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十月|醫治晚期乳癌新曙光 最新免疫標靶療法大公開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一旦發現患上乳癌,越早醫治,效果當然會越好。除了採用傳統療法,即手術切除、電療;乳癌病人現時更可配搭一種最新治療方式—免疫標靶療法。不但具針對性,有效控制癌細胞;副作用亦相對溫和,勢必成為治療乳癌的新方向。

傳統治療乳癌的方式

香港註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明駿醫生表示,在沒有免疫標靶療法前,乳癌治療大致分為四種,包括手術,化療,放射治療(電療)以及荷爾蒙治療。一般主要以手術形式將腫瘤切除,但當腫瘤出現轉移性或晚期乳癌時,治療上就不會再以手術為主,而會使用化療,電療及荷爾蒙治療。

免疫標靶療法原理 勢成乳癌治療新方向

臨床腫瘤科醫生潘明駿醫生指出,免疫標靶療法的原理主要是利用PD-1/PD-L1的抑制劑,將PD-1/PD-L1的檢查點抑制。身體裡的癌細胞,懂得偽裝成正常細胞,利用檢查點令免疫系統失效。免疫治療,是透過PD-1/PD-L1抑制劑破壞檢查點,就能截斷癌細胞的溝通機制,重新激活身體的免疫系統,使免疫系統識破癌細胞,從而達到攻擊和破壞癌細胞的作用。

標靶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包括第一類的HER2標靶治療,大約四分一的乳癌患者為HER2型乳癌。針對HER2型乳癌的標靶治療,令HER2無法出現刺激反應,從而抑制乳癌細胞生長,使癌細胞受控。另一類型的標靶藥則為PARP抑制劑,主要針對10-15%有BRCA基因突變的乳癌病人。多是用於化療後,因為化療破壞癌細胞DNA,繼而需要透過PARP抑制劑的「酶」,抑制其修補基因的功能,就可以控制病情。

因BRCA病人本身在修復基因的能力上有一些缺陷,再加上PARP抑制劑打擊基因的修復,累積太多基因突變修復的破壞,癌細胞就會自然慢慢凋謝而死。

標靶治療(圖片:scitechvista)

免疫標靶療法只適用於晚期病人?

暫時的數據顯示,免疫標靶療法通常應用於晚期乳癌病人,即乳癌已經復發或擴散至身體的不同位置,而採用手術切除治療相對地已經沒有太大作用。主要透過一些藥物治療令病情受控,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以及減低病癥的出現,從而提升病人的生活質素。

潘醫生表示,免疫標靶療法,集中於應用在三陰性乳癌病人的身上,因他們沒有荷爾蒙受體ER(動情激素受體)或是PR(黃體素受體),對HER2的敏感度亦低,所以不適合使用HER2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依過往經驗所見,單用化療的效果只是普通。有大型研究指出,使用化療配合上免疫標靶療法,相比起只用化療,三陰性晚期乳癌病人的存活期較長以及病情受控的機率也有提升。

而HER2標靶治療適用於早期、中期及晚期的HER2型乳癌病人。早期適用於切除手術後,以HER2標靶藥物用作輔助治療,從而進一步以減低復發機會;中期適用於手術前的前置治療,將腫瘤縮小,以減少擴散或惡化的機會,運用HER2標靶藥物後有明顯的進步;晚期會採用雙HER2的標靶治療,與單HER2的標靶治療比較,有更明顯的延長壽命以及控制病情。

另外,PARP標靶治療則適用於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乳癌病人,相對於傳統的化療藥物,能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大約五至七個月或以上。

藥物發展里程

潘醫生指出,免疫標靶治療多數應用於晚期乳癌病人,全因藥物發展的里程。新的藥物完成研發後,會首先選擇應用於晚期癌症患者,因為這類病人已消耗掉一些常規化的治療。但當標靶治療在晚期病人身上取得不錯的成果後,研究便可以再慢慢推前至中期,甚至早期癌症,再檢視其作用。如HER2的標靶藥物、專為BRCA基因突變的病人風PARP抑制劑。

接受免疫標靶療法的過程是怎樣?

免疫標靶療法暫時以靜脈注射為主,通常是每兩至三星期一次,每次需時一至兩個小時。另外,針對HER2型的標靶治療也是以靜脈注射為主,但近來也發展了皮下脂肪注射的方法,以及出現新型針對HER2型的口服標靶藥。而PARP抑制劑則是口服藥為主,通常是每天也需要進食。

免疫標靶療法暫時以靜脈注射為主。(圖片:Getty Image)

免疫標靶療法具針對性 副作用少

潘醫生表示,傳統的化療所採用的抗癌藥物,雖然可以壓抑或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但同時亦會對人體的正常器官造成破壞,繼而出現併發症或副作用,如使病人掉頭髮、嘔吐、食慾不振、身體抵抗力下降等相關副作用。而免疫標靶療法較針對性,副作用跟傳統化療相比,也有莫大的分別。普遍來說,大約八至九成的病人在接受免疫標靶治療時都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只有5-10%的病人有免疫系統過敏的反應,即是免疫系統的炎症。這些炎症會引起身體不同器官的破壞,但僅屬於個別及少數。

(圖片:cancer-fund.org)

就標靶治療來說,針對HER2型乳癌的副作用比較輕微。一般有機會影響心臟的功能,但實際出現心臟功能受損或心臟衰竭毛病的機率則較為少。

(圖片:iStock)

在PARP抑制劑方面,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主要是針對骨髓血球的製造。然而10至20%的病人會出現較為嚴重的骨髓抑壓的情況,如:白血球數量過少、血小板過少、貧血等等。因為骨髓抑制,製造血球的功能減弱。

但相比起傳統化療,上述兩類標靶治療的副作用相對溫和,亦更容易處理。

免疫標靶療法 有效減低復發率、延長生存率

用於晚期乳癌病人來說,特別是三陰性乳癌的病人,若以免疫標靶治療配合上化療,相比起只用化療,能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五至七個多月以上,平均生存時間也由以往只有十八個月延長到超過兩年時間。

免疫標靶療法成功個案分享

潘明駿醫生分享一個真實乳癌病例。患者是一位相對年輕、約30歲的女士,診斷後發現屬於HER2型乳癌。她發病年齡較為早,並在偶然情況下發現乳房有硬塊,再經過掃瞄檢查後發現乳房的癌細胞,有跡象地轉移到腋下淋巴及肝臟位置。病人於檢查上發現有HER2基因突變,雖心情大受打擊但沒有放棄,最後選擇使用雙HER2型標靶治療及配合化療。完成治療後,掃瞄發現身體的乳癌細胞已消失很多;及後再配合手術治療,將乳房切除,癌細胞經過上述治療已完全消失。最後作出進一步檢查,發現其他部位的癌細胞也一併消失。現在病人正進行輔助治療,繼續加強控制,接受HER2標靶治療,希望令復發機會減少。患者經過一年的療程後,已重新工作,回復正常的生活。

相信這個案是十分令人鼓舞和振奮。比起舊時的治療方法,像這樣年輕的轉移性晚期的乳癌病人,她們大多數的平均壽命都不長,或未必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甚至乎享有正常的生活。但經過新式的標靶治療後,病人再進行檢查,身體內亦都沒有發現腫瘤,可以回復正常生活,繼續如常工作。成功的治療有賴於醫學的發展,有更好的藥物及配合不同的醫療團體的共同努力,包括腫瘤科醫生及外科醫生,順利令病人重投社會,過上正常的生活。

潘明駿醫生,香港註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