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專訪】李銀河:台灣同志運動何以引領亞洲?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台灣大法官24日釋憲,宣佈禁止同性結婚違反憲法,使台灣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作為一個歷史性時刻,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台灣掀起軒然大波,亦引領了整個亞洲的同志運動風潮,迅速受到更大範圍內的關注和討論。
事實上,世界同性平權運動發展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同性群體的社會決斷日益增加,成為一種必須予以認真對待的社會力量。就此,香港01記者採訪了中國性學專家李銀河。在她看來,此次台灣同志平權運動的勝利對世界和中國大陸都意義重大。

5月24日,民眾上行慶祝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美聯社)
香港01:同性戀與同性婚姻其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傾向於一種性選擇的自由,後者體現為一種法律訴求,但是人們在談論、書寫同性話題時往往把兩者混淆,認為不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就沒有同性戀的自由,請問你如何理解這兩個概念,兩者之間是一個怎樣的關係?
李銀河認為,在中國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改善同性戀處境的一個捷。(資料圖片)

李銀河:同性戀是社會上少數人的性傾向。從一般統計看,他們佔中國總人口的4%,同性婚姻是說這些同性戀者結婚,是講他們的結婚權利。就像這次台灣政府批准,以後台灣的同性戀可以結婚了。同性婚姻只是同性戀各種權利的一部分,只是其中的一項,就是有結婚的權利。同性戀在工作、生活中不應當受歧視,都與婚姻沒有關係,同性戀權利是整體。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在中國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是改善同性戀處境的一個捷徑。因為老百姓還是很相信現行的法律法規的,如果同性婚姻都合法了,對同性戀所有歧視的、曖昧的、錯誤的看法,就有利於被矯正過來。

延伸閱讀:【新聞解讀】台灣同婚釋憲2年內修法 立專法與修民法兩派角力

香港01:台灣向來是亞洲,尤其是華人社會各種社會運動的開創者,自1987年解嚴之後,台灣左轉的政治傾向極其激進,同志平權運動可視為其表現之一。那麼此次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實現,與這種左轉的政治傾向有多大關聯?台灣能夠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地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李銀河:我覺得這個和台灣很長時間以來爭取同性戀權利的運動比較廣泛、深入、持久有關。我們接觸過很多台灣研究者,比如說何春蕤。我們到台灣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去參加性別研究所的研討會,有時候他們也會到大陸來參加我們組織的會議。我覺得他們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他們研究室出了很多種雜誌,那只是台灣同性戀研究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大學還有很多。

像他們經常舉辦的同性戀文化節,我記得馬英九在任時,又一次還去給同性戀文化節剪綵,還有跟他們一起上街遊行,這都是台灣能夠在亞洲第一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原因,他們有關同志平權的理念被推動和普及了很長時間。

+2
香港01:同性群體所進行的社會運動,從興起、發展和目標實現來看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該社會運動的終極目標是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嗎,還是說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李銀河:同性戀解放運動,一般認為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國率先爆發的。每年的6月29日,都會有全世界各大城市,包括上海的「同性戀自豪日」的遊行。就是為了紀念1969年紐約的「石牆暴動」。

該事件被視為同性戀解放運動的開始,然後各國跟進、普及。其運動的目標就是爭取平權,同性戀作為一個少數族群不應當受到歧視,應該有和異性戀同等的權利,包括結婚的權利。

在去年,經過LGBT團體的努力和遊說,聯合國的反歧視公約裡面加入了反對性傾向歧視,這就等於是全世界的一個共識,同性戀解放運動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反歧視。

他們在很多地方還在爭取領養孩子的權利,有些國家允許同性戀結婚,但不許領養孩子,認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他們要爭取這個權利。

香港01:據我們和同性戀群體的接觸、交流發現,使他們不被社會接受的最大因素是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即傳宗接代的責任。還有就是同性性行為被視為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再有就是與宗教信仰、教義相悖。你如何看待這些困境?

李銀河:首先,生育問題在中國是同性戀受歧視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這在西方並不明顯,中國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特別看重生殖和傳宗接代的,太看重了,所以同性戀不能生育就會受到歧視,說它違反自然。

第二,同性性交是比較容易傳播愛滋病的一個管道,最早在西方男同性戀社群爆發,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傳播得很厲害。中國的情況倒是不一樣,中國在1986年出現第一例愛滋病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時候,愛滋病的主要傳播管道並不是同性性行為,而是靜脈吸毒,它占比約70%。當時同性性行為在整個愛滋病傳播管道中占約0.6%,非常少。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2010年時占到5%了,群內感染率同為5%。最近因為靜脈吸毒和輸血傳染被扼制下去以後,性傳播已經占到了94%,其中男男性行為占到25%了,增加得非常厲害。

第三,與宗教信仰相悖,這點在中國體現得比較弱。在西方,因為基督教是反對同性戀的,在歷史上有過死刑,很多國家將其視為非法。但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把同性戀視為非法,也沒有任何的宗教教義反對同性戀,這是中國和西方不同的。

延伸閱讀 (1):教材污名同性戀 她隻身狀告中國教育部:訪「保守」的平權者秋白

延伸閱讀 (2):「中國同性戀受教育權第一案」敗訴 中國平權路仍艱難(上)

延伸閱讀 (3):「中國同性戀受教育權第一案」敗訴 中國平權路仍艱難(下)

台灣走了很長的路才走到同性戀婚姻合法化這一步。(視覺中國)
香港01:有種聲音說,同志運動、同性婚姻會產生顛覆現存社會性別秩序的效果,也會導致其他社會秩序的瓦解,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李銀河:從現實對同性戀的研究、對同性戀運動的研究來看,好像並沒有這樣的因果關係,並沒有說同性戀一解放社會秩序就都沒有了,好像並沒有這種效果。

其實瑪律庫塞(Herbert Marcuse,西方性革命精神領袖)說過,「同性戀是一個偉大的拒絕」,就是說對生育秩序的偉大拒絕。為什麼70年代會發生性解放運動,根據基督教的教義,性的唯一正當理由生育,就是說人類要繁衍不得不有性,基督教是反性和禁欲的。

他們有一個想法,在上帝造人的時候,如果能不通過性的繁衍就太好了,關於這點尼采也有很多論述,他認為人類的很多活動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等等都是零和遊戲,唯有性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就是雙方都高興,可基督教認為這個事情非常的糟糕。

瑪律庫塞認為同性戀的性是對生殖、生育目的的一個偉大拒絕,就是性完全可以不為生育,因為同性的性交除了快感、快樂之外沒法實現生育。所以性之目的的改變是同性戀帶來的,就是說性可以完完全全為了快樂,不為生育。

在這個意義上有點顛覆的意味,它顛覆了性的目的,但它並沒有顛覆社會秩序,其他的社會結構都沒有顛覆。

請參看Gallery,觀看更多照片:

香港01:還有人認為,同志運動這種影響社會秩序的能力,為世界各國左派所重視,那麼為何同志運動在中國大陸沒有發展起來?中國大陸語境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出路何在?

李銀河:中國在性方面是很保守的,很多涉性的法律都是最嚴苛的,比如說聚眾淫亂罪,除了朝鮮,這在全世界其他國家基本沒有。

中國是在性的問題上一向是最強硬的,它根本就不是一個左派國家,而是一個非常保守的、非常壓抑性的國家。

中國在聯合國反性向歧視的投票中投的是棄權票,在整個同性戀和性的問題上都是非常保守的。雖然民眾私下的性活動是挺氾濫的,比如一夜情、一夜炮之類。但在法律層面,總的來說還是非常壓抑的。

我覺得中國對同性戀的壓抑並不完全是針對同性戀的,因為中國的古代性文化對同性戀沒有什麼太多的負面看法,中國是整個的反性,就是類似清教精神宣導的反性禁欲,提倡不要嫖妓,不要有婚前性行為,要守貞等。

中國大陸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前景還是有的,只是早晚的問題。因為這是世界潮流,而且在中國古代的性文化還沒有像西方那麼地反對同性戀。

過去我們還有一些推諉,稱西方能夠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因為文化、習俗、人種不同,但是現在台灣實現了,這怎麼解釋。

兩岸同文同種,這對大陸而言很重要,就是說一個華人的文化社會,也是可以接受同性婚姻的,不是完全不可能的,這點上台灣作出了榜樣。所以我覺得大陸在今後還是有可能的,要進一步的傳播反歧視的話語,降低歧視的態度。

其實這些年中國人進步很大,原來同性戀完全是在水下的,近些年應該說已經逐漸浮出水面了,慢慢進入社會視野,他們在媒體上也很活躍。而且從2011年,中國的官方傳媒開始正面報導那年上海同性戀自豪日的遊行。

現在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視台都開始來討論同性戀話題了,這又是一個進步……相信不久的將來,同性婚姻合法化在大陸也會跟進的。

我覺得是少數族群的利益表達機制的不完善,在人大代表中,同性戀沒有代表,相比於設計醫療、保險等民生問題的提案,同性婚姻合法化提案總是要排到後面,總是排不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