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特被指將任北約秘書 荷蘭「政壇易潔鑊」對華態度如何?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伍之管見,撰文:伍舟桐

定了!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將成為新任北約秘書長。

據外媒報道,他唯一的競爭對手、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近期會宣佈退出競選。

呂特外交經驗豐富,協調能力較強。預計他上任後將協調歐盟各成員國援烏抗俄,但為了歐盟自身的安全利益,會盡力避免引發北約和俄羅斯的直接對抗。

呂特1967年生於荷蘭海牙,身高超過1米9,是荷蘭萊頓大學的歷史系碩士。他2006年當選荷蘭自民黨黨首,2010年10月起擔任荷蘭首相,已連續領導四屆聯合政府執政。

呂特政治嗅覺敏銳,協調能力強,執政風格和個人品格有三大特徵:

——擅長周旋,像「不黏鍋」

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政治學學者科魯維爾說,呂特是一個「圓滑但高效」的人物,為了達到目的會採取「擦邊球」手段,荷蘭輿論稱其為「不黏鍋馬克」。

呂特是少數被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稱為「建立了友誼關係」的歐盟國家領導人之一。然而當拜登在上屆美國大選中勝選勢頭較明朗後,呂特說,他覺得和拜登相處「會更加自然」。

據美國《政治報》歐洲版披露,2018年特朗普訪歐期間,在歐洲防務等問題上同法德等鬧得很不愉快。當時正是呂特站出來,向特朗普保證歐盟各國將增加防務支出,並肯定特朗普的要求有合理性,從而緩解僵局。

圖為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2024年3月1日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不在圖中)在烏克蘭哈爾科夫出席聯合新聞發布會。(Reuters)

——臉上掛笑,立場如釘

媒體注意到,呂特善於「以天鵝絨般的微笑」傳遞「像釘子一樣強硬的訊息」。2018年呂特訪美期間,特朗普公開表示,美歐未能就關稅問題達成一致「可能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呂特在媒體面前打斷特朗普,明確表示「這不是個有積極意義的事情」,並指出美歐應該共同解決這一問題。

呂特善於利用細節發出暗示,在僵局中及時站出來「救場」。他曾私下對特朗普說,「你的桌子很小」,暗指特朗普應該提升格局,和歐方共同解決問題。這種溝通方式受到特朗普認可,後者公開說:「我喜歡(呂特)這個傢伙。」

——注重進取,生活簡單

據《政治報》披露,呂特的父親在二戰期間一度被關押於日軍在印度尼西亞設立的勞改營,呂特有一個哥哥在上個世紀80年代死於愛滋病,這些事情推動呂特形成了一種「進取型」人格。

據媒體披露,呂特似乎對物質追求不感興趣,擔任首相期間一直住在公寓中,長期使用舊的諾基亞手機,平時開一輛舊的薩博牌汽車上下班,也常常騎自行車。近十年來,呂特往往出入同一家咖啡館,去同一個理髮店,在餐館點同樣的菜。他還長期堅持每周四去海牙一所中學給學生們上課。

現任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定於今年10月卸任。呂特此前即被輿論認為是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獲得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北約主要成員國的力挺。一直對呂特繼任北約秘書長持反對及保留意見的匈牙利及斯洛伐克近日也改變了立場。

2024年6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到訪美國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面後,共同召開記者會。(Reuters)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曾公開聲稱,美方相信呂特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北約秘書長。英國首相蘇納克的發言人說,英國認為呂特能夠確保北約保持強大和及時應對挑戰。德國政府發言人稱,呂特精通安全政策和外交技巧,協調經驗豐富。法媒披露,法國總統馬克龍去年就邀請呂特接任北約秘書長。

與美國方面相處融洽,無疑是呂特被美國看中的一大重要因素。而歐盟大多數成員國也需要一個善於處理和美國關係的北約秘書長。

從歷史來看,來自荷蘭的政界人士往往能較好地扮演美歐之間的溝通橋樑。自北約建立以來,13任北約秘書長中有3位來自荷蘭。

北約由美國主導,因此呂特成為北約秘書長後,大概率會執行美國的戰略路線,但也會體現一些個人考量。

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方面,呂特預計一方面會協調歐盟各成員國援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另一方面為了歐盟自身的安全利益,也會注意把握分寸,避免引發北約和俄羅斯的直接對抗。

呂特清楚了解美方推動北約「亞太化」的戰略意圖,和日韓協調互動較有經驗。他曾參與推動出台歐盟版「印太戰略」,重視在亞太事務中發揮「歐洲作用」、彰顯「歐洲存在」。

中荷關係:圖為2024年3月27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工作訪問的荷蘭首相呂特。(新華社)

筆者觀察到,呂特擔任荷蘭首相期間,基本沒有作出過刺激中國或侵犯中國核心利益的公開表態。在歐盟內,荷蘭政府對華人為荷蘭社會做出的貢獻相對來說比較認可和尊重,傾向於保持與中國的溝通與對話。

呂特在今年3月訪華時表示,2013年他作為首相首次訪華,特別是2014年同習近平主席共同宣佈建立荷中開放務實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以來,兩國關係保持良好發展,貿易額翻了一番,雙邊合作呈現巨大潛力和前景。「脫鈎斷鏈」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因為任何損害中國發展利益的行動也會傷及自身。荷方珍視同中國的友好關係,願同中方持續深化夥伴關係,便利人員往來,加強經貿、減少碳排放等領域合作,密切在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場合以及國際地區熱點問題上的溝通協調。

從這些情況看,就任北約秘書長後,在處理涉華問題時,預計呂特會秉持謹慎、理性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