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無分年齡、發病率極高 認識五大高危因素 破解三大迷思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乳房,對於女性而言,除了是重要的性別象徵,還肩負著哺育下一代的重任 。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統計顯示,於2017年,香港的乳癌新增個案高達4373宗,即平均每天約12名女性確診。雖然40-59歲才是患乳癌的高峰期,佔51%的個案,但年齡的大小並非決定因素,香港最年輕患者也不足二十歲,切勿掉以輕心!

2017年香港乳癌數據。(圖片:hkbcf.org)

如在乳癌初期及早察覺,患者的存活率可超過九成,治療的副作用亦能減至最少。患上乳癌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了解高危因素並加以改善,有助減低病發風險。

何為「乳癌」?

(圖片:amoils.com)

乳房由多葉乳腺組織、結締組織及脂肪構成,當乳腺細胞失控地分裂和增生,則形成腫瘤。如腫瘤屬惡性,就是乳癌。乳癌細胞不僅會侵襲乳房組織,亦會擴散到腋下淋巴腺,以至其他器官,如:肝臟、肺部等。

乳癌的主要發病特徵

乳房是表面外露器官,部分發病症狀是可透過肉眼察覺。如出現以下的異常情況就會多加留神,及早進行檢查。

● 乳房或腋下出現硬塊

● 乳房的大小或形狀改變,有局部凹陷或隆起

● 乳頭出血或有異常分泌物

● 乳房皮膚出現橙皮樣,紅腫或潰爛情況

● 腋下淋巴腺腫大

(圖片:studiogstock/freepik)

導致乳癌的五大高危因素

目前為止,尚未有研究可找到乳癌明確的成因。但罹患乳癌不分男女,所以更要格外留神。根據香港乳癌資料庫的第十份報告,調查超過一萬六千多名乳癌患者,其共同擁有下列五項高風險的致癌因素。

● 77.7% 患者:缺乏運動 (每週的運動量少於3小時 )

● 65.8% 患者:從未餵哺母乳

● 38.6% 患者:中央肥胖或超重 (BMI≧25)

● 37.1% 患者:長期處於高壓情緒

● 26.4% 患者:從未生育或於35歲後才首次生育

雖然家族的基因遺傳也有影響,但研究提出的大部分因素都與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因此,預防乳癌可從日常入手!

生活模式方面:

1. 保持運動:每星期最少有4小時的適量運動

2. 控制體重:成年人的體質指數 (BMI) 建議維持於18.5至25以內

3. 紓緩壓力:精神壓力大會增加皮質醇的分泌,繼而削弱人體的免疫力,癌細胞可更易入侵身體。

4. 減少飲酒、吸煙:世界癌症研究基金的研究證實,攝取酒精的確會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因此,建議每日不要喝多於1罐啤酒或150毫升餐酒。

飲食習慣方面:

1. 盡量少吃飽和動物脂肪:如:紅肉及全脂奶類製品等,這類食品或會增加雌激素濃度,提高患癌風險。

2. 進食全穀類食品,如:米、麥片及意粉等,可以減低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從而降低患乳癌的機會。

3. 每天吃至少5份的蔬果,患乳癌機率能降低11%。

4. 橄欖油和奧米加三(Omega-3)脂肪酸皆可有效減低患乳癌風險。

5. 多進食十字花科蔬菜 (如:西蘭花)及含有茶多酚的食物(如:綠茶)。

6. 減少雌激素濃度高的食物 (如:雪蛤膏、含有雌激素的雞肉)。

破解乳癌三大常見迷思

1. 穿有鋼圈的內衣,容易得乳癌?

鋼圈內衣(圖片:qq)

曾有刊物宜稱,每天穿鋼圈內衣超過十二小時,會壓迫到胸部的淋巴系統,使血液循環不良,更會累積毒素在乳房,導致乳癌。這個說法完全錯誤!美國癌症協會反駁,內衣壓迫淋巴結與乳癌的發生並無任何直接關係。

2. 乳房比較大,患乳癌的風險比較高?

胸部的大小與患乳癌並無直接的關係。但如有腫瘤時,胸部豐滿的女性較難以觸診摸到,或會耽誤最佳診治時機。

3. 乳癌是遺傳的,如果沒有家族成員患上乳癌,就沒有風險?

沒有家族成員患上乳癌,不代表你一定沒有風險。癌症的風險因素,除了部分受遺傳基因誘發外,也會隨年齡漸長或環境因素(如:吸煙)引起的基因突變而造成。除此之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提高患癌風險。

乳癌並非不治之症,若定時進行檢查,可及早發現配以適當治療。不但存活率高,更可減低醫療開支,及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及其對身心帶來的負面影響。

陳愷怡醫生,香港註冊外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

醫生解構:遺傳性乳癌基因檢測新趨勢 結果真的可信?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