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噁英大閘蟹】驗測標準現羅生門 內地批港「三缺」損業界名聲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太湖大閘蟹被驗出二噁英超標事件持續發酵,食安中心周二(8日)表示,自2014年一直為大閘蟹抽驗二噁英,至今抽驗250個樣本。但事件似乎有另一版本,太湖漁政部門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港府今年才首次單方面增加二噁英的檢驗標準,說法明顯與食安中心不一,令事件更添懸疑。該名官員更透露,內地質檢總局約見食環署時,曾批評港府「三缺」,即缺標準、缺科學性、缺理性,令業界無所適從。

老三陽之類的零售商將大閘蟹暫養池中,等待檢驗報關完畢,就發至香港。(香港01記者攝)

《香港01》記者繼續在江蘇追查二噁英大閘蟹事件,並找到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林坤解釋事件來龍去脈。他接受專訪時表示,內地質檢總局約見食環署商討有關事件時曾批評港府「三缺」。

一. 缺標準

吳林坤。(太湖魚管辦)

吳林坤表示,內地與香港向來無對二噁英檢測訂立標準,港府亦向來無化驗大閘蟹的二噁英含量。2006年起,太湖化驗部門用47種檢測標準化驗大閘蟹,十多年來全部標準均無超標,一直相安無事,惟今次港府突然單方面用其他機構的標準來檢測太湖蟹,屬缺標準。

太湖漁管會位於太湖漁業指揮中心,職能包括監測太湖蟹的品質和生長環境。(香港01記者攝)

二. 缺科學性

吳林坤又認為, 除了在養殖外,蟹在運輸過程中都可能受污染,太湖蟹「出事」原因或涉及不同環節,他斥港府突然公布太湖蟹有問題,令矛頭指向他們,認為港府應待內地檢測部門覆檢、找出問題所在後,才公布化驗結果。港府亦應交代整個檢驗過程如何進行,否則是缺科學性。

太湖漁管會官員稱受供港太湖蟹被檢出二噁英影響,太湖蟹聲譽受打擊。(香港01記者攝)

三. 缺理性

吳林坤說,港府分別在今年9月17及21日抽驗在港售賣太湖蟹,從抽樣至公布化驗結果長達個多月,其間一直無與內地溝通,食安中心又突然在11月1日公布太湖蟹驗出二噁英,做法是操之過急,令蟹農及相關企業無所適從,太湖蟹信譽亦大受打擊,批評港府缺乏理性:「媒體說太湖蟹有毒,人家便恐慌。」

吳林坤透露,11月1日港府公布消息後,內地檢疫部門立即抽取太湖的蟹、水及泥樣本化驗,相信很快有結果。但對於二噁英的來源,他說有關部門正查找。

欲了解二噁英大閘蟹更深入內容,請緊貼《香港01》下期周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