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病|周潤發黃德斌曾患驚恐症 為人緊張、追求完美較易患病?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據政府的統計,每七名香港人就有一名在一生中會經歷常見的心理疾病,當中其他類型的焦慮症,即包括驚恐症及各類恐懼症佔1.5%。除了我們身邊會有情緒病患者之外,其實不少藝人都曾經或正在受情緒病困擾,周潤發當年因要往荷李活發展、對自己要求太高而患上驚恐症,一星期內三度出入醫院;馬俊偉都曾因母親離世而同時患上驚恐症及抑鬱症。本文將探討演藝人患情緒病的常見成因、演藝行業的高危原因以及藝人們走出陰霾的方法。

每七名香港人就有一名在一生中會經歷常見的心理疾病,而不少藝人都曾經或正在受情緒病困擾。(圖片:pixabay)

自我要求高、無法抽離角色而患病

雖然現時並無研究明確指出演藝行業與情緒或精神病的關聯,但不時都聽到藝人受情緒困擾甚至自殺的新聞,香港不少藝人都坦言自己曾受情緒病困擾,「自我要求高」是其中一個常見原因。

發哥周潤發在拍畢《臥虎藏龍》後曾經患上驚恐症,試過一星期出入醫院三次,了解為何經常失眠、呼吸困難的原因;鄭秀文亦曾因患上抑鬱症而短暫息影,原因是在拍攝《長恨歌》時,對自己的表現過於執着,為拍攝而不停增磅和減磅,壓力極大而引發情緒問題。

延伸閱讀:孤獨病︱長期忽略孤獨感增早死風險 專家指童年生活影響兒童性格

「發哥」周潤發在拍畢《臥虎藏龍》進軍荷李活後,曾經因為壓力過大、對自己要求太高而患上驚恐症。(圖片:Getty)

另一個常見原因就是「無法抽離角色」。黃德斌曾因為接連在《天與地》和《心戰》兩部劇集中飾演陰沉的角色,拍攝後一時無法抽離,令情緒長期低落,曾一度患上抑鬱症。而「男神」黃子華亦曾經在拍攝內地電視劇《溥儀和他的五個女人》時,因陷入溥儀一角不能自拔而患上抑鬱症。

黃德斌曾因為接連在《天與地》和《心戰》兩部劇集中飾演陰沉的角色,拍攝後一時無法抽離,令情緒長期低落,一度患上抑鬱症。(圖片:《心戰》劇照)

藝人容易有情緒病 與行業性質有關

藝人因為演出關係,情緒起伏通常較為劇烈,例如在拍攝期間處於極度亢奮狀態,拍攝結束後回歸平靜,當中的情緒波動過大,有損精神健康。而喜劇演員更會因為過份抽離自己去娛樂觀眾,未能妥善疏導自身的情緒和壓力,因積累而引致情緒病。

藝人的性格特質傾向表演慾強、喜歡成為焦點。好處是這種特質符合演藝圈要求,但壞處就是過於依賴外界的肯定,經常為自己製造壓力;加上大部分從事演藝、歌唱等創作行業的人本來就情緒敏感度高、性格較為極端,一旦遇上挫折,就更容易引發情緒問題。

延伸閱讀:精神健康|拆解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分別 開解患者三大重點

另外,演藝行業經常長時間或不定時工作,有些藝人或會借助酒精、藥物提神,導致腦部受損而致病。但礙於顧及形象而不求醫,令病情惡化,一發不可收拾。再者,演員也是人,同樣會有因不幸的經歷而患上情緒病。例如馬浚偉因母親癌症離世,深受打擊,而且不懂得疏導情緒和壓力,因而患上抑鬱症和驚恐症。薛凱琪則曾經因為家庭、工作和感情問題同時襲來,又不懂跟別人分享感受,因此患上抑鬱症,期間曾自殘及萌生自殺念頭。

演員在拍攝期間處於極度亢奮狀態,拍攝結束後回歸平靜,當中的情緒波動過大,有損精神健康。(圖片:fundo.jp)

精神健康對演藝事業重要 藝人靠各種方式走出陰霾

有說法指情緒病有助從事藝術的人創造,例如梵高患有精神病卻畫出風格獨特的傑作。但事實上患上情緒病會影響工作表情,令藝人無法勝任演戲等工作,例如抑鬱症會令人消瘦、缺乏精力、情緒低落、經常出錯、逃避社交等;驚恐症發作則會令人胸口翳悶、冷汗直冒、手腳麻痺、頭暈眼花等。

延伸閱讀:嚴重潔癖|傳李冰冰12萬請人洗菜不果 4點即知自己有否病態潔癖

其實抑鬱症和驚恐症在精神病當中屬輕至中度,透過心理治療配合藥物治療,是可以治癒的。病情輕微的話,甚至只需要接受行為認知治療、改變生活習慣、運動等方式,已能夠改善病情。曾患情緒病的藝人都以各種方法走出陰霾。鄭秀文從信仰中獲得力量,同時亦透過畫畫、運動等方式紓發情緒。她強調「病向淺中醫」,更以過來人身份作宣傳大使,推廣心理健康,並以歌曲勉勵情緒病患者。她更表示,病症令她學會不再只關注自己的事業,轉而更積極關心社會,例如探訪貧窮國家。

鄭秀文從信仰中獲得力量,同時亦透過畫畫、運動等方式紓發情緒,更以過來人身份作宣傳大使,推廣心理健康,並以歌曲勉勵情緒病患者。(圖片:@sammi_chengsauman)

薛凱琪從小習慣埋藏情緒,而抑鬱症令她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她認為「懂得求救」是治療抑鬱症的第一步。同時她也幸得好友方大同等支持。康復過後,她認為雖然人生仍有很多難關要過,但要學會「放過自己」。

薛凱琪從小習慣埋藏情緒,而抑鬱症令她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圖片:@physit)

周潤發及黃德斌亦分別及時就醫,並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陪伴而走出陰霾。馬浚偉則藉由運動、樂觀心態,呼吸、藥物等方法,學會與疾病共存。他認為身邊人的支持很重要,但同時也提到網上的惡意攻擊或無心之言會令患者跌入深淵。

同場加映:15個助眠方法

+25

Reference:HK01,食物及衛生局,青山醫院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