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半家庭因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加劇衝突 嚴厲教養更易致惡性循環

撰文:凌雯靜
出版:更新:

現今世代科技發達,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幾乎成為了每個人的必須品。 東華三院心瑜軒早前進行有關中小學生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與家長精神健康及家庭關係的調查,發現有三成半家庭因同住兒童或青少年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情況而增加衝突,當家長未能妥善處理同住學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其精神健康情況亦明顯較差。而當中超過九成家長未曾尋求協助,如情況持續便有機會衍生出複雜的個人精神及家庭關係問題。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部門高級經理(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鍾燕婷(中)鼓勵大眾齊心建立健康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文化,讓家庭成為兒童及青少年正面的成長環境。(東華三院提供圖片)

東華三院心瑜軒於2023年9月至12月期間,透過院內青少年服務使用者及邀請全港中小學招募家長參與,共收集712份來自小一至中六家長的有效問卷。調查發現,三成半(35%)家庭因同住兒童/青少年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情況而增加衝突,其中小六家庭的數字更逼近五成(47.5%)。同時,近三成家長表示面對同住學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容易出現過度敏感或激烈反應,例如口頭敵意的回應、肢體脅迫及無理懲罰,當中以高小家庭尤見嚴峻。

調查亦採用精神健康自評量表(WHO-5)量度家長的精神健康狀況,結果顯示逾半(49.9%)家長的得分不合格,反映當家長未能妥善面對同住學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其精神健康情況亦明顯較差。

過激衝突反令孩子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盧健銘指出,是次調查及外國的研究均顯示,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是親子衝突的重要來源,而過激的親子衝突及嚴厲的教養會增加孩子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機會,演變成惡性循環,令管教及專業人士介入更具挑戰,建議當局加強對家庭的支援,減低家庭因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而產生的嚴重衝突。此外,盧健銘認為家長的求助率低亦非常值得關注,建議家長多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況是否容易受孩子過量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等情況而影響,並及早求助。

家長應與子女制定使用電子屏幕產品原則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部門高級經理(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鍾燕婷建議,家長打造「家庭20-20-20精神健康一小時」,建立每日各20分鐘的優質個人時間(me-time)、夫妻時間(we-time)以及家庭時間(family-time),提升各家庭成員的精神健康和生活滿意度。此外,家長應與子女共同制定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文化及原則,包含使用時間、瀏覽內容及私隱保護等,促使雙方遵守共識協議,營造健康的電子屏幕產品使用文化,達致彼此尊重,避免因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而造成衝突。

東華三院亦建議於學校課程設計增加健康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課堂比例,並加強家校合作,提升家長指導學童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能力,讓子女從小建立良好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習慣。同時,在學校及社區成立家長互助網絡,讓家長在應對同住學童過度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不僅可以尋求個案輔導服務,亦可互相支援,在面對個人和家庭挑戰時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