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早日緩解困於「四座大山」的中下階層的壓力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近日,吉林省白山市北山公園內一男一女上吊身亡,其中女性死者71歲,男性死者45歲。有網民在網上留言表示,兩名死者疑似是母子關係,其中母親身患癌症,兒子中年失業,走投無路之下,兩人選擇自殺。這一說法的真實性尚未得到警方證實,但引來網上不少人的同情。無論該起自殺悲劇事件是什麼因素所致,可以確定的是,內地社會的社保體系亟待改進,提升困難人群的保障水平刻不容緩。

兩名死者自殺後,為何關於他們走投無路的傳言,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能在網上傳開?一個原因是因為現實中確實大量存在這樣的困境。一方面由於醫保體系對於多數普通人的保障水平非常有限,一旦某個家庭有人身患重病,除非家境富裕,不然的話,因病返貧或根本醫治不起的悲劇將難以避免。相信許多內地人都會時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水滴籌(大病籌款平台)發起的大病籌款請求,他們往往家境普通,一場大病讓他們負債累累,生活難以為繼。另一方面近年來內地經濟發展陷入多年少見的困境,失業人群相比於往年有明顯增加,許多家庭收入萎縮。

2017年11月5日,在重慶街邊一家小飯店,四名農民工晚上一起來下館子。四個人只點了一個菜,除了一名民工不喝酒外,其他三人面前還放着一瓶啤酒和一碗飯。這頓飯合計下來只需要53元人民幣。(VCG)

多年以來,一直有「四座大山」壓在內地中下階層身上,讓他們喘不過氣。這「四座大山」指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領域的困境。不計其數的家長為孩子的教育心力交瘁,為持續攀升的教育費用發愁。醫療是令多數普通人難以悠閒生活的後顧之憂。養老問題同樣如此,今天內地之所以還有那麼多超齡農民工退無可退,一個根本原因是他們辛勞一輩子,年老時的養老金卻只有一兩百元人民幣,根本無法生活。住房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大城市的高房價掏空許多本不殷實家庭的「六個錢包」,高昂的房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他們是在為房東打工。「四座大山」讓大量民眾缺乏安全感,他們不敢消費,不敢去追尋夢想,經常焦慮不已。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崛起過程中,無數任勞任怨、勤勞節儉、遵守紀律的普通人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讓中國企業在殘酷的經濟競爭中具有廉價勞動力優勢。遺憾的是,雖然中國經濟崛起在不同程度上惠及了幾乎所有人,但不同階層的分化過於突出,比如城鄉的鴻溝、體制內職工和體制外職工的社保待遇分化。這既是明顯的不公平,不符社會主義國家的公平原則,又會嚴重製約中下階層民眾通過擴大消費來改善生活、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動力,進而影響經濟的活力與創造力。

鄧小平曾說:「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在中國經濟面臨多年少見的困境的當下,在內需一直難以有效提振和大量普通人困於「四座大山」而不敢消費的形勢下,面對當年鄧小平的共同富裕忠告,當下內地社會極有必要下大力氣去提升社保體系的公平程度和保障力度,通過緩解那些困於「四座大山」的中下階層的壓力,去釋放他們的活力、創造力,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