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治安戰線「治標」漸奏效 建制人物提倡「政治方案」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自特首林鄭月娥於9月4日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國務院港澳辦暫未有公開表態。
不過按目前局勢所見,對北京而言,「兩線作戰」方針依然適用,一是治安戰線上「止暴制亂」,二是輿論戰線上爭取「被誤導、被裹挾的善良市民」回心轉意,故此靜觀其變也不是大問題。

港澳辦:「止暴制亂」沒有「中間地帶」

「止暴制亂」是北京下達的「硬任務」。上星期港澳辦便特意提到,「止暴制亂」沒有「中間地帶」,容不得猶豫、徘徊和動搖,意在向建制陣營和商界表明,恢復秩序是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屬於北京眼中「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各方應就此團結一致。

實則從治安戰線看,香港警隊已大致掌握「流水式」衝擊的套路,重兵部署於各交通要衝和地鐵站,迅速堵截封鎖,並且採取更強硬手段,例如相比過往以驅散人群為主,警方於8月31日派出大批警員,追入太子站和地鐵車廂,使用警棍和胡椒噴霧,大規模圍捕示威者。

不過太子站事件引發流言四起,傳出831衝突中有被捕人士受傷死亡,警方幾經澄清無效,以至上星期引發新一輪抗議,太子站B出口布滿鮮花和橫額,旁邊旺角警署則成為衝擊目標,警民衝突進入社區日常生活。由此可見,政治問題難用治安手段解決,難保不會終有一天擦槍走火,致令事態更趨失控。

撤修例後矛頭轉向警民衝突

若論短期輿論戰線,《AM730》老闆施永青即在9月6日專欄提出「政治方案」,他一向批評「攬炒」心態,直言激進示威者誤以為可憑武力脅迫北京,是次他則開宗明義地呼籲政府「先撤回草案」,「再遏抑警力」。

+2

該文指出,雖然港府已撤回修例,但示威矛頭亦將指向警民衝突,故此警方可考慮劃定底線,表明示威者如不衝擊政府機關,不危及人命財產,警方就不會使用防暴裝備,並且「盡量退讓,避免衝突」。施永青認為,港府可藉此證明執法行動有理有節,從而爭取輿論支持。

曾鈺成籲決策者「反求諸己」

至於長遠治本策略,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同,「香港警隊克制,有專業水平」,但他亦在831衝突前於《AM730》專欄指出,即使特區政府依靠警力可以成功「止暴制亂」,把示威活動壓力下去,也不能紓緩社會上的對抗情緒,避免波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打擊兩岸和平統一前景。

太子站外有人燒衣、獻花。(陳浩然攝)

當時曾鈺成勸籲決策者不要輕易「怨勝己者」,歸咎「外部勢力」,而是要「反求諸己」,檢討施政得失。如今港府撤回修例,曾鈺成亦在中央社訪中點明,示威浪潮有兩大源頭,就是普選無望以及社會不公:「政治沒民主,經濟又沒民主,這讓年輕人看不到前途。」

政經「深層次矛盾」待化解

其實不分政治陣營,各方都明白警力「止暴制亂」只能治標,治本之法在於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至低限度要提供路線藍圖。

《香港01》便提倡政府審時度勢,成立專責委員會,考慮特赦被捕人士或減輕其罪責,並探討經濟和政制改革。經濟民生是矛盾的基礎,港府不應單從「生產」角度看經濟,還須兼顧「分配」,以期經濟發展能裨益市民生計,當然過程中如觸動既得利益群體,屆時北京的支援亦舉足輕重。

另一方面,雖則局勢未定之前不便討論,但雙普選是《基本法》的政治承諾,也是香港人心中長久以來的政治信仰。如果繼續迴避政改,就算港府成功化解經濟民生矛盾,一旦遇上修訂逃犯條例之類爆發點,也可能會再陷管治危機。有見及此,北京或可考慮在適當時機,再次推行政改,徹底拔去雙普選這根刺。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