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2028年料達14.5億 二孩政策每年衍生1600億經濟效益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預測,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將超過1750萬,比2015年增加95萬,約等於2000年前後出生人口規模,與全面二孩政策預判基本吻合。
預測中國總人口規模峰值於2028年前後出現,達到14.5億人。
國家衛計委認為人口紅利期將延續至2030年。

專家預測全面放開二胎將比維持原來較嚴格的生育政策下的峰值人口多3500萬人。(騰訊新聞)

催生二胎經濟

王培安指,2010年以來,中國總和生育率,即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量,在1.54至1.64之間波動,預計十三五,即未來4年間總和生育率將在1.8上下波動。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則認為,在 2017年到2019年期間,單獨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各自產生的生育勢能將會疊加,導致中國在“十三五”期間迎來明顯的生育高峰。他預測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或將使中國總人口規模的峰值延後3年左右,於2028年前後出現,達到14.5億人。比維持原來較嚴格的生育政策下的峰值人口多3500萬人。

方正證券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全面開放二胎對中國經濟最積極的意義在於中長期對老齡化的緩衝,對經濟趨勢的短期影響相對有限。不過短期內,這多出來的3500萬新生兒亦將對相關食品、玩具、母嬰醫療、兒童服飾、家用汽車、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按兒童16歲前城市農村平均撫養成本20萬估算,二胎嬰兒潮所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在每年1200-1600億。

衛計委:人口紅利延續至2030年

一直以來,人口紅利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幾十年來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究竟什麼是人口紅利?

中國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的比率,即撫養比從1973年開始急速下降,在2011年觸底。(世界銀行)

根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的解釋,隨著一個國家生育率的下降,需要撫養的兒童占人口的比例會下降,勞動年齡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會上升,這時候,即使勞動生產率(即每個勞動人口的產出)不變,按總人口計算的人均產出都會增加,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帶來的經濟增長上的好處可以稱為「直接的人口紅利」。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非勞動年齡人口對勞動年齡人口數的比率,即撫養比從1973年開始急速下降,在2011年觸底,為34.493,之後緩慢攀升,2015年達到36.58,即平均約3個勞動力要負擔起1個非勞動年齡的人口。

另外朱天還指出,由於撫養比下降,家庭儲蓄可能會上升,社會上能夠用於固定資本投資以及教育投資的錢也可能增加,從而導致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由此還會帶來「間接的人口紅利」。

近年來不斷有聲音指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下降,人口紅利即將耗盡,王培安則反駁了這個說法。他指:「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雖然下降,但是經濟活動人口和就業人口的數量仍然持續增長,勞動力供給並沒有減少。」不能簡單地以人口多少判斷是否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利。

他認為總體上看, 中國的勞動力數量仍然充裕,2015年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為10.03億,是歐美發達國家總和的兩倍。王培安認為,「目前,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8,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空間很大。一直到2030年,我國的總撫養比低於50%,仍處於人口紅利期。」

國家衛計委認為人口紅利期將延續至2030年。(中新網)

「人口紅利」其實是「人口高利貸」

關於中國人口紅利結束時間學界存在較大分歧,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認為2013至2015年將成為中國人口紅利轉折點,從這時起,人口老齡化加速將使人口紅利轉化為人口負債。而其他學者則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可以延續至2025年至2030年。

第一財經日報指目前許多學者都認同,通過降低生育率促進經濟只是暫時降低了撫養負擔,但這個效果與其說是人口紅利,不如說是人口高利貸,孩子減少在當前減輕了撫養負擔,會導致未來的勞動力減少,老齡化加劇,巨大的人口負債必然要還的。除了開放二胎,當局還應當通過多渠道刺激經濟增長,舒緩老齡化帶來的危機。延遲退休、改革戶籍制度、推進城鎮化發展、提高教育水平等都能夠再次擴充「人口紅利」,推遲「人口負債」時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