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幹變虛無 中國官僚主義的老問題與新表現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北方一座特大級城市,其轄內一家縣級政府被法院終審判決歸還企業近億元欠款。一件清晰明瞭,沒有爭議的欠債還錢案件,卻讓企業陷入了上天入地兩茫茫的漫長要債囧途中。之所以如此,是時任官員並不願意承擔過去的舊賬,更何況在中共當前下嚴格的黨紀與法紀下,他們寧可採取推躲等靠,庸懶散拖的方式將「包袱」繼續甩下去。而宣判的法院遲遲不予強制執行,則擔憂民告官的事情放大,要承擔政治與社會穩定的「罪責「。

這樣類似的案例並沒有隨着官僚體系走向清廉,而有所減少。在過去,「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是內地民眾用來形容官場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經過近十多年的強力反腐與全面從嚴治黨,內卷與躺平,懶政與怠政,選擇性與過度化作為等成為官僚主義的新特徵。

舉例來說,這裏的新特徵具體體現在這幾個方面:懶政、逃避責任、不作為,毫無擔當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內地各個高校在疫後仍封閉管理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懶政行為;看不見人民、看不見民營企業、看不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問題,所以才會有疫情期間兩個輿論場的撕裂,疫後對民間情緒缺乏基本把握,自說自話;權力大過法律、政治大於治理、口號多於實際;官大一級壓死人,外行領導內行,隨便發號施令,比如疫情初期疾控系統暴露出來的外行領導內行的問題,防疫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等;只關注升官的路徑、埋怨收入少升官慢,卻從不探究自己幹了什麼、有什麼政績。這些瀰漫於中共官場的官僚主義,已經越來越成為第五個現代化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巨大阻力和障礙。

中共的紀檢監察部門將在2020年集中整治改革落實過程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VCG)

究其原因,曾經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習慣享受 「共同利益」的官僚體系,面對新時代刮骨療毒式的全面從嚴治黨,明顯產生了不適應,衍生了軟抵抗。他們中的不少人摸索並變換着新的為官之道來逃避責任,規避風險。不少官員自我辯護,之所以不作為是因為「不敢為」,只能通過所謂的內卷與躺平才能「自然地」 「平安地」繼續進步,升官。

「先幹起來,出了問題我負責」——敢於發出這種言語的官員似乎越來越少,一旦有了這樣的話,那就是遇水搭橋,見山開路,是擼起袖子實打實的積極作為。但目前的官僚體系一旦遇到問題,各式的花樣退縮、阻攔,大都以脱責為首要為官之道。就如當前官場內的語言習慣多以「我們抓緊時間研究處理」、「我們積極準備解決」……這樣的語言,加之誠懇的表情絕對讓人舒適、信任。但經過現實社會的無數次鞭打,再結合體制內的語言藝術,就不能再按照正常邏輯來理解這些「美好」的官話了。

什麼「抓緊時間,積極準備」,而是官場根據想不想辦,能不能辦來決定。想辦,不管能不能辦都能辦,那麼這個解決就會很快;不想辦,不管該不該辦都不能辦,那麼這個準備時間就是無窮盡。只要官員強調「正常」程序和審批流程,皆能使着急辦事的人或企業無話可說。相比較過去官場呈現的黑臉、官腔、推太極,現在的官場則熱情、禮貌,一問三不知;積極,主動,凡事講程序。如今很多官員的態度是堅決支持,積極配合,但經過一番折騰後就會讓不少人醍醐灌頂——認真領會了領導的「語言藝術」,體會了一下真正的「人情世故」。

《人民的名義》大尺度揭示了中共官場的生態。(劇照)

鄧小平曾一再強調:「官僚主義現象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個大問題。」並將官僚主義的表現歸納為:脱離群眾、命令主義、主觀主義、形式主義、事務主義、文牘主義、個人至上。具體到今天的中共官場,官僚主義的表現有了更具象的表現與延伸,最核心的內容就是逃避責任、不作為,喪失了本該具有的擔當和解決問題的勇氣。

這些正在瀰漫於中共官場的新官僚主義,越來越與習近平所強調的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第五個現代化)背道而馳,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巨大阻礙。只微笑不做事、懶政怠政難道不是更糟糕的腐敗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