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防疫的共識?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期,內地疫情多點散發,圍繞防疫政策的社會爭鳴亦在廣泛展開。新的共識是,在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減弱的條件下,內地防疫政策迎來轉變。接下來,內地與香港、海外的「通關」如何有序恢復,值得期待。在此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內地防疫的共識邏輯。

在內地眾聲喧譁的輿論場上,「躺平」與「清零」之爭看似浮在水面,實則在水下有千絲萬縷的連結。這個連結,就是內地防疫的共識;只不過,不易為緊盯分歧的海外觀察家所捕捉。如今,內地防疫政策再度調整,其前提基礎正是一定的社會共識。

首先,從目的而言,防疫是為了保障廣大民眾的生命健康,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就此而言,內地自上而下是高度一致的。防疫需要國家與社會的聯動,如果沒有民眾的主動參與,很難實現防疫政策的落地。三年來,內地防疫的成效有堅實的數據支撐,也證明了防疫整體上得到了民眾的認可與配合。

進入12月,中國防疫政策出現實質變化。圖為北京一棟住宅樓中檢測到 COVID-19 病例後,一名身穿防護服的衛生工作者從戴着口罩的居民身邊走過。(AP)

《柳葉刀》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稱,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全球超額死亡估計達1820萬人,超額死亡率為每10萬人120.3人;美國超額死亡率每10萬人179.3人;中國超額死亡率僅為每10萬人0.6人。可以說,內地的防疫保護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相比之下,西方的弱勢群體則付出了慘烈的生命代價。此外,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1%,2020、2021兩年平均增長5.1%。這些增長數據,在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無疑是亮眼的,亦說明內地防疫保障了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

其次,從手段而言,動態調整防疫政策,也是共識之一。不少分析人士揪住「清零」二字大做文章,卻忽視了「動態」是位於「清零」之前的。三年來,內地的防疫政策不斷迭代,根據病毒變化和民眾訴求及時調整。防控方案從第一版更新到如今的第九版,相信未來還會繼續隨勢變通。

必須承認的是,今年以來,新冠病毒的變異帶來傳播性的極大增強,而民眾亦產生一定心理疲憊。面對新形勢和病毒新特點,內地防疫的調整勢在必行,而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正是務實主義的產物。務實主義引領內地防疫取得了過往的成效,也必將作為一種手段的共識,助力接下來的調整平穩進行。

再次,容納對防疫的建設性批評,亦是內地的共識。近期,針對核酸亂象、地方層層加碼、老年人疫苗接種率待提升等問題,內地政府已在及時改進,並積極回應輿情,得到了社會較為普遍的正向反饋。其實,內地輿論場上圍繞防疫的辯論是相當激烈的,而且世界前沿的科研成果與數據被廣泛用於辯論之中,對圍觀民眾而言,可謂是頗為受益的科學教育。比如,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最新文章《商榷:香港大學金冬雁教授的說法與新冠病毒的事實》,正是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進行科普和論爭,這種方式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內地輿論生態多元的體現。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網上圖片)

三年防疫,形成了不少有關社會治理的經驗和教訓。事實上,內地民眾對政府的期許和要求是較高的。從積極面向而言,這對政府施政形成壓力,政策執行必須在不同群體的訴求之間追求精準平衡;從消極面向而言,民眾如果形成被保護的慣性,其主動參與社會治理議題的動能便不足,從而影響政策落地的效果。不過,近期一些北京市民與社區居委會溝通防疫的視頻,得到傳播和點贊。視頻裏的市民,既懂國家法律政策,又能清晰流暢地表達自己的合理訴求,與社區達成協商共識。這是內地特色的民主實踐,有利於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良性發展。

著名政治學者鄒讜曾指出,20世紀中國政治有一種基本模式:勝者全勝,奪得全部權力,而敗者則全敗,決無分享決策之可能。這種兩極對立的狀況,說明政治成熟度的不足。不過,在21世紀的中國,情況已在發生改變:在建設性批評的激發下,超越對立的共識在發育。希望防疫能夠為社會共同體的建設,提供更多辯證思考。

本文作者呂瀾希內地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