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東亞人大腦容量勝歐非? 中科院研究:基因突變方向不同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據悉,中國早在2014年已將「腦計劃」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資料圖片)

為什麼亞洲人的大腦比歐洲人和非洲人更大?

據《南華早報》報道,中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東亞人種在自然演化中,基因突變的方向更偏向於使腦部變得更大,而在歐洲或者非洲並未發現這一現象。這研究結果為解釋「亞洲人的大腦比歐洲人和非洲人更大」的問題提供重要線索。

報道指,30多年前,美國科學家進行過一場針對腦部容量的研究。通過對全球2萬俱現代人頭骨展開的調查,科學家發現,東亞人的顱腔容積平均為1415立方厘米,而歐洲人為1362,非洲人為1268。而隨後的一些研究也證實了東亞人腦容量更大的結果。比如,在去年的一個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東亞人的顱頂更高,這讓他們的頭部能夠容納體積更大的大腦。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系列假設來解釋這樣的差異,其中包括氣候因素。有人認為,長居於寒冷地方,可能有助於促進腦部發育。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體積較大的大腦更容易在其核心部位維持恆定溫度,而絕大部分的思考活動是在這個部位進行的。然而,這難以充分解釋在同一緯度生活的人,例如中國人和歐洲人擁有不同腦容量的現象。

而中國研究人員則認為,一種名為CASC5的基因——8個腦容量調控基因中的1個——可能為人們提供更多線索。

CASC5突變現象仍未能解釋

報道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宿兵教授的帶領下,研究人員對不同人種的CASC5突變位點進行首次對比。

研究發現,腦容量調控基因CASC5在現代人的起源過程中積累了8個氨基酸突變,這些突變在非人靈長類和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中均不存在,是現代人特有的變異位點。其中,2個突變位點在現代人中已經固定下來,而其他6個位點在人群中仍然是多態的。

而且,這一基因中有4個多態位點在東亞人群中呈現高頻率,這和包括中國、日本、蒙古人在內的東亞人腦容量的增大有著密切聯繫,而在歐洲和非洲人群中,這4個多態位點頻率很低。

「在人種角度,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CASC5在東亞人群的突變選擇擁有更大的灰質容量」,研究人員在《人類遺傳學雜誌》發表的論文表示,「相反,在歐洲和非洲人群中並未發現這一選擇信號。但這個現象究竟為何發生,現在還尚未充分調查清楚」

未有證據支持人種之間存在智力差異

宿兵表示,這一調查並不能表明東亞人比其他人種更聰明。「科學研究未能找到任何證據支持人種之間存在智力差異。」不過,他表示,科學家普遍同意人類為獲取更大的大腦而作出了巨大犧牲。

據悉,大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更大的大腦使得生育更為艱難,並消耗身體其他部位的資源,這就產生了很多例如體力下降等問題。歐洲人普遍比亞洲人更壯、體型更大,宿兵表示,體型上的差異是否與大腦大小相關,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達爾文選擇理論在今天可能仍然適用,但我認為,人種之間腦容量的差異,將最終因如今世界範圍內的基因交換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