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灣化」的關鍵不在台積電
全球供應鏈會否朝向「去台灣化」發展,近月逐漸在台灣輿論界發酵,儘管民進黨官方極力澄清,但民間憂慮不止。悲觀者認為,台海已成為中美強權博弈焦點,台海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與日俱增,全球各產業為因應可能出現的斷鏈風險,勢必採取避免由台灣供貨來料或要求台廠分散供應的作為,以台積電(TSMC)為首的台灣半導體產業衝擊無限,台積電恐步上日本東芝(Toshiba)後塵,結果是台灣遭殃。
事實上,全球供應鏈層面的「去台化」討論一點都不新,不過是復刻全球地緣政治面向「棄台論」的產業翻版,反映的依舊是台灣焦慮優勢地位失去的不自信心理——從傳統的第一島鏈軍事地位不再受到重視,到成為中美政治交易犧牲品,再到如今半導體供應鏈相對優勢的「被轉移」,台灣正由於單邊押注華府,才會落得零和恐懼。
綜觀台灣內部這一波「去台化」的先聲,多起自於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數度言稱美國過度依賴台積電,想到有9成尖端晶片購自台灣,影響美國國安。晚近加乘台灣輿論不安心理的事件,則是台積電近日證實12月中旬將邀客戶、供應商、學界和政府代表在內的嘉賓,一同慶祝「首批機台設備到亞利桑那州晶圓廠」(First tool-in),消息指稱台機電董事長劉德音將親自率團前往美國參與儀式,且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受邀出席。
根據官方說法,台積電亞利桑那州5奈米廠將於2024年營運量產,第一期月產能為二萬片,共有4,000名台積電員工和合作夥伴參加,總投資額估計達120億美元,該廠將具備美國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
回顧在中美地緣政治的壓迫下,台積電大動作赴美設廠決定,曾經被台灣視為深化台美關係的交易,但隨著全球憂慮受台海安全問題導致斷鏈風險意識的提昇,以及美國自省國安、自我強化的動機,在台被譽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會否成為是下一個東芝,業已成為台灣新起的「國安問題」。台灣內部多有研判,哪怕台積電未來不見得會走上與東芝同樣的路,但確實可能承受同「東芝經驗」類似的壓力。
然而,這類應「日本經驗」在前、輔以美國強勢吸引下的「去台積電」等同「去台灣化」的思考,實際上搞錯了對價關係。就現實而言,台積電在今日全球情勢與美國自利至上的考量下,依舊會保有自身具產業與技術領導的競爭力,不可能有所折損,台積電依舊將是台積電,不會淪為東芝走向夕陽。問題在於台灣逕直將「台積電的生存等同於台灣生存」的思維根深蒂固,方有當美國相當依賴台積電的時候,懷疑起美國政府究竟是會把台積電當成「半導體四方聯盟」(Chip4)的同圈層善待,還是終究要讓台積電的晶圓製造離開台灣的兩難。
正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就台積電企業本位思考莫過於此,一如「家中積累千金的富人,坐臥不靠近堂屋屋簷處,就怕被屋瓦掉下來砸著」,對照「去台化」說法繪聲繪影,實則台積電正襟危坐,唯台灣獨意淫之。台灣此回興起「全球供應鏈去台灣化」的討論,基本是延續美國對台政策的「去台灣化」而下,民進黨政府近年「親美反中」的一面倒戰略,已讓台灣只能完全扈從於美國,以致美國要如何打台灣牌全憑意志,台灣毫無與聞和迴旋餘地,於焉不自信起美國若將台灣最大金雞母的台積電帶離,台灣經濟安全和台灣産業發展將遭受重擊的一系列被動焦慮。
是以,儘管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已多次對內消毒,堅稱「沒有去台化的議題」,但也坦言「應避免去台化現象發生,讓全球看到台灣的重要性」,此表述即清楚表露台灣官方縱使評估「去台化」短期實現不易,卻依舊僅以「矽盾」自持的心態,將「台積電在等同台灣在」視為真理,毫無台積電他日改披嫁衣,成為實質「美積電」又當如何的憂患準備,這才是台灣無能回應「去台化」預言最大的問題。