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裁判文書不公開惹疑慮 最高法:公開與公布不同 標準要優化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在中國最高法院主導下,「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2024年1月上線,然而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不對外公開,令輿論擔憂這恐令司法倒退,訴訟回到「關係時代」。周五(22日),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公開」與「公布」不能劃等號,司法公開並不意味著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網上發布,並強調裁判文書上網的標準需要優化,將按穩慎適當等原則持續推進。

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海量的法院裁判文書上網公布後,一些商業公司將文書數據轉化為法律檢索、企業徵信、人工智能等產品營利,但未按安全、合規、可控要求管理。甚至一些「黑灰產業」會據此從事敲詐勒索、信息倒賣、刷取流量等違法活動。

負責人稱,自202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採取一些針對性整改措施,每年上網文書數量從2020年的1920萬件、2021年的1490萬件,降至2022年的1040萬件。2023年1月至今,上網文書數量再降為511萬件。優化裁判文書公開機制的工作一直在有序開展,但從未叫停過文書上網。經研究,最高人民法院7月決定建立「人民法院案例庫」,收錄對具參考示範價值,並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認可的權威案例,未來將成為裁判文書網在應用和效能上的升級版。兩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並非「以庫代網、此開彼關」。

負責人進一步指,「公開」與「公布」不能劃等號,司法公開並不意味著所有司法信息都要上網發布。按中國憲法和法律,庭審依法公開進行,裁判文書經宣判並向當事人送達,就是在踐行審判依法公開原則。他強調,現時對外公開的裁判文書網會繼續發揮應有作用,同時,裁判文書上網的標準也需要優化、機制還需要規範,相關工作將按照嚴格依法、穩慎適當、依法監管的原則持續推進。

「中國裁判文書網」為推動「司法公開」舉措之一,累積公開各類裁判文書1.4億份,惟前景成疑。(中國裁判文書網截圖)

早前報道,2013年7月1日,最高法院主辦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線,其為推動「司法公開」舉措之一,截至12月11日,各級法院累積在該網公開各類裁判文書1.4億份,網站訪問量達1077餘億次。然而包括學者、律師在內,不少法律人士察覺,今年以來,裁判文書公開速度明顯放緩。11日,該網僅上傳了192份裁判文書。

11月21日,中國最高法院辦公廳向各高級法院下發「關於建設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的通知」,擬於2024年1月上線運行「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並明確其應用範圍。與「中國裁判文書網」不同,「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僅供法院人士在內部專網檢索裁判文書,律師、法學研究者以及社會大眾無法查閱。通知又稱,這是推進嚴格公正司法的具體要求,是優化裁判文書管理、有效支持類案檢索、促進法律統一適用的重要舉措。

法律自媒體「煙語法明」警告,裁判文書不再對外公開,律師會首當其衝,屆時每名律師都需要在法院建立自己的關係網和信息網,以便能夠獲得最新的司法判案所要用到的裁判數據,打探最新的司法裁判標準。文章直言非常擔心,隨著司法公開各項工作的遲緩,特別是裁判文書失去了公開的魄力和監督作用,大家將再次回到社會大眾不再透過司法途徑解決社會糾紛,律師代理案件不再追求法律專業而是不得不依靠跟法官處「關係」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