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與共存口水戰背後:這才是中國何時開放最要緊之處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最近,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了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在社會層面起到了比較積極的影響。二十條措施強化了科學精準防疫,減少了隔離時間和封控人員,促進了人員往來和國際交流,回應了民眾反映較多的非新冠病人就醫問題和封控人員生活物資保障問題,加大了對於層層加碼和一刀切的整治力度。綜合來看,二十條措施是現實國情下一個平衡多方訴求的選擇,是一次進步,有助於重建民眾對於疫情防控的信心和促進經濟的復甦

因為二十條措施的公布,讓不少人關心未來中國防疫政策走向。既有聲音認為今後防疫措施應該進一步放鬆甚至走向開放,又有聲音擔心放鬆管控後疫情會否大規模爆發,會否出現西方社會那樣的死亡數急速上升。近年來,這兩種聲音一直都有,爭論不休,甚至有時進行人身攻擊、上綱上線,喪失公共討論所應有的修養。

從網絡輿論來看,有不少人支持進一步放開,聲量比較大,他們關心一些地方防疫過程中造成的次生問題,他們十分看重個人權益、自由空間。但同樣有不少人希望嚴格防控,他們仍然比較害怕新冠病毒,尤其擔心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被病毒無情奪去生命。從不久前富士康鄭州廠區一些員工徒步返鄉事件可以看出,那些恐懼新冠病毒並且容易驚慌的人為數不少。如果能超越同温層和個人意識形態的影響,去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看看,主張嚴控的人更是較為常見,哪怕後者同樣知道疫情對於正常生活和經濟的衝擊。就像網上一些主張嚴控的人無端指責那些主張進一步放開的人那樣,一些主張放開的人同樣對那些傾向嚴控的人缺乏包容。

在現代社會,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不能不考慮民意,哪怕再正確再科學的政策,都不能罔顧民眾的接受度強推,都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對於存在爭議、專業人士都見仁見智的重大問題,更要考慮成熟,留有餘地。防疫政策便是如此,不光民眾層面的認知高度分化,而且在專家、精英人士內部同樣有不同意見。

當然,從大的趨勢和方向來看,只要條件適合,中國終究要回歸常態,要重新開放。因為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所形成的國家發展大勢和根本出路。但考慮到病毒變異風險、民眾疫苗接種率尤其是重點人群接種率(包括疫苗有效性)、醫療資源儲備(包括但不限於特效藥、醫院牀位、分級治療)和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中國走向開放的過程必然是審慎的、漸進的,必然是深思熟慮的。

2022年4月24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北蔡鎮聯勤村村民陸續從隔離點回家。在村口,工作人員逐一為返回的村民登記併發放居家監測須知。(新華社)

最近,香港大學醫學院教授、病毒專家金冬雁認為,香港實施0+3(即無需強制隔離只需3天醫學觀察)入境管理措施,並沒有加劇香港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的重症與死亡,也沒有增加對醫療機構的壓力。

他還表示:「香港在2022年因新冠疫情失去了一萬條生命,是不可承受之重。對此慘痛教訓,我們一定要深刻記取。但2022年11月的情況,與2022年2月已經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一方面病毒毒株BA.5有進一步減弱的趨勢,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香港已具備較強的由接種疫苗及自然感染所獲得的混合型群體免疫。香港新冠死亡近七成沒有接種疫苗,從上面的病例死亡率數據可以看到,提高疫苗接種率後死亡率只有五分之一。如果在高危人士通過抗原測試確診後馬上處方口服抗病毒藥,死亡率可進一步下降76%。因此,香港一萬人的死亡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疫苗和藥物所完全避免的,不能避免的只有大約500人。有些人脱離一切時空背景進行簡單類比,認為香港死一萬,全中國就要死多少百萬。這種說法我認為完全脱離實際,沒有科學根據。」他的這個觀點獲得中國內地一些主張防疫政策應該進一步放開的人的認同和引用。

不可否認,金冬雁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香港和內地的情況不同,不宜脱離時空背景進行簡單類比。但不能不讓人進一步追問的是,金冬雁說「香港一萬人的死亡大部分都是可以通過疫苗和藥物所完全避免的,不能避免的只有大約500人」,那為何現實中香港還是失去了一萬條生命?

金冬雁還說,「香港新冠死亡近七成沒有接種疫苗,從上面的病例死亡率數據可以看到,提高疫苗接種率後死亡率只有五分之一」,「如果在高危人士通過抗原測試確診後馬上處方口服抗病毒藥,死亡率可進一步下降76%」,那為何現實中那些死亡的人沒接種疫苗?為何許多高危人士在抗原測試確診後沒能馬上口服抗病毒藥?

科學研究可以假設,現實卻不能假設,因為那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一旦現實中的執行與科學上的如果不匹配,勢必造成嚴重後果。金冬雁認為「最大的不同,一方面病毒毒株BA.5有進一步減弱的趨勢,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香港已具備較強的由接種疫苗及自然感染所獲得的混合型群體免疫」,但內地絕大多數人並未有自然感染所獲得的混合型群體免疫,這也是不能不正視的中西免疫背景不同之處。

2022年5月20日,北京新發地市場的核酸檢測點。 (新華社)

既然城市治理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全球領先的香港,都不能在現實中做到金冬雁說的如果,即提高接種率和及時口服抗病毒藥,那麼城市治理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內地廣大城鄉地區,又怎樣才能比香港做得更好?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是,內地有許多老人未能充分接種疫苗,人均醫療資源總量有限和分佈不均,許多人仍然比較恐懼新冠病毒。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防止民眾的恐慌和醫療擠兑?

早在今年初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便說過,「對於未來抗疫,我們應該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爭論是清零還是共存」。他主張準備好更為完備、智慧、可持續的應對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針接種,以及更好的疫苗與疫苗接種策略,可以廣泛供給的口服藥物,可以負擔得起的廣泛提供的居家檢測試劑,得到有效訓練和預演的分級診療策略,未來居家隔離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規模輸入與本土疫情疊加時所需的完整防控體系和充足醫療資源的準備等。所以說,問題的關鍵不是是否會開放,而是是否為開放做好準備,忽視疫苗接種(重點是老年人疫苗接種)、基礎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障、藥物研發和儲備、分級診療、病牀數量、居家隔離流程等方面的現實情況,去談開放是沒意義的。

10月30日,鄭州富士康港區內的返鄉員工。(紅星新聞)

二十條措施中有四條很重要:加快提高疫苗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特別是老年人群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加快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物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風險和老年患者治療需求;制定分級分類診療方案、不同臨牀嚴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標準、各類醫療機構發生疫情和醫務人員感染處置方案,做好醫務人員全員培訓,做好住院牀位和重症牀位準備,增加救治資源;摸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群體底數,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這四條才是要害和關鍵,將直接影響內地能否進一步優化防疫措施,甚至何時開放。

三年前,中國在新冠病毒毒性最嚴重時,通過嚴格的防控措施和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保護了絕大多數民眾的生命健康,穩住了經濟大盤。後來隨着病毒特性和全球防疫形勢的變化,嚴格防疫的成本越來越高,疫情反彈次數越來越多,民眾的認知同樣越來越分化。在這樣的情勢下,二十條措施是一個相對不錯的平衡選擇,兼顧了不同群體的看法,是一種重疊共識。

從長遠來看,中國終究要回歸常態,這一天越早來越好。但考慮疫情和現實國情,關鍵在於疫苗接種(重點是老年人疫苗接種)、基礎疾病患者的健康保障、藥物研發和儲備、分級診療、病牀數量、居家隔離流程等方面的準備情況。這既考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又越來越成為中國在什麼時候開放,能否以最小代價回歸正常生產生活的最要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