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特接棒北約秘書長 直面5大關鍵考驗

撰文:王海
出版:更新:

即將卸任的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6月20日獲得北約(NATO)32個成員國的一致支持,將在10月2日接替任期結束的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擔任北約秘書長。有分析指,呂特上任後並不會享有太多的「蜜月期」,他極有可能立即要面對5大挑戰。

特朗普可能回歸白宮

呂特上任一個多月後,美國人將選出下任總統,而呼聲甚高的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曾揚言若他重返白宮,將削減向烏克蘭提供的援助,而美國是基輔在俄烏戰事上的最大援助來源國。

《政治報》歐洲版(Politico Europe)稱,若特朗普勝選,他肯定會對北約接納烏克蘭成為成員國的進程帶來嚴重障礙。

特朗普在一場競選活動中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政治推銷員」,「四天前,他剛帶着600億美元離開(在與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份為期10年的安全協議之後),他回到烏克蘭後隨即宣布他還需要600億美元,這簡直是沒完沒了」。

2024年5月7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為掩口費案再度出庭。(Reuters)

俄烏戰爭踏入冬季

呂特一上任,烏克蘭可能會在冬天向他求助。俄羅斯近月加大對烏克蘭發電廠和水壩的襲擊,這些基礎設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全修復。

即將離任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關鍵在於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防空系統來保護能源設施。

北約國家現時手上並沒有足夠的閒置防空系統可以輸送給烏克蘭,而美國方面則因為法案在國會受阻而無法付運。

2024年3月12日,烏克蘭赫爾松地區,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期間,烏克蘭軍人向前線陣地的俄軍發射D-30榴彈炮。(Reuters)

至於與俄羅斯有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中國,呂特擔任荷蘭首相期間,基本沒有作出過刺激中國或侵犯中國核心利益的公開表態。在歐盟內,荷蘭政府對華人為荷蘭社會做出的貢獻相對來說比較認可和尊重,傾向於保持與中國的溝通與對話。從這些情況看,就任北約秘書長後,在處理涉華問題時,預計呂特會秉持謹慎、理性的態度。

讓北約成員國付款

10年前,北約成員國承諾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儘管2024年有23個國家達到這個目標,但仍有三分之一的成員國沒有達到。

南歐國家是這個問題的重災區,意大利2024年的國防預算將比2023年已很低的1.5還要低。西班牙2024年支出僅佔GDP的1.28%,鄰國葡萄牙則是1.55%。

2024年6月1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北約國防部長會議期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出席新聞發布會。(Rueters)

東歐成員國對呂特存不滿

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的東歐成員國對呂特當選秘書長普遍存有不滿。這些國家對荷蘭的國防開支水平感到憤怒,而它們也對北約秘書長這個最高職位過往總是由西歐和北歐的政客擔任感到憤慨,即使東歐國家已加入北約達25年之久。

事實上,呂特作為北約秘書長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任命一名副手,他將面臨任命來自東歐國家人選的壓力。

2024年6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到訪美國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面後,共同召開記者會。(Reuters)

歐洲極右勢力崛起

在整個歐洲,對北約持懷疑態度且崇拜普京(Vladimir Putin)的極右翼政黨正迅速崛起。例如,法國極右翼的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RN)可能會在議會選舉中取得重大進展。

呂特當然對這些情況非常了解。當他明確意識到他的中右翼自由民主人民黨在選舉中輸給極右翼自由黨(PVV)時,他就開始考慮擔任北約秘書長,而這最終也成為現實。

荷蘭自由黨黨魁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又譯懷爾德斯)2023年在被問及對普京的看法時曾表示:「我為他鼓掌,就像我為特朗普先生鼓掌一樣。」

荷蘭極右自由黨黨魁維爾德斯2024年6月6日接受記者訪問。(X@geertwildersp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