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職員公款旅遊 總編被處分

《環球時報》職員公款旅遊 總編被處分
撰文:陳遠東
出版:更新:
(新華社)
(新華社)

經常以激烈言辭為中央護航的內地《環球時報》,被中紀委點名批評,稱其涉擅自前往波蘭公款旅遊,按規定總編輯胡錫進被行政警告處分,令人關注整風運動已延伸到媒體圈。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發《人民日報編委會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指嚴肅查處環球時報社,未經審批到波蘭公款旅遊,並已按照有關規定,對環球時報總編輯給予行政警告處分,責令其與環球時報副總編輯,向中央紀委駐社紀檢組作深刻書面檢討,同時需分別向報社退回兩人應承擔的6417.9元人民幣。

《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旗下報章,經常就敏感話題發表社評。銅鑼灣書店股東李波失蹤後,《環球時報》指大陸的「強力部門」可以「規避法律」,一度引起輿論譁然。

通報亦提到,《人民日報》上海分社辦公室面積超標,但未按時完成整改,將其分社社長免職,給予他和副社長行政警告處分。《人民日報》也作出反思,指他們深刻認識到,編委會在自身建設上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在宣傳輿論工作上,還與黨中央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等。

有評論認為,這次《環球時報》報社涉嫌公款旅遊,原本是很小的事情,卻被中紀委拿出來昭告天下,或意味整風運動已經延伸到媒體圈。

中紀委點名新增民生領域反腐 分析:聚焦基層爭取民心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共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1月8日閉幕,並發布會議公報,明確今年反腐將聚焦11個重點領域,新增消防、高校、體育和開發區。專家分析指出,此舉意在深化重點領域整治,同時透過觸及民生痛點,爭取更多民意支持。

根據《新華社》報道,本次全會提出要深刻把握反腐形勢的複雜性,強調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定打贏反腐持久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全會開幕時亦表態,將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並對新增的反腐領域作出部署。

新增的消防、高校、體育和開發區領域,與民眾切身利益關係密切,成為此次反腐重點。《聯合早報》援引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說法指出,消防領域可能存在亂收費等腐敗行為,讓民眾感到尤為反感。他以具體例子說明,比如有人掉進坑裡,或車禍需要消防切割鐵塊救人,這些看似公共服務的環節,卻可能藏著亂象。

唐任伍認為,高校和醫藥領域的腐敗問題同樣敏感,直接涉及孩子上學和民眾就醫等核心需求。

2024年1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中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並發表講話。(影片截圖)

此外,台灣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張執中教授也向《聯合早報》指出,中共此次反腐範圍涵蓋資金密集領域如金融、國企,同時觸及基層民眾關注的殯葬、醫保等方面,顯示中共高層希望藉此繼續鞏固民意支持;中紀委全會下達這個意思後,責任就落在地方去執行。

此次全會總結2024年反腐工作時指出,過去一年,中紀委已縱深推進金融、國企、能源等領域的反腐鬥爭,嚴肅查處政商勾連腐敗、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並強調受賄行賄一起查。全會還提出,要加強對領導幹部配偶及子女違規經商的監督,完善重點行賄人懲戒機制,並透過大數據技術進一步提升反腐效率。

張執中指出,中共已建立龐大的數據庫,能快速掌握腐敗信息及涉案人之間的關係網,這為反腐行動提供了技術支撐,「這是中共領導人自十八大以來,做得比較完整的一塊」。

全會還強調,要深入解決基層腐敗問題,聚焦民生痛點,如校園餐、醫保基金管理等問題,並推進殯葬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公報特別提及,要因地制宜選擇整治重點,讓反腐行動成果「讓群眾可感可及」。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