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女生被騙案揭福建詐騙之鄉 騙徒「以騙不到錢為恥」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安溪早前更成立「反詐騙中心」以打擊詐騙。(搜狐)

山東准大學生徐玉玉被騙猝死一案在內地引起廣泛關注。該案6名疑犯中,有5人來自福建,其中3人來自安溪縣,另外2人來自相鄰的永春縣。據悉,安溪被稱為「詐騙之鄉」,電信詐騙屢禁不絕。詐騙對一些人而言更成為一種職業,即便警方在當地加強打擊,他們也會轉移到其他地方犯案。

早前,山東女孩徐玉玉被騙光學費,心臟驟停不治離世。(網上圖片)

經台灣傳入後迅速本土化

據內地媒體翻查以往報道發現,至少在十多年前,安溪縣就被媒體稱為「詐騙之鄉」。2004年《瞭望週刊》有報道指:「安溪是我國手機短信詐騙的大本營,設在當地魁鬥鎮的移動電話通信基站曾經是全亞洲最繁忙的基站,在短信詐騙高峰期間,安溪境內一天發出的手機短信達上百萬條之多。」

另有報道指,電信詐騙上世紀90年代起源於台灣,因此又被稱為「台灣式詐騙」。但在台灣警方打擊下,本世紀初開始向大陸轉移,福建成為首選之地。2003年前後,部分福建藉成員在掌握詐騙技巧後另起爐灶,以家族關係為紐帶,使電信詐騙犯罪迅速本土化。

原泉州市政協委員魏正表示,近幾年,特別是打擊電信詐騙行動以來,安溪本地詐騙基本遏止,但一個新趨勢是,安溪部分犯罪者轉移到外地甚至越南緬甸等地犯案。另外,安溪縣反詐騙中心成員王梓斌承認,近年來的打擊確實壓縮了當地電信詐騙的犯罪空間,現在電信詐騙都往外地轉移。比如徐玉玉案,疑犯的「基地」就在江西。

詐騙者把詐騙當成職業

新京報報道引述一名在泉州市公安局工作超過15年的警官表示,安溪當地電信詐騙屢禁不絕,甚至轉移到外地作案,根本原因是人們的價值觀出問題。他表示,一些詐騙者把詐騙當作一種職業,謀生的出路,一家人甚至一個村都在騙。他們的圈子裡有一種說法,「以詐騙不到錢為恥」。

報道同時引述一名「前騙子」表示:「我感覺它比去偷去搶還是輕很多」;另一人認為「詐騙自古有之,兩軍對壘時常用」,是一種「謀略」,對社會帶來的傷害也僅是「騙騙人而已」。有安溪人表示:「即使詐騙被抓,他們也不會覺得很丟臉。但如果是偷、搶,大家就會指指點點。」一位曾經詐騙別人的安溪人對此同意,指:「就像很多人考試作弊一樣,作弊的過程中會很擔心,但一旦得手,就不會再有類似的感覺,反而會有些暗暗得意。」

安溪政法系統一位人士對此分析稱:「很多騙子認為,我又沒偷又沒搶,是你自己心甘情願把錢給我的,我有什麼罪?」在騙子心中,詐騙似乎不會帶來什麼罪惡感。

詐騙手法不斷「更新」

另外,內地電信詐騙的手法不斷更新。新京報再引述安溪一位知情人士介紹,此次徐玉玉案6名疑犯所採用的手法已經是比較「低級」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發放補貼是幾年前的詐騙手法,現在最新的招術是假冒博彩網站詐騙。

另據新華社引述湖南長沙警方消息指,當地最近發現新的詐騙手法。報道指,當地警方近來不斷接獲舉報,有騙徒冒充當事人的「領導」,要求「下屬」轉帳金錢到指定戶口。有民警表示,這其實是原來「猜猜我是誰」詐騙的升級版,騙子冒充「領導」詐騙。接到短信的市民如果回復了短信,或不經核實便誤認為發短信者是真「領導」,很容易因此被騙走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