德國,並作出宏大的歐盟敘事時,小國的利益就不免被忽略。馬克龍所提到的稅收協調政策,將使愛爾蘭難以堅持一貫的低稅率政策;由布魯塞爾所領導的邊界管制警察也有可能被認為侵犯了本國的主權。馬克龍的全篇演講,還似乎未給予非歐元區的東歐國家什麼機遇,在「能者先行」的思路下,他們不免擔心成為棄子。
也許在馬克龍看來,歐洲的改革已經不能再等,但他似乎忘記了《歐憲條約》的失敗,以及《里斯本條約》險些被個別國家否決的歷史。即使只面對歐元區議題,已使他進退兩難,而在國防、移民等涉及國家主權的議題上,即使大部分國家保持積極的態度,也可能因為個別國家反對而陷入困境。《彭博社》警告,馬克龍理想中的改革措施會一個接一個被其他國家或歐盟官僚,基於自身利益而拉倒。馬克龍此刻賺盡鎂光燈,但他能否成為歐洲話事人,終究取決於他能否找到方法聚攏各懷異志的歐盟成員們,把理念轉化為行動。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