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小童跨境上學料緩解?深圳教育局:港澳籍學生可參加積分入學

撰文:劉莎莎
出版:更新:
深圳教育局通報,港澳籍學生可參加積分入學,雙非小童跨境上學問題或有望緩解。(資料圖片)

以往居於深圳而又擁有香港居留權的學生,由於沒有內地戶籍,未能享受內地免費義務教育,須到香港跨區上學。但深圳市教育局近日公佈港澳籍學童,可與非深圳戶籍學生一樣參加積分入學,雙非兒童跨境入學問題或有望緩解。

深圳市教育局公佈下學年學校招生通知,市內各區將於4月中旬開始接受網上申請,其中市內義務教育招生政策更新,包括港澳籍學生,可以與非深圳戶籍學生一樣,申請參加積分入學,以及取消將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作為申請入學的必備條件,將計劃生育作為積分入學專案等。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歡迎深圳放寬入學限制,認為可以紓緩學額不足的壓力,但由於深圳的公佈未有細則,包括收生標準,以及學額數量,未知最終效果。

雙非小童面臨香港融不入、內地回不去尷尬境地。(資料圖片)

雙非兒童「香港融不入、內地回不去」

一直以來,赴港生子成為一種風潮。據內媒早前報道,多年來內地的「雙非」兒童累計人數超過20萬人。儘管2013年後,香港開始實行「零雙非」政策,但是在此之前出生之前的小童悉數步入讀書的適齡階段,卻面臨「香港融不入、內地回不去」的尷尬境地。

據悉,此前雙非單非兒童上學、入學可選擇的途徑非常狹小:或者選擇長途跋涉舟車勞頓跨境上學、成為跨境學童,或者只能選擇在深圳讀民辦學校或支付昂貴的學費讀國際學校。目前深圳市為港籍學童提供港式課程的民辦學校約有11間,但這些學校以自資方式營運無政府補助,每年的學費高達8000至3萬人民幣。

內媒《南方都市報》早前刊出一篇雙非父母的訪問,提及子女媒體都要花大量的時間跨境上學,然而內地私立小學的學費昂貴而學額又少,想回內地讀書也很困難,有家長更直言「去香港生孩子,說實話我現在很後悔」。

一方面,早前有香港政府是否就「港人子弟學校」買位、提供資助的爭論,不過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曾作出回應,買位政策涉及福利可攜,影響深遠需從長計議;另一方面,希望深圳設立「返回機制」呼聲不斷,《南方都市報》報道更引述諸多受訪家長稱,許多人甚至願意放棄港人身份,讓子女回到內地就讀公立學校。不過,如此舟車勞頓跨境上學的初衷,便是為了讓子女可以在港接受更好的教育,深圳教育局此次「放行」是否奏效,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