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防疫經驗總結: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隨着中國內地決定與新冠病毒共存以來,三年防疫終於要結束了,今後新冠將成為「乙類乙管」的流行疾病。回顧三年防疫,除了讓科學、專業、法治成為國家治理的基礎之外,一個需要總結的經驗是,寬鬆、多元、健康的公共輿論場至關重要。

三年前,新冠疫情在武漢大爆發時,李文亮醫生說過,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這是他用生命為代價換來的樸素道理。當時在鍾南山院士揭開新冠大流行真相之前,去過武漢的醫學專家或者來自武漢衛生系統的說法是可防可控,包括李文亮醫生、艾芬醫生少數幾位說出真相的人卻被扣上「散播謠言者」的帽子,遭到警方訓誡。當時沒有一家公共媒體揭開真相,輿論監督嚴重缺位。可最終結果是整個國家都為此付出代價。儘管歷史不能假設,新冠病毒防不勝防,但如果李文亮醫生等人的預警被重視,如果有媒體及時展開調查,後來情況會不會更好。

2020年2月15日,一些中國學生為李文亮舉行追悼會。(Getty)

再後來,在中國舉國體制的動員下和14億中國人的配合下,中國以長痛不如短痛的方式控制住疫情,並迅速復工復產,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提出「動態清零」防疫策略,清零政策進而成為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自此之後,哪怕病毒毒性持續發生變化,尤其是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力更強但危害性明顯下降,但整個內地輿論場依然嚴格管控任何反對或者質疑「動態清零」的聲音。這是令人遺憾的。不論「動態清零」是否合理,但當社會只有一種聲音,「動態清零」成為新的政治正確時,別的可能性便遭到壓制。

在最近內地防疫政策放開之前,輿論場的總基調是強調「動態清零」的正確性與新冠病毒的危害性。等不久前內地防疫決定放開時,風向迅速轉變,具有官方背景的媒體和專家紛紛強調新冠病毒的毒性已大幅降低,絕多數人均可自愈,昔日遭到嚴格管控的主張放開的聲音趁勢充斥網絡。

儘管這一轉變是必要的,是一種進步,但整個過程未免有些突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眾的恐慌心理。為何那麼多人搶藥?為何率先打響防疫新模式第一槍的石家莊一度又收緊防疫措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之前輿論場關於病毒和疫情的訊息過於單一,以至於相當多的民眾對病毒的認知還停留在三年前。這也說明如果過去一年內地的公共輿論場有一個寬鬆、多元的討論氛圍,能包容那些主張放開或者與病毒共存的聲音,能給那些普及病毒毒性變化的觀點存在空間,最近的全面放開也許會有更充足的準備。

2021年6月2日,廣州,防疫人員對海南村實行消毒工作。(人民視覺)

一個寬鬆、多元的輿論場,也許看起來沒那麼整齊劃一,甚至有時候會吵吵鬧鬧,但這恰恰是活力的體現。就像一個人,若整日正襟危坐,勢必無趣。輿論場是由無數的人構成的,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正襟危坐。相反,如果讓輿論場在法律允許範圍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不同聲音、觀點自由競爭,才會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

《香港01》在《三年防疫經驗總結:讓科學和法治成為國家治理的基礎》一文中寫過:「現代社會能不能治理好,一個關鍵便在於能不能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因為一個社會治理所需的專業知識極多、極雜,不同領域往往隔行如隔山,而一個人的專業知識往往是有限的,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故比較現代的治理理應是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平衡好不同專業的人的專業知識。這就要求在思想市場、在公共輿論場,應該有一個寬鬆、健康、理性的觀點爭鳴空間。」回顧內地三年疫情,這確實是不容忽視的經驗教訓。讓人說話,讓不同的觀點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自由競爭,激發社會活力,那麼總有一天,不同的觀點將會匯聚成國家進步的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