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明借圍棋向基辛格論述中國經商治國之道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92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圍棋頗感興趣,他曾在其著作中提及,國際象棋崇尚決戰決勝,圍棋講究戰略包圍,其中的不同體現出中西方戰略思維的差異。(經濟導刊網站)

2015年3月,年逾九旬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北京參加國務院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專程找中信董事長常振明討論下圍棋之道。

國際象棋vs圍棋 中西方戰略思維大有不同

基辛格善弈國際象棋,曾在他的著作《論中國》中,以國際象棋和圍棋的不同來描述中西方戰略的差異:「國際象棋崇尚決戰決勝,所有棋子各司其職,雙方的實力一目了然;而圍棋則具有持久戰特性,圍棋棋手在空曠的棋盤上布子,不僅要判斷棋盤上已有棋子的價值,還要考慮未知子力的運勢。

基辛格續指出:「國際象棋開局後,雙方即在中盤展開爭奪,能讓人掌握克勞塞維茨的『重心』和『關鍵點』等概念,而圍棋中更多的是『戰略包圍』的藝術。國際象棋高手尋求通過一系列的正面交鋒殺傷消耗對手的棋子,而圍棋高手則在棋盤上佔據地域,逐漸消磨對手棋子的戰略潛力。國際象棋練就目標專一,圍棋則培養戰略靈活性。」

圍棋最主要的特點是『Lose the battle, win the war』
中信董事長常振明

圍棋和國際象棋,有很大不同。常振明說:「我個人的體會是:每一步棋,每一塊地域都存在戰鬥,圍棋最主要的特點是『Lose the battle, win the war』(為了贏得戰爭全局的勝利,可以不惜輸掉局部戰役)。圍棋在棋盤上每個點都可自由落子,不像國際象棋以殺死對方的帝王為勝,而是比較誰能圍到更多的地域,比較利益的多寡。所以,國際象棋是戰術的遊戲,而圍棋是戰略的遊戲。」

基辛格饒有興致,問了不少問題——「圍棋是否像國際象棋那樣,常常有一些固定的開局方式可以遵循,雙方達成暫時的戰略默契?」「圍棋的實地與外勢有無優劣之分,實戰中是佔據實地較好,還是謀取外勢更好?」

問答之中,基辛格的見解和吸收能力也讓常振明讚歎不已。常振明認為,西方的思維可能比較現實,更多注重能夠量化的東西,像做生意一樣,每一單,吃虧佔便宜,都能計算得清清爽爽。而東方的思維,有的時候,更多注重均衡和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在圍棋的「勢」中有明顯的體現。當然,無論東方西方,一方面,眼前日子都過不下去,遑論長遠發展?另一方面,只顧貪圖眼前佔便宜,沒有長遠眼光,同樣不可持續。

基辛格和常振明是老朋友,可從圍棋聊到人生處世、經商理政。(經濟導刊網站)

黑白棋子中 把握好眼下實利和長遠發展關係​

圍棋雖然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卻不能悶頭(埋頭)貪圖眼前小利。

基辛格雖年逾90,但思路敏銳,很快又從圍棋聊到經商,他認為常振明既然是圍棋高手,以圍棋的謀略來排兵布陣,經商應該有很大的優勢。

常振明說,棋書上的「棄小而不為者必有圖大之心」,正是此意。當前走的每一步棋,都和博弈的最終勝負緊密相連。「在商業活動中,我們總要與別人合作,合作時有競爭也有妥協,這一點與圍棋是相通的,要有戰略與捨取。」

曾國藩曾說,「人生隨處有乘除」,經濟學講就是「機會成本」,不可能一個人佔盡好處。真正難的是選擇、取捨和把握好眼下實利和長遠發展的關係,不論圍棋還是其他事,均是如此。

常振明和基辛格又將圍棋延伸到了國家經濟。常振明引用了總理李克強的話說:「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關鍵在於要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間找到平衡點,這就使我想起中國人發明的圍棋,既要謀勢,又要做活。做活有兩隻眼,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隻眼,做活了才能謀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