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林鄭撤修例被指聊勝於無 北京或保持兩條戰線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於9月4日宣布撤回修訂《逃犯條例》草案後,內地網絡反應耐人尋味。部份官媒如《環球時報》均有報道,並在官方微博開放評論功能,但部分留言內容卻未能顯示;內地《澎湃新聞》的報道下則有逾100則評論,卻顯示「抱歉,該內容暫時無法查看。」

北京從未否決「撤回修例」

不過相關消息未被全面封殺,網上仍可見不少網民評論,除了留下一句「香港警察加油」,有用戶認為「尊嚴不是靠妥協換來的」,也有網民直言:「好氣啊,看著暴徒得逞。」總體而言,內地網民大多表示不解和憤慨,甚至將撤回修訂一事比擬為「割地賠款」。

首先早在8月初,港澳辦主任張曉明就香港局勢主持座談會,與會建制派便透露,對於是否撤回修例,當時張曉明僅引用當時的港府口徑,說修例已「壽終正寢」,工作完全停止,至於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張曉明亦只表示「現時沒有條件」,並未完全拒絕建議。

831遊行當晚,警方在太子站列車和月台內拘捕示威者,期間施放胡椒噴霧、揮動警棍,有人流血受傷。(餘俊亮攝)

換言之就上述兩大訴求,北京從未一口否決,原本就有迴旋空間,而從港澳辦9月3日記者會所見,撤回修例並未違背既定對策。實則是次港澳辦也是延續此前表態,強調「止暴制亂」是目前頭等要務,又提醒各方要分辨「和平遊行集會」與「暴力犯罪」,兩者「在性質上是截然不同的」。

不同陣營同稱「太少、太遲」

北京視香港風波有兩條戰線,首要是治安戰,林鄭月娥即於宣布撤回修例之際,同時亦重申:「政府會對所有違法及暴力行為,嚴正執法。」另外是輿論戰,爭取「被誤導、被裹挾的善良市民」回心轉意,而林鄭月娥也表明撤回旨在「為對話提供基礎」。

示威浪潮持續3個月,港府先講「暫緩」修訂,再講「壽終正寢」,之後補充說修例工作「完全停止」,依然無法平息事態,而輿論焦點早已轉移至愈趨激烈的警民衝突,以及普選特首和立法會。可見修例與否早就失去政治意義,事到如今港府正式宣布撤回,未見得可扭轉輿論戰劣勢。

對於港府此著,不論是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抑或是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均指出是too little,too late,「太少、太遲」。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坦言,若單純「撤回」修例當然不會平息社會騷亂,因為事件背後有各種複雜成因,但認為無論如何都是好的發展。

警民衝突仍會「乾燒」下去

撤回修例並不違反北京的方針,對大局而言則是聊勝於無的雞肋,因此可能引起一時三刻的激辯,但就不會對大局有太大影響。中央政法委即在公眾號「長安劍」表明,認同港府撤回修例,同時重提治安戰線,警告「香港暴徒已是強弩之末」,《緊急法》是「法治工具箱」中的可選項。

就在特首終於講出「撤回」二字當晚,旺角警署和寶琳站再次爆發警民衝突,規模不比周末遊行集會,但就反映即使無正式召集組織,示威火頭處處,隨時在平日社區中爆發。有鑒於政府與示威者仍相持不下,北京亦表現得態度強硬,預料警民衝突仍會「乾燒」下去。

《香港01》認為,特首需要回應主流共識,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全面調查修例風波前因後果,並且審時度勢,成立專責委員會,探討經濟和政制改革,考慮特赦被捕人士或減輕其罪責。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